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真姬菇及其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75903发布日期:2024-03-01 12:2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色真姬菇及其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真姬菇,具体涉及一种多色真姬菇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真姬菇在栽培过程中,由于不同品种之间栽培工艺条件等限制,导致无法将不同颜色的品种在同一个栽培瓶出菇,从而栽培多多色真姬菇,大多依赖转基因手段,然而转基因食品目前还存在争议。

2、cn 108713446 a公开一种双色真姬菇栽培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常规培养方法中调整营养液组分与培养条件获得,所述的双色菇栽培方法可在75-85天的培养周期和20-22天出菇期后完成白色和褐色真姬菇同时出菇,该方法是将白色和褐色真姬菇菌母种分别接种至原种、接种时,取白色和褐色真姬菇原种,将两者左右各接一半于同一瓶栽培培养基中;然而其存在如下问题:

3、一:使用固体原种,分别制作后再共同接种在一瓶栽培瓶中,其菌种制作时间长,接种效率低,不方便操作,两个菌种各接一半出菇时候大部分为真姬菇,白玉菇较少;

4、二:培养期间需要喷洒营养液,增加生产原料成本和人工管理成本。其在发芽期和育菇期期间每2-3天在褐色真姬菇侧喷洒营养液一次;

5、三:褐色真姬菇侧每天采用200~300lx蓝光照射6-8小时直至采收;其问题实际表现为,同一个瓶口直径8-9公分,在真姬菇侧喷营养液及照蓝光,很难避免白色菇一侧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增加操作工序和成本。

6、综合上述三项问题是目前技术中存在的严重缺陷,直接影响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及产量,导致至今市场上仍无多色真姬菇的产品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色真姬菇及其栽培方法。将两株不同颜色的真姬菇菌株按照特定的比例和接种方式,接种在一个栽培瓶内,生产出同一朵菇中子实体菌盖有多种颜色的真姬菇子实体。

2、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褐色真姬菇菌株和白色真姬菇菌株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通过发酵或者振荡培养后制备得到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

5、s2、将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同时接种于同一个液体培养基中,制得混合液体菌种;所述s2中,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的用量比为1:1-1:18;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的用量不能多于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的用量,否则几乎都为褐色真姬菇子实体,无法长出多色真姬菇;

6、s3、将混合液体菌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出菇管理,获得所述多色真姬菇子实体。

7、所述白色真姬菇菌株包括星河2号、白色真姬菇wb-19、白色真姬菇wb-86中的至少一种。

8、所述褐色真姬菇菌株包括真姬菇xcxh-2、真姬菇菌株wz-29中的至少一种。

9、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白色真姬菇菌株为星河2号;所述褐色真姬菇菌株为真姬菇xcxh-2。

10、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白色真姬菇菌株和褐色真姬菇菌株的母种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于120-160r.min-1,18-28℃下振荡培养5-10d,获得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

11、所述母种为试管母种或者平皿种。

12、步骤s2具体为:将步骤s1的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同时接种于同一个液体培养基中,于120-160r.min-1,18-28℃下振荡培养5-10d,制得混合液体菌种。

13、步骤s1和步骤s2中,液体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糖0.3-0.5%,豆粕粉0.3-0.5%,磷酸二氢钾0.05-0.1%,硫酸镁0.05-0.2%,余量为水。

14、步骤s3具体为:将混合液体菌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在24~26℃,相对湿度65-75%,co2浓3500ppm条件下,培养75-90d后,进行出菇管理,获得所述多色真姬菇子实体。

15、步骤s3中,出菇管理的条件为:

16、前1-5天,黑暗,温度13℃~15℃,空气相对湿度85%~95%,二氧化碳浓度1000~2000ppm;

17、第6-22天,温度13℃~15℃,光照强度300~500lux,每天间隙式开启层架灯,开5-60分钟,关30-60分钟,菇盖接近成熟时采收。

18、所述栽培种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36-40%栽培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19、所述栽培种培养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玉米芯25~30%、棉籽壳18~20%、麸皮18~20%、甜菜渣15~17%、玉米粉5~7%、米糠7~10%、豆粕2~3%、贝壳粉1~2%。栽培种培养基也可用现有技术种常用的栽培种配方。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由于不同的菌株之间存在相互拮抗现象,因此,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的真姬菇开展拮抗实验,从中选出真姬菇xcxh-2和星河2号菌株;并进一步优化接种方式和接种比例;和现有技术相比,整个管理过程不需要喷洒营养液。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常规管理即可,不用喷洒营养液和照蓝光。解决了两种颜色的真姬菇种在一个生产瓶中,制种工序多、周期长,接种工序多,操作复杂的问题,同时又提升了单产和品质;使一朵真姬菇中可以有4种颜色,并且达成培养周期85天左右、生育周期21天左右,生物转化率110%左右;

22、2、通过调整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的用量比,满足不同的试产需求;达成出菇时子实体菌盖褐色和白色占比的调整与控制;但是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的用量比要控制在1:1-1:18;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用量少于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时,深褐色,浅褐色占比100%,几乎无法长出白色真姬菇;

23、3、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出了一朵真姬菇上有4种颜色的产品,可用于商超、餐饮、预制菜等食品行业,相比传统单一颜色的真姬菇,颜色丰富多样,可使菜品色泽多样性有进一步提升;和向市场提供一种全新的多色真姬菇产品,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且制备工艺简单,生长周期短,产能高,成本低。

24、4、本发明制备的多色真姬菇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与现有瓶栽工厂化真姬菇基本一致,无需另外建设工厂或改造车间即可进行生产;工艺简单,稳定性强,并且在菌种制备工艺阶段可使用液体菌种进行替代传统的固体菌种,优化制种工序,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菌种生产人工,及提高菌种质量和自动化生产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色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真姬菇菌株包括星河2号、白色真姬菇wb-19、白色真姬菇wb-86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色真姬菇菌株包括真姬菇xcxh-2、真姬菇菌株wz-29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白色真姬菇菌株和褐色真姬菇菌株的母种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120-160r.min-1,18-28℃下振荡培养5-10d,获得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将步骤s1的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同时接种于同一个液体培养基中,于120-160r.min-1,18-28℃下振荡培养5-10d,制得混合液体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的用量比为1:1-1:18。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2中,液体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糖0.3-0.5%,豆粕粉0.3-0.5%,磷酸二氢钾0.05-0.1%,硫酸镁0.05-0.2%,余量为水。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将混合液体菌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在24~26℃,相对湿度65-75%,co2浓3500ppm条件下,培养75-90d后,进行出菇管理,获得所述多色真姬菇子实体。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色真姬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出菇管理的条件为: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栽培方法获得的多色真姬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真姬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色真姬菇及其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褐色真姬菇菌株和白色真姬菇菌株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通过发酵或者振荡培养后制备得到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S2、将褐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和白色真姬菇液体菌种同时接种于同一个液体培养基中,制得混合液体菌种;S3、将混合液体菌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出菇管理,获得所述多色真姬菇子实体。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出了一朵真姬菇上有多种颜色的产品,相比传统单一颜色的真姬菇,颜色丰富多样,可使菜品色泽多样性有进一步提升;且制备工艺简单,生长周期短,产能高,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青,黄清华,许喜佳,吴景,林文英,张俊浩,张森清,马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星河食用菌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