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及其施肥系统

文档序号:36512617发布日期:2023-12-29 16:1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及其施肥系统

本发明涉及,尤其涉及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及其施肥系统。


背景技术:

1、白浆土土壤的主要特点就是土壤存在障碍土层、通透性不良以及有效养分不足等。其不良体质主要体现在黑土层厚度不足20cm,其下的白浆层坚硬、贫瘠,有机质含量比耕层少61.5%~73.5%,全氮少59.2%~81.7%,全磷少34.4%~42.5%,现有的施肥装置不能根据土壤特质进行精准投放肥料,导致肥料在不需要的区域过量投放,或在需要的区域投放过少,浪费肥料资源,增加农业成本,并且对环境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及其施肥系统,用以克服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及其施肥系统,包括:牵引机构、施肥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牵引机构与所述施肥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牵引机构上,

3、所述施肥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架、储料箱、进料口、出料管、出料轮、固定杆、安装板和行走轮,所述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储料箱,用于支撑并固定储料箱和其他施肥机构的部件,提供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储料箱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储料箱一侧与底部均连接设有四根出料管,用于将肥料从储料箱输送到目标地点,所述出料管连接设有所述出料轮,用于辅助肥料的均匀分布和投放,所述支撑架底部连接设有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所述安装板,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设有行走轮,以便机具能够在工作区域内移动;

4、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触控显示屏,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牵引机构上,所述触控显示屏设于所述支撑杆上,触控显示屏用于操作和控制施肥机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选择和调整施肥参数、启动和停止机具操作。

5、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为拖拉机。

6、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的动力源分别与所述施肥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数量为两个,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可以确保行走轮良好地支撑和固定在施肥机构上,使其能够平稳地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轮数量为两个。

9、同时本发明提出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系统,包括养分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电磁阀以及如上任意一项的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所述养分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均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养分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从而实现准确的施肥控制,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以帮助确定最佳的施肥时机和施肥量,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储料箱与所述出料管连接处,电磁阀安装在储料箱和出料管的连接处。它们通过控制肥料的流动,实现施肥的准确控制和调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养分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电磁阀的配合使用监测土壤状况,实现准确的施肥控制,通过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环境条件调整施肥参数,可以精确投放适量的肥料,提供了精确的施肥方法和操作便利性,提高肥料利用率,以达到高效、节约和环保的目标。



技术特征:

1.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机构(1)、施肥机构(2)和控制装置(3),所述牵引机构(1)与所述施肥机构(2)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设于所述牵引机构(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1)为拖拉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1)的动力源分别与所述施肥机构(2)与所述控制装置(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09)数量为两个,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架(20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轮(206)数量为两个。

6.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分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电磁阀以及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所述养分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均设于所述安装板(208)上,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储料箱(203)与所述出料管(205)连接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浆土土壤改良用施肥装置及其施肥系统,为了解决现有的施肥装置不能根据土壤特质进行精准投放肥料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牵引机构、施肥机构、控制装置、养分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电磁阀,本发明通过养分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电磁阀的配合使用监测土壤状况,实现准确的施肥控制,通过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环境条件调整施肥参数,可以精确投放适量的肥料,提供了精确的施肥方法和操作便利性,提高肥料利用率,以达到高效、节约和环保的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莉,魏占波,石元亮,张丽莉,武志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