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

文档序号:36274197发布日期:2023-12-06 20:3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农业害虫领域,涉及一种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天敌昆虫、生物制剂联合防治蛀干害虫。


背景技术:

1、目前防治蛀干害虫是农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难点问题,生物防治技术是解决该难点的重要方法。现有的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有用“生物导弹”携带昆虫病毒以及应用肿腿蜂携带白僵菌。

2、其中,“生物导弹”即天敌昆虫携带病毒防治害虫,其主要利用赤眼蜂携带病毒寄生害虫卵来防治害虫,但是赤眼蜂属于小型天敌昆虫,只能寄生于害虫的卵而杀死害虫,不能针对害虫幼虫进行防治。

3、目前相关的肿腿蜂带菌防治天牛,一种是通过在树干基部绑无纺布菌条,然后释放肿腿蜂带菌,该方法没有打破真菌和肿腿蜂接触的时空隔离,存在携带真菌的不确定性。另一种是让肿腿蜂从带菌的培养基斜面爬过带菌,但是肿腿蜂爬行带菌的同时会携带一定量的真菌培养基,存在肿腿蜂带菌量不足问题。因此,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害虫防治效率低的问题。

4、综合以上两种生物防治方法,均存在天敌寄生率低和防治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生物防治害虫技术存在的防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

2、所述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包括昆虫管、菌物管、释放胶塞和带菌无纺布。其中昆虫管和菌物管均为指形管;昆虫管的底端闭合,上端开口,菌物管为两端开口,菌物管下端的管径小于昆虫管上端的管径,菌物管下端插入昆虫管上端开口内并密封,使昆虫管与菌物管形成上下结构的套管;菌物管的上端开口内固定释放胶塞,释放胶塞中心开有贯通孔;带菌无纺布上端环绕贴合在释放胶塞的下端外周,带菌无纺布占据昆虫管和菌物管的中空部位,但与昆虫管的底端不接触。

3、昆虫管的封闭端内放置昆虫天敌及其食料。

4、释放胶塞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的直径小于上部;上部的下二分之一连接并密封菌物管上端开口,上二分之一露出菌物管口外;释放胶塞中心的贯通孔作为释放昆虫天敌的孔道,且上部的通孔孔径大于下部的通孔孔径,下部较窄的孔道以限制昆虫天敌爬出,使其充分接触带菌无纺布,保证带菌量。

5、所述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的应用方法为:

6、首先,在昆虫管的底部封闭端放置昆虫天敌和食料,并依次组装菌物管、释放胶塞和带菌无纺布;

7、然后,将组装完成的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放置于树干基部,昆虫天敌从昆虫管的底部沿带菌无纺布向上爬,通过菌物管,爬至释放胶塞的下部,此时,昆虫天敌的胸部、背部、体侧及足部均携带真菌制剂。

8、最后,携带真菌制剂的昆虫天敌通过释放胶塞的通孔爬出装置,爬上树干,找到蛀干害虫进行寄生产卵,同时将真菌带给蛀干害虫,达到防治蛀干害虫的目的。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将昆虫天敌与昆虫病原微生物两种生物防治因子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让昆虫病原微生物与天敌昆虫充分接触的空间,解决了昆虫病原微生物被动防治的难题,通过昆虫天敌爬行带菌无纺布且全身携带菌物,达到了随着天敌昆虫主动寻找害虫并感染害虫的目的,节约了昆虫病原微生物制剂的用量,精准防治蛀干害虫。

11、(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回收,节约资源,使用的无纺布菌带可以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12、(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释放天敌方便,精准带菌,带菌量大,真菌寄生率高,防治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昆虫管、菌物管、释放胶塞和带菌无纺布,其中昆虫管和菌物管均为指形管;昆虫管的底端闭合,上端开口,菌物管为两端开口,菌物管下端的管径小于昆虫管上端的管径,菌物管下端插入昆虫管上端开口内并密封,使昆虫管与菌物管形成上下结构的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管的底端内放置昆虫天敌及其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胶塞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的直径小于上部;上部的下二分之一连接并密封菌物管上端开口,上二分之一露出菌物管口外;释放胶塞中心的贯通孔作为释放昆虫天敌的孔道,且上部的通孔孔径大于下部的通孔孔径,下部较窄的孔道以限制昆虫天敌爬出,使其充分接触带菌无纺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昆虫天敌带菌防治蛀干害虫的装置,属于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农业害虫领域。该装置包括昆虫管、菌物管、释放胶塞和带菌无纺布,昆虫管的底端闭合,上端开口,菌物管为两端开口,菌物管下端插入昆虫管上端开口内,使昆虫管与菌物管形成上下结构的套管;菌物管的上端开口内固定释放胶塞,带菌无纺布上端环绕贴合在释放胶塞的下端外周,占据套管的中空部位,但与昆虫管的底端不接触。昆虫天敌放在昆虫管的底部,在套管内沿带菌无纺布向上爬,携带真菌制剂从释放胶塞的贯通孔爬出,然后找到蛀干害虫进行寄生产卵,同时将真菌带给蛀干害虫。本技术能够精准防治蛀干害虫,解决了昆虫病原微生物被动防治的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段彦丽,张翌楠,金娜,李志强,吴晓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党校)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