一种实验室用孵化器及孵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87249发布日期:2023-12-07 01:2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孵化器及孵化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人工孵化,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孵化器及孵化方法。


背景技术:

1、种蛋的人工孵化是一项重要的养殖技术,在农业和养殖业中广泛应用。实验室对禽类进行培育,一般需要自行孵化种蛋,因此实验室使用的孵化器需要保证孵化率,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为模仿孵蛋的行为,制造适宜的环境对种蛋进行孵化,人工孵化可以使用孵化器,提高孵化过程的自动化。孵化器一般包括放置蛋体的托盘、热风机和加湿器。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定期地对种蛋进行翻转,保证蛋体内胚胎的正常发育,避免胚胎黏连和死亡。

2、现有技术一般利用人工进行翻蛋,或者在托盘内设置滚轴,将种蛋放置在滚轴上,滚轴转动带动种蛋翻转。蛋体的形状不规则,滚轴带动种蛋转动的运动轨迹无法预测,可能造成种蛋脱出滚轴或蛋体间发生碰撞,容易造成蛋体的破损,影响孵化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壳体破损、提高种蛋孵化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孵化器及孵化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孵化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实验室用孵化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旋转支架、链条和驱动件;所述旋转支架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托蛋盘,所述托蛋盘安装在旋转支架上;所述链条与旋转支架连接,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工作台,所述链条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驱动件安装在工作台上,以驱动所述链条移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性能组件,以调节所述箱体内的环境;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通风组件,以连通箱体的内部和外界空气。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孵化时,操作人员将种蛋放置在托蛋盘内,再将托蛋盘安装到旋转支架上;当种蛋需要进行翻动时,通过驱动件驱动放置区域内的链条移动,使孵化区域内链条一侧的长度增大或减小,带动旋转支架转动,托蛋盘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放置在托蛋盘中的种蛋相对于箱体发生转动。孵化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性能组件调节箱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使其保持在适宜孵化的设定值范围内;当箱体需要通风时,操作人员通过通风组件控制箱体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采用角度调节组件转动托蛋盘以实现种蛋的转动,种蛋放置在蛋槽中不与活动件接触,也不会与其他种蛋发生碰撞,减少蛋体在翻蛋过程中造成的破损,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5、可选的,所述旋转支架包括连接板、若干托盘支架和固定板;所述托盘支架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托盘支架远离开口处的侧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安装在箱体远离开口处的内壁上;若干所述托盘支架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托蛋盘放置在托盘支架上,所述链条安装在托盘支架上;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托盘支架靠近开口处的两个侧板连接,以加固所述托盘支架。

6、可选的,所述链条包括主链条和若干支链条,所述主链条的两端均从工作台上穿过,所述主链条横跨托盘支架靠近开口处的两个侧板,所述主链条由驱动件驱动;所述主链条的两端分别安装若干支链条,所述支链条一端与主链条连接,另一端与托盘支架靠近开口处的侧板连接。

7、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工作台上主链条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连接,所述主动链轮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链轮与主链条啮合;所述从动链轮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通过主链条传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孵化之前,操作人员将清洁后的种蛋放入托蛋盘内适配的蛋槽中;将托蛋盘架设在托盘支架上,安装固定板。当需要翻蛋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链轮转动,带动主链条一侧的六根支链条向工作台方向靠近;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同步转动,避免链条与工作台直接接触,产生磨损。另一侧的六根支链条远离工作台,带动托盘支架绕着转轴旋转,且三个托盘支架之间保持相互平行,直至托蛋盘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停止。间隔三小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链轮反向转动,链条带动托盘支架反向旋转,直至托蛋盘与水平面平行时停止。完成一次翻蛋。蛋体转动角度的过程安全,减少因直接接触活动件而导致蛋体破损的可能;翻蛋过程全自动,避免操作人员遗忘造成胚胎与壳体之间粘连,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减少因种蛋未孵化造成的损失。

9、可选的,所述性能组件包括热风机、加湿器和内循环件,所述热风机安装在工作台底壁上远离箱体开口处,所述加湿器安装在工作台底壁上靠近箱体开口处,所述内循环件安装在工作台底壁上,以循环所述箱体内的空气。

10、可选的,所述内循环件包括风扇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安装在工作台底壁上靠近箱体的开口处,所述导风板朝向箱体开口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风扇安装在工作台底壁上,且位于热风机和导风板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孵化区域内温度和/或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启动热风机和/或加湿器,热风机向箱体开口的方向吹出热风,热风机与储水盒之间的风扇将热风加速引导至储水盒的方向;雾化器将储水盒内水雾化,储水盒与导风板之间的风扇将湿热风加速引导至箱体开口的方向,导风板将沿水平方向吹向箱体开口处的湿热风引导至沿竖直方向从工作台吹向箱体底壁,向旋转支架处传导热量和湿汽,最终回到热风机处,箱体内形成空气内循环。内循环件使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避免热空气都聚集在箱体上方,导致箱体下方缺少孵化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减少因种蛋未孵化造成的损失。

