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鼠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016发布日期:2023-08-24 19:2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智能鼠笼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鼠笼,具体为用于智能鼠笼。


背景技术:

1、鼠笼是指专门用于放置老鼠的笼子,根据放置老鼠的用途,通常可分为诱捕鼠笼、实验鼠笼与宠物鼠笼,人们在使用老鼠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先借用诱捕鼠笼捕捉老鼠,再将老鼠转移至实验鼠笼中,在实验过程,使用者需定时观察老鼠的状态,以便实验数据的记录。

2、目前的诱捕鼠笼多为机械诱捕,在老鼠踩踏机关时启动关闭笼子,将老鼠关在笼子中,由于诱捕鼠笼内腔整体连通,这种鼠笼每次只能捕一只老鼠,需将捕捉到的老鼠取出后才能手动开启继续捕捉,存在难以连续诱捕的问题,对于实验用的老鼠普遍需要实验对照,因此最少也需要两只,单次诱捕延长了实验周期,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鼠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鼠笼,包括鼠笼主体,所述鼠笼主体前侧壁开设有进鼠门,所述进鼠门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鼠笼主体内部中心处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后侧设置有转移盒,所述转移盒底部连接有滑块,所述鼠笼主体底面处于转移盒的下方开设有滑槽,所述转移盒上方安装有转移推杆,所述鼠笼主体前侧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鼠笼主体后侧顶部安装有处理器,所述鼠笼主体内腔顶部后侧边角处安装有摄像头。

3、优选的,所述进鼠门靠近鼠笼主体的一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外侧壁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后侧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顶部连接有启闭推杆,所述进鼠门通过转轴与鼠笼主体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齿轮呈夹角为90°的扇环状,所述齿轮套设于转轴外侧,所述齿轮的外侧壁与齿条相啮合。

5、优选的,所述隔板前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隔板内部贯穿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隔板底端两侧壁均连接有水槽,所述隔板侧壁靠近水槽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通道上方处于鼠笼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水桶,所述隔板与鼠笼主体一体连接,所述鼠笼主体内腔通过隔板分隔形成诱捕室与存储室。

6、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呈矩形板状,所述活动板与隔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底部通过铰链与鼠笼主体铰接。

7、优选的,所述进水通道顶部与水桶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底部通过出水口与水槽连通,所述出水口处于水槽内最低水位处。

8、优选的,所述转移盒内腔底面中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转移盒呈内部中空且前侧开口的矩形盒状,所述转移盒顶部连接转移推杆,所述转移盒底部与鼠笼主体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块与转移盒一体连接,所述滑块宽度尺寸与滑槽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滑块插入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智能鼠笼,通过设置隔板与转移盒,通过隔板将鼠笼主体内腔分隔形成诱捕室与存储室,老鼠经进鼠门进入诱捕室内后,通过食物诱惑老鼠进入转移盒内,当触发第二压力传感器时,处理器控制转移推杆伸长,转移推杆推动转移盒带动老鼠在鼠笼主体内滑动,将老鼠转移至存储室内,此时开启进鼠门也不会出现已捕获老鼠溜出的情况,实现连续诱捕,同时老鼠踩踏进鼠门与转移盒,均由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并传输信号,实现对老鼠进行自动智能捕捉。

12、2、本智能鼠笼,通过设置活动板、进水通道与水槽,在鼠笼主体内捕捉到指定数量的老鼠后,通过推动活动板,使活动板绕铰链转动折叠,此时诱捕室与存储室合二为一,将鼠笼主体内部整体空间均用于放置老鼠,实现鼠笼主体在诱捕鼠笼与实验鼠笼之间的状态切换,同时通过在鼠笼主体顶部放置水桶,水桶内的水流在进水通道内流通,从出水口流入水槽中,为实验用老鼠提供生存水源。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鼠笼,包括鼠笼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鼠笼主体(1)前侧壁开设有进鼠门(2),所述进鼠门(2)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所述鼠笼主体(1)内部中心处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后侧设置有转移盒(5),所述转移盒(5)底部连接有滑块(6),所述鼠笼主体(1)底面处于转移盒(5)的下方开设有滑槽(7),所述转移盒(5)上方安装有转移推杆(8),所述鼠笼主体(1)前侧顶部设置有顶盖(9),所述鼠笼主体(1)后侧顶部安装有处理器(10),所述鼠笼主体(1)内腔顶部后侧边角处安装有摄像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鼠门(2)靠近鼠笼主体(1)的一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一端外侧壁连接有齿轮(22),所述齿轮(22)后侧连接有齿条(23),所述齿条(23)顶部连接有启闭推杆(24),所述进鼠门(2)通过转轴(21)与鼠笼主体(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2)呈夹角为90°的扇环状,所述齿轮(22)套设于转轴(21)外侧,所述齿轮(22)的外侧壁与齿条(23)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前侧设置有活动板(41),所述隔板(4)内部贯穿开设有进水通道(42),所述隔板(4)底端两侧壁均连接有水槽(43),所述隔板(4)侧壁靠近水槽(43)处开设有出水口(44),所述进水通道(42)上方处于鼠笼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水桶(45),所述隔板(4)与鼠笼主体(1)一体连接,所述鼠笼主体(1)内腔通过隔板(4)分隔形成诱捕室(12)与存储室(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1)呈矩形板状,所述活动板(41)与隔板(4)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41)底部通过铰链与鼠笼主体(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42)顶部与水桶(45)连通,所述进水通道(42)底部通过出水口(44)与水槽(43)连通,所述出水口(44)处于水槽(43)内最低水位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盒(5)内腔底面中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51),所述转移盒(5)呈内部中空且前侧开口的矩形盒状,所述转移盒(5)顶部连接转移推杆(8),所述转移盒(5)底部与鼠笼主体(1)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与转移盒(5)一体连接,所述滑块(6)宽度尺寸与滑槽(7)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滑块(6)插入滑槽(7)内形成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智能鼠笼,包括鼠笼主体,所述鼠笼主体前侧壁开设有进鼠门,所述进鼠门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鼠笼主体内部中心处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后侧设置有转移盒,所述转移盒底部连接有滑块,所述鼠笼主体底面处于转移盒的下方开设有滑槽,所述转移盒上方安装有转移推杆,所述鼠笼主体前侧顶部设置有顶盖。本技术通过设置隔板与转移盒,可以达到实现连续诱捕,同时老鼠踩踏进鼠门与转移盒,均由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并传输信号,实现对老鼠进行自动智能捕捉;通过设置活动板、进水通道与水槽,可以达到实现鼠笼主体在诱捕鼠笼与实验鼠笼之间的状态切换,同时可为实验用老鼠提供生存水源。

技术研发人员:卫宣均,刘文翰,李莉,关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卫宣均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