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

文档序号:36274198发布日期:2023-12-06 20:3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农用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移栽、浇水、施肥、揭膜等田间作业均可以借助农机具来完成,并极大提高农经作物的种植质量和工作效率。

2、很多农机具需要安装在具有升降功能的车辆底盘上,并通过行走轮按特定比例关系上传动力驱动才能保证其在复杂地形地貌上的正常协调作业,底盘升降和行走轮动力上传的方式决定着所搭载农机具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决定着种植质量和工作效率。

3、目前,虽然许多农用作业车辆均具备底盘升降功能,但并不能保证作业车辆在作业过程中保持水平状态,其所搭载农机具需要的作业驱动力并非来源于行走机构;另一部分农用作业车辆所搭载农机具所需要的作业驱动力虽然来源于行走机构,但底盘却不具备水平升降功能。这使得农经作物的种植参数较难控制,在需要精准株距和铅锤种植的情况下,满足不了现实农业生产的要求。

4、因此,独立悬挂的可升降行走机构、可水平升降底盘、行走轮动力上传的功能及装置在农用作业车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上传式的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所构的成作业车辆在前方动力(例如拖拉机)的牵引下,工作于具有一定纵、横倾斜度的旱地上时,适当调整左右行走机构行走轮的高度,以保证车架整体的水平,同时保证行走轮的运动能够按需要的速比关系传递到搭载于底盘上的农机具上,让农机具以所需要的频率展开作业,使得农用作业车辆在丘陵山地复杂地形地貌工况下,确保行走机构与作业机具相互协调一致,提高农作物作的种植精准度和产量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包括车架、升降装置、行走机构。车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升降装置和行走机构,升降装置与行走机构连接,车架可挂接在拖拉机上,从而实现作业车辆在拖拉机的牵引下行走并进行作业,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动力源,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通用性强等优点。底盘左、右两侧的升降装置可以分别独立调整左、右行走机构的水平高度,以适应崎岖不平的作业地面。

3、所述车架包括框架、支座、上铰轴套。支座固定连接于框架的下表面上,所述上铰轴套固定设置于框架上可供上铰轴套贯穿的孔中、其轴线与框架所构成的平面平行,并与车架的运行方向垂直。这样不仅简化了上铰轴套在框架上的安装方式,而且保证了上铰轴套在受力时具有较高的强度。

4、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铰轴、螺杆、下铰轴。升降装置一端的上铰轴连接至车架上,另一端的下铰轴连接至行走机构上,上铰轴和下铰轴之间通过螺杆连接。

5、所述螺杆上、下两段分别设置有不同旋向的螺纹,上铰轴和下铰轴上分别设置有与螺杆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

6、所述行走机构挡环、半卡环、输出轴、连接板、从动齿轮、轴承i、轴承座i、外链壳、主动齿轮、内链壳、输出轴套、轴承ii、主动齿轮轴、轴承座iii、轴承iii、从动链轮、轴承iv、轴承座iv、轴承座v、轴承v、主动链轮、轴承vi、轴承座vi、销轴、输入轴、内链壳铰轴套、外链壳铰轴套、行走轮、链条、销轴孔。

7、输出轴套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及螺栓固定连接到内链壳上、其另一端设置有沟槽,挡环通过螺栓将两个半卡环连接成整环卡入输出轴套的沟槽内,卡入输出轴套沟槽内的两个半卡环固定了输出轴套与支座的轴向位置。输出轴套内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ⅰ和轴承ⅱ,轴承ⅰ安装在轴承座ⅰ内,轴承座ⅰ固定安装在外链壳上,轴承ⅱ安装在输出轴套内,输出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使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8、主动齿轮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从动链轮、轴承ⅲ和轴承ⅲ。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配合连接,轴承ⅲ安装于轴承座ⅲ内,轴承座ⅲ固定在内链壳上,轴承ⅳ安装于轴承座ⅳ内,轴承座ⅳ固定连接在外链壳上。

9、输入轴与行走轮配合连接,销轴贯穿输入轴和行走轮上的销轴孔,沿输入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销轴孔,行走轮与输入轴相配合的轴套上设有一个与销轴孔等径的销轴孔,行走轮轴套上的销轴孔与输入轴上不同的销轴孔配合,可在一定范围内方便地改变左、右两侧行走机构的轮距。输入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轴承ⅴ,轴承ⅵ。轴承ⅴ安装于轴承座ⅴ内,轴承座ⅴ固定连接在内链壳上。轴承ⅵ安装于轴承座ⅵ内,轴承座ⅵ固定连接外链壳上。

