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3408发布日期:2023-09-24 03:5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稻育苗,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


背景技术:

1、在进行水稻育苗时,采用水稻育苗盘具有节省种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出苗整齐,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移栽时不损伤根系,缓苗迅速,成活率高等特点,目前被种植用户广泛使用。通过水稻育苗盘进行育苗时,首先在水稻育苗盘的底部先铺一层底土,将水稻种子均匀撒到底土的顶部,在种子上面均匀的铺洒一层顶土,然后将育苗盘放在拱棚里。秧苗一般一周左右出苗,一个月左右培育出的水稻即可进行插秧。而育苗盘内的底土和顶土在进行铺洒时很难保证厚度均匀,水稻育苗盘的顶土过厚,首先是影响种芽的生长速度,与顶土厚度均匀区域的种芽相对较出土缓慢,出土后幼苗生长缓慢,严重的会出现田面生长参差不齐的现象,影响秧苗素质;

2、专利号为“cn202121365323.2”的一种高效水稻育苗盘,其包括底盘、顶盘、侧插板a和侧插板b,底盘的上方安装有顶盘,底盘的外侧四周和顶盘的外侧四周垂直连接有裙板,裙板与底盘和顶盘为一体结构,底盘上的裙板和顶盘上的裙板上分别扣合有侧插板a和侧插板b,侧插板a和侧插板b将底盘和顶盘固定连接,侧插板a和侧插板b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矩形结构的固定板。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水稻种植领域;

3、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期间,虽然能够进行辅助育苗,但是其使用过程中,功能性较差,使用期间,其单组育苗盘的设计整体育苗能力较差,由于水稻种植一般的数量规模较大,因此单组设置的育苗盘整体育苗能力较差,并且大规模应用过程中,不方便对其进行浇水是施肥,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使用期间,其单组育苗盘的设计整体育苗能力较差,由于水稻种植一般的数量规模较大,因此单组设置的育苗盘整体育苗能力较差,并且大规模应用过程中,不方便对其进行浇水是施肥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两侧均等间距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育苗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后端固定安装有补水施肥机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拐角处均设有脚轮组件;

4、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等间距开设于竖板的两侧,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外侧均和育苗机构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条的前端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限位组件。

5、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开设于滑条的顶部前端和底部前端,所述方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卡块。

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侧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卡块的斜面设置于后端外侧。

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轮组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固定安装于底座的底部四拐角处,所述支座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

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外端设有手拧螺杆,所述手拧螺杆的底部贯穿定位板。

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育苗机构包括育苗框,所述育苗框均固定安装于滑条的外侧,所述育苗框的内侧放置有过滤网盘,所述育苗框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桥式扶手。

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水施肥机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后端两侧,所述水箱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直管,两组所述直管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喷水管架,所述喷水管架的底部均等间距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水箱的顶部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水箱内设有搅动组件。

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动组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转动连接于水箱的顶部中间,所述把手的底部贯穿水箱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搅拌架。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第一、通过设置补水施肥机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可通过将肥料和水加入到进水管的内侧,此时通过拉动把手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即可辅助带动搅拌架转动,此时搅拌架转动即可辅助对水箱内部的溶液进行搅动,从而使其能够快速混合调配,调配完成后,可通过启动水泵运行,水泵运行即可辅助抽取水箱内的水液通过喷水管架底部的漏水孔均匀的派送到育苗框中,进而达到了较好的施肥浇水功能,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4、第二、通过设置育苗机构和连接机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由于育苗机构等间距设置了多组,使得相较于现有设备可见,本装置可进行数倍甚至十倍于现有设备的育苗效果,可显著的提高育苗数量,便于适配大规模的种植,同时使用过呈中,通过滑条滑入到滑槽内侧,此时方槽内限位弹簧抵触卡块贴合到滑槽内顶部和底部,进而便可辅助抵触固定滑条,使得育苗框不易滑出,需要拆卸时,只需用力拉动桥式扶手即可快速拆卸,方便本装置使用,使得本装置整体使用起来较为便捷,实用性较强,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两侧均等间距设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育苗机构(4),所述底座(1)的顶部后端固定安装有补水施肥机构(5),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拐角处均设有脚轮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3)开设有方槽(331),所述方槽(331)开设于滑条(32)的顶部前端和底部前端,所述方槽(33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弹簧(332),所述限位弹簧(33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卡块(3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33)的侧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卡块(333)的斜面设置于后端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组件(6)包括支座(61),所述支座(61)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底部四拐角处,所述支座(61)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6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63),所述定位板(63)的外端设有手拧螺杆(64),所述手拧螺杆(64)的底部贯穿定位板(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机构(4)包括育苗框(41),所述育苗框(41)均固定安装于滑条(32)的外侧,所述育苗框(41)的内侧放置有过滤网盘(42),所述育苗框(41)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桥式扶手(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施肥机构(5)包括水箱(51),所述水箱(51)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后端两侧,所述水箱(51)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52),所述水泵(5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直管(53),两组所述直管(53)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喷水管架(54),所述喷水管架(54)的底部均等间距开设有漏水孔(55),所述水箱(51)的顶部外侧设有进水管(56),所述进水管(56)的顶部设有密封盖(57),所述水箱(51)内设有搅动组件(5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58)包括把手(581),所述把手(581)转动连接于水箱(51)的顶部中间,所述把手(581)的底部贯穿水箱(51)固定安装有转轴(582),所述转轴(582)的外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搅拌架(58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育苗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两侧均等间距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育苗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后端固定安装有补水施肥机构。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肥料和水加入到进水管的内侧,此时通过拉动把手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即可辅助带动搅拌架转动,此时搅拌架转动即可辅助对水箱内部的溶液进行搅动,从而使其能够快速混合调配,调配完成后,可通过启动水泵运行,水泵运行即可辅助抽取水箱内的水液通过喷水管架底部的漏水孔均匀的派送到育苗框中,进而达到了较好的施肥浇水功能,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临安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