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0139发布日期:2023-09-02 15:2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具体是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


背景技术:

1、海水中的涡流容易将浮游生物集中从而为鱼类提供营养成分并且起到诱集鱼类的效果,但是现有的鱼礁结构单一,不容易产生涡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包括鱼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包括一正方体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一梯形体结构的罩体,所述罩体的底部与所述框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罩体的高度是所述框架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罩体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方形孔;

3、所述框架包括四根竖直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板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导流板的一侧与所述罩体的边缘连接,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

4、所述框架的顶部覆盖有一顶板,所述顶板和所述罩体的四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导流通道。

5、当海流流经本实用新型时,会形成上升流,同时根据倾斜的导流板,使得鱼礁极其容易形成涡流,而这涡流容易形成堆积型浮游生物集中,从而诱集附近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聚集,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罩体和框架均为中空结构,使得一些鱼类可以栖息在礁体内部。

6、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板倾斜45度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7、该角度容易使鱼礁产生涡流。

8、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通道是一呈六边形的导流通道。容易使海浪撞击导流通道的边缘产生涡流。

9、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板是一梯形板体,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与所述罩体的顶部连接,所述导流板的顶部长度与所述罩体的顶部厚度一致。

10、可以使内部的连接更加牢固,提高鱼礁的使用寿命。

11、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孔可以是圆形、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者十边形的通孔。

12、不同结构的导流孔可以起到不同的导流效果。

13、进一步优选,位于顶板上的导流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方形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14、从而可以优化导流效果,有利于涡流的传输。



技术特征:

1.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包括鱼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包括一正方体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一梯形体结构的罩体,所述罩体的底部与所述框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罩体的高度是所述框架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罩体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方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倾斜45度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是一呈六边形的导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是一梯形板体,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与所述罩体的顶部连接,所述导流板的顶部长度与所述罩体的顶部厚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是圆形、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者十边形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其特征在于,位于顶板上的导流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方形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营造上升流的集鱼礁,包括鱼礁主体,鱼礁主体包括一正方体的框架,框架内设有一梯形体结构的罩体,罩体的底部与框架的底部连接,罩体的高度是框架的高度的二分之一,罩体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方形孔;框架包括四根竖直的立柱,立柱上固定有导流板,导流板倾斜设置,且导流板的倾斜方向朝向框架的内部,导流板的一侧与罩体的边缘连接,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框架的顶部覆盖有一顶板,顶板和罩体的四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导流通道。当海流流经本技术时,会形成上升流,同时根据倾斜的导流板,使得鱼礁极其容易形成涡流,而这涡流容易形成堆积型浮游生物集中,从而诱集附近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聚集,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