12、可选的,所述通风组件安装在箱体开口处的门板上,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调节板、安装板和调节旋钮;所述门板为双层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双层板之间,且与两个板面相贴;所述安装板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调节板设置在贯通槽内,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齿槽;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帽和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安装在双层板之间,所述旋转齿轮与门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齿轮通过齿槽与调节板啮合;所述旋帽与门板转动连接,所述旋帽与旋转齿轮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旋转齿轮同轴转动;所述门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可与通风孔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孵化区域内需要通风时,操作人员旋转旋帽带动旋转齿轮转动,旋转齿轮与齿槽啮合带动调节板沿水平方向移动,直至调节孔与通风孔对齐,箱体外部的空气与箱体内部的空气连通。操作人员反向旋转旋帽带动旋转齿轮反向转动,带动调节板沿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直至通风孔完全被调节板上调节孔之间的板面遮挡,调节孔也完全被门板上通风孔之间的板面遮挡,通风孔和调节孔关闭,箱体的孵化区域封闭,不与外界连通。在箱体内氧气不足时,利用通风孔向箱体内输送氧气,箱体内部的内循环使得通风公平,箱体内空气新颖;通风结束后关闭通风孔,箱体封闭保持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无需打开门板造成大量热量和湿汽流失,造成资源浪费。

14、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应用实验室用孵化器的孵化方法:

15、准备工作:根据种蛋的品种设置实验室用孵化器内的温度和湿度,检查所述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是否达到设定数值,若出现偏差,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设定数值;

16、蛋体处理:先对种蛋进行照蛋检查,将检查完成的蛋体静置,清理蛋体并晾干后放入所述托蛋盘内;

17、孵化:将装有种蛋的所述托蛋盘安装到托盘支架上,闭合所述箱体;孵化过程中所述性能组件工作,以调节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

18、翻蛋: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调节托蛋盘与水平面的夹角,以实现翻蛋;

19、通风:通过所述通风组件控制箱体闭合或与外界空气连通;

20、破壳处理:将破壳后的幼体转移至所述箱体底部,待幼体羽毛干燥后完成孵化。

21、清理工作:拆除固定板并取出托蛋盘,清理所述箱体内部的所有组件并消毒,以待下次孵化。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蛋放置在尺寸合适的蛋槽中,托蛋盘转动过程中蛋体平稳放置,减少种蛋的破损。箱体内空气形成内循环,温度和湿度均匀,种蛋在设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孵化,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减少因种蛋未孵化造成的损失。通风组件在需要通风时打开,不需要时关闭;通风孔尺寸较小,无需打开门板通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幼体在收集箱内干燥,保持体温,避免突然被转移到新环境造成幼体死亡。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需要孵化时,操作人员将种蛋放置在托蛋盘内,再将托蛋盘安装到旋转支架上;当种蛋需要进行翻动时,通过驱动件驱动放置区域内的链条移动,使孵化区域内链条一侧的长度增大或减小,带动旋转支架转动,托蛋盘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放置在托蛋盘中的种蛋相对于箱体发生转动。孵化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性能组件调节箱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使其保持在适宜孵化的设定值范围内;当箱体需要通风时,操作人员通过通风组件控制箱体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采用角度调节组件转动托蛋盘以实现种蛋的转动,减少蛋体在翻蛋过程中造成的破损,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25、2.当需要翻蛋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链轮转动,带动主链条一侧的六根支链条向工作靠近;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同步转动,避免链条与工作台直接接触,产生磨损。另一侧的六根支链条远离工作台,带动托盘支架绕着转轴旋转,直至托蛋盘与水平面形成夹角。间隔三小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托盘支架反向旋转,托蛋盘回到原位,完成一次翻蛋过程。蛋体转动的过程安全,减少因直接接触活动件而导致蛋体破损的可能;翻蛋过程全自动,避免操作人员遗忘造成胚胎与壳体之间粘连,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减少因种蛋未孵化造成的损失;

26、3.当孵化区域内需要通风时,操作人员旋转旋帽带动旋转齿轮转动,旋转齿轮与齿槽啮合带动调节板沿水平方向移动,直至调节孔与通风孔对齐,箱体外部的空气与箱体内部的空气连通。操作人员反向旋转旋帽带动旋转齿轮反向转动,带动调节板沿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直至通风孔完全被调节板上调节孔之间的板面遮挡,调节孔也完全被门板上通风孔之间的板面遮挡,通风孔和调节孔关闭。在箱体内氧气不足时,利用通风孔向箱体内输送氧气,箱体内部的内循环使得通风公平,箱体内空气新颖;通风结束后关闭通风孔,箱体封闭保持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无需打开门板造成大量热量和湿汽流失,造成资源浪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