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6579发布日期:2023-08-03 19:2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淮山栽培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


背景技术:

1、淮山又称为山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淮山一般采用浅生栽培技术,利用浅土层日夜温差大,土壤稀松,通透性好的优势,使山药成长快,在山药种植时,往往会搭配栽培盒,目前淮山栽培盒在实际使用时一般需要在田地里开设一道道斜坡,再将栽培盒设置到斜坡上,从而使得栽培盒内部多余的雨水能够通过盒底的排水孔排出,然而在开设斜坡时,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包括淮山栽培盒,所述淮山栽培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中下部设置有支承托盘,所述支承托盘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生长槽,所述支承托盘底部前后侧均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均固定连接在盒体内前后侧壁中下部,所述盒体底部一侧贯穿有多个排水孔,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

4、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收纳槽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部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均卡合在卡槽内部。

5、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均设置在盒体底部前后侧。

6、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均设置在收纳槽内部。

7、优选的,所述卡槽均设置在盒体前后端下部。

8、优选的,所述卡槽底部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开口。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在使用时,人们能够先将支撑柱从收纳槽内部取出,并通过开口将承托板从卡槽内部取出,之后将承托板旋到支撑柱外周,此时通过支撑柱能够将盒体的一侧顶起,从而能够使盒体呈一定角度倾斜,之后人们能够将支撑柱卡入到土壤中,通过承托板能够对支撑柱进行支撑,避免支撑柱完全陷到土壤中,同时在较不平整的土地人们能够转动承托板,调整承托板在支撑柱上的位置,使得盒体底部的支撑柱插入土中不同深度,从而能够使盒体保持平稳,有利于实际使用,通过支撑机构对盒体进行吃撑,能够有效减少人工造坡时浪费的人力与时间成本,有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包括淮山栽培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淮山栽培盒(1)包括盒体(101),所述盒体(101)内中下部设置有支承托盘(103),所述支承托盘(103)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生长槽(102),所述支承托盘(103)底部前后侧均设置有限位架(105),所述限位架(105)均固定连接在盒体(101)内前后侧壁中下部,所述盒体(101)底部一侧贯穿有多个排水孔(104),所述盒体(101)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收纳槽(203),所述收纳槽(203)内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05),所述收纳槽(203)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204),所述支撑柱(204)下部设置有承托板(201),所述承托板(201)均卡合在卡槽(20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203)均设置在盒体(101)底部前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04)均设置在收纳槽(203)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2)均设置在盒体(101)前后端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2)底部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开口(20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淮山栽培盒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包括淮山栽培盒,所述淮山栽培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中下部设置有支承托盘,所述支承托盘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生长槽,所述支承托盘底部前后侧均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均固定连接在盒体内前后侧壁中下部,所述盒体底部一侧贯穿有多个排水孔,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漏水的栽培盒,通过调整承托板在支撑柱上的位置,使得盒体底部的支撑柱插入土中不同深度,从而能够使盒体保持平稳,有利于实际使用,通过支撑机构对盒体进行吃撑,能够有效减少人工造坡时浪费的人力与时间成本,有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马丽娜,杨志敏,杜丽拉,李福龙,李春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化县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