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4501发布日期:2024-04-08 13: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包括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系统由侧墙散热设备(1)、传输轨道散热设备(2)、风盘散热设备(3)、作物间地暖散热设备(4)四类散热设备构成,所述侧墙散热设备(1)与传输轨道散热设备(2)直接串联组成第一级高温散热子系统,所述风盘散热设备(3)与作物间地暖散热设备(4)直接串联组成第二级低温散热子系统,第一级散热子系统与第二级散热子系统通过中间缓冲平衡罐(5)串联,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所述侧墙散热设备(1)需要完成的散热功率q1,依据公式q1=kq(t1-t2)计算侧墙散热设备(1)的供热介质的进口温度,即可以接收的供热介质的初始温度t1,式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依据公式q2=kq(t2-t3)计算传输轨道散热设备可以完成的换热量,式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侧墙散热设备(1)的并联组合与若干所述传输轨道散热设备(2)的并联组合直接串联;若干所述侧墙散热设备(1)的并联组合与若干所述传输轨道散热设备(2)的并联组合直接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散热设备(1)的并联组合的单体数量,依据农业温室的结构特点和侧墙散热设备(1)分布方式,以及管网口径、流速条件进行合理组合,所述传输轨道散热设备(2)的并联组合数量,依据传输轨道散热设备(2)的并联组合的单体数量进行匹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散热设备(1)远离人员操作区与作物种植区,贴近农业温室四周山墙布置,采用低流动阻力的大口径热镀锌钢管作为散热设备,热镀锌钢管口径大于50mm,换热介质的进口温度高于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轨道散热设备(2)兼用农业温室内的运输轨道、架空支架,采用中小口径热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口径小于40mm,控制换热介质的进口温度低于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盘散热设备(3)采用强制通风的铜管铝翅片散热设备,所述风盘散热设备(3)采用悬挂或支架支撑置于大棚据地面0.5米至2米的空间,控制换热介质的进口温度低于55℃,换热排出的热风温度低于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间地暖散热设备(4)采用小口径热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口径小于32mm,在作物间匀布,控制换热介质的进口温度低于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缓冲平衡罐(5)为通大气的开式系统,缓冲量最大设计流量为10-30分钟的流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包括散热系统,散热系统由侧墙散热设备、传输轨道散热设备、风盘散热设备、作物间地暖散热设备四类散热设备构成,侧墙散热设备与传输轨道散热设备直接串联组成第一级高温散热子系统,风盘散热设备与作物间地暖散热设备直接串联组成第二级低温散热子系统,第一级散热子系统与第二级散热子系统通过中间缓冲平衡罐串联。该农业温室散热系统的构成方法中,通过将四类散热设备多级串联使四类散热设备的供热介质的温度呈现梯度降低,不同温度的散热设备布置在农业温室的不同区域,提高了供热介质的初始温度,降低了供热介质的回水温度,减少了散热设备数量。

技术研发人员:赵铭,赵宏彬,梁琦明,张猛,赵宇,仝西佳,张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水发浩海(青岛)环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