10、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的链壳内设置有内链壳铰轴套和外链壳铰轴套,所述内链壳铰轴套和外链壳铰轴套与下铰轴铰接配合,内链壳铰轴套与内链壳固定连接,外链壳铰轴套与外链壳固定连接。

11、与其他农用作业车辆底盘的行走机构不同之处在于,该行走机构可在作业车辆行走时将车轮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力上传,从而为底盘上搭载的农用作业机具提供动力,使得整个作业车辆在工作时能够做到行走与作业相互协调配合,保证田间作业的精准性,更好的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12、当工作中需要对底盘做升降调节时,使用工具转动升降装置中的螺杆,在螺纹的配合下,升降装置中的上铰轴和下铰轴能够带动车架和行走机构同时相对螺杆的中心位置远离或者趋近,从而达到底盘升、降的目的。

13、本实用新型在底盘升降的同时,保证行走机构动力可靠上传,在设定传动比条件下,使农机具以设定传动比匹配的频率与行走机构保持协调作业,保证了作业参数能够达到种植农艺的精准要求。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廉,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其用于农用作业车辆的底盘中,可根据需求来调整作业车辆底盘的高度,并且能够将行走轮的动力上传驱动农机具正常协调作业,使农业机具的适应性、可靠性更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升降装置(2)、行走机构(3);车架(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升降装置(2)和行走机构(3),升降装置(2)与行走机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框架(1.1)、支座(1.2)、上铰轴套(1.3);支座(1.2)固定连接于框架(1.1)的下表面上,上铰轴套(1.3)固定设置于框架(1.1)上、其轴线与框架(1.1)所构成的平面平行,并与车架(1)的运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上铰轴(2.1)、螺杆(2.2)、下铰轴(2.3);升降装置(2)一端的上铰轴(2.1)连接至车架(1)上,另一端的下铰轴(2.3)连接至行走机构(3)上,上铰轴(2.1)和下铰轴(2.3)之间通过螺杆(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挡环(3.1)、半卡环(3.2)、输出轴(3.3)、连接板(3.4)、从动齿轮(3.5)、轴承ⅰ(3.6)、轴承座ⅰ(3.7)、外链壳(3.8)、主动齿轮(3.9)、内链壳(3.10)、输出轴套(3.11)、轴承ⅱ(3.12)、主动齿轮轴(3.13)、轴承座ⅲ(3.14)、轴承ⅲ(3.15)、从动链轮(3.16)、轴承ⅳ(3.17)、轴承座ⅳ(3.18)、轴承座ⅴ(3.19)、轴承ⅴ(3.20)、主动链轮(3.21)、轴承ⅵ(3.22)、轴承座ⅳ(3.23)、销轴(3.24)、输入轴(3.25)、内链壳铰轴套(3.26)、外链壳铰轴套(3.27)、行走轮(3.28)、链条(3.29)、销轴孔(3.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2)上、下两段分别设置有不同旋向的螺纹,上铰轴(2.1)和下铰轴(2.3)上分别设置有与螺杆(2.2)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9)与从动齿轮(3.5)相互啮合,使输出轴(3.3)与输入轴(3.25)的转动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输入轴(3.25)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销轴孔(3.30),行走轮(3.28)与输入轴(3.25)相配合的轴套上设有一个与销轴孔(3.30)等径的销轴孔,行走轮(3.28)轴套上的销轴孔与输入轴(3.25)上不同的销轴孔(3.30)配合,可在一定范围内方便地改变左、右两侧行走机构(3)的轮距。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上传式农用作业车辆底盘升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技术由车架、升降装置、行走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升降装置的一端通过上铰轴及上铰轴套连接于车架上,另一端通过下铰轴及行走机构铰轴套连接于行走机构上,在保证行走轮动力可靠上传的前提条件下实施车辆底盘升降,确保作业车辆在前方拖拉机牵引工作过程中底盘处于水平状态。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廉,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林,杨闽,刘剑梅,游丽玲,刘剑雄,贾有东,万祥明,曾家兴,李天骕,单显祥,刘建新,程宇豪,孙晋吉,陈士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