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种植,具体为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
背景技术:
1、梨树种植一般会经过种子砂藏处理以及整地育苗的阶段。在梨树种子播种之前,需要经过砂藏处理,一般是采用挖沟层积法,处理六十至七十天。梨苗定植前平整土地,若有条件,则可以进行全园深翻后再整地,整地结束,根据生产方案先确定株行距。一般来说,梨树栽植株距为2-4米,行距为4-5米,每亩需苗33-83株,但如果要在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则可将行距拉大为6-7米。此外,为获得早期丰产并实现高效栽培的目的,前期生产可进行矮化密植,矮化密植常用的行株距为1.5米×1米、2米×1.5米或3米×2米等。行株距确定后要作标记,并依此开挖定植穴或定植沟,定植穴的大小为80立方厘米(即长、宽、深各为80厘米),定植沟的大小为80厘米深、80厘米宽。挖定植穴或定植沟有利于梨苗根系的生长。
2、而现有技术中种子经过砂藏处理后取出时,一般会混杂在一堆泥土中,而人工进行挑选十分复杂,会耗费一定的时间,而且在定植时,定植沟的大小也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大小深浅不一致的问题。
3、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来解决上述在梨树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解决了在实际操作时,种子经过砂藏处理后人工挑选种子困难,且定植沟的大小不易控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包括箱体、播种组件、移动组件;所述箱体包括顶盖、活动隔板、漏网隔板、控制模块;所述箱体内部中空,上下开口连通;所述顶盖连接于箱体上开口处;所述活动隔板设于箱体内部;所述漏网隔板连接于箱体下开口处;所述控制模块设于箱体外侧壁上;所述播种组件连接于漏网隔板一端;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于箱体外侧壁上;
3、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一端与箱体上开口处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隔板一端与箱体内侧壁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漏网隔板一端与箱体下开口处通过电机转动连接;各个所述电机通过线路连接于控制模块;
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蓄电池、操作面板、电源开关、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箱体直接接触;
5、进一步地,所述播种组件包括播种槽、挖沟锥;所述播种槽中部凹下,呈v形;所述挖沟锥上端连接于播种槽底面,下端为锥体;
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车轮;所述安装板一端连接于箱体外侧壁上;所述车轮通过连杆连接于安装板底面;
7、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8、1、本实用新型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所述箱体内部带有存放区和分离区,活动隔板上半部分为存放区,便于种子经过砂藏处理后取出时进行存放,活动隔板下半部分为分离区,便于进行种子分离和筛选,大大节省了人工挑选的步骤所耗费的时间;
9、2、本实用新型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所述播种组件采用了挖沟锥进行对定植沟的作业,通过保持挖沟锥的固定深度,从而保证了定植沟的大小深浅一致,解决了定植沟的大小不易控制的问题;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所述箱体内部带有存放区和分离区,便于种子经过砂藏处理后进行存放,以及播种时对种子分离和筛选,而且采用了挖沟锥进行对定植沟的作业,解决了定植沟的大小不易控制的问题。
11、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1.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梨树种植用的育种装置,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