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

文档序号:37558471发布日期:2024-04-09 17:5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

本发明涉及挖沟施肥,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农田果园种植作物的时候需要,施加基肥为植株提供基础营养,由于基肥的特殊性,需要根据种植作物的类型将基肥施加设定的范围和深度,传统基肥施加方式均采用人工挖沟施肥方式进行,在该方式中开挖的土壤堆砌在施肥沟两侧,一方面开沟作业劳动强度大,开挖深度不易控制施肥精准性差,出现肥料浪费情况,另一方面开挖的土壤容易覆盖已经种植的幼苗植株上,造成幼苗植株损坏,采用机械挖沟虽然能够降低人工挖沟作业强度,但是还存在挖沟土壤覆盖已经种植的幼苗植株上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另外施肥操作,为此提出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挖沟施肥劳动强度大施肥不精准,土壤覆盖植株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

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部固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连接有挖沟覆土组件,所述车架顶部固接有用于肥料存储的存储箱;

3、所述挖沟覆土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铲土施肥机构,铲土施肥机构的顶部两侧均固接有侧边支撑引流板,两组侧边支撑引流板之间固接有挖沟机构,两组侧边支撑引流板排料端之间固接有u型结构的挡板,两组侧边支撑引流板的顶部均固接有输送管;

4、挖沟机构包括与两组侧边支撑引流板固接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沿铲土施肥机构顶部坡面平行设置的支撑调整单元,支撑调整单元活动套接有主动轴,主动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链轮,主动轴连接有与支撑单元连接的连接单元,主动链轮的一侧安装有与支撑调整单元活动套接的从动链轮,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链接有环形结构的输送单元,输送单元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挖土单元。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挖沟、施肥、覆土一体化连续作业,快速在农田果园进行基肥施肥操作,降低施肥操作难度,提高施肥效率。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铲土施肥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铲土板,铲土板较高一端内部预留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存放腔,存放腔内部安装有两组隔板,两组隔板之间活动套接有旋转轴,两组隔板之间安装有两组与旋转轴固定套接的布料叶片,两组隔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输送管连通的进料口,两组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向下贯穿铲土板的出料通道,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与存放腔固接的电机一。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施肥沟中进行施肥操作,实现基肥的破碎输送布料操作。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与两组侧边支撑引流板固接的支撑管,支撑管内部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外圈活动套接有与支撑管固定套接的支撑环,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电机二,驱动轴与连接单元连接,支撑管开设有用于连接单元伸出的通孔一。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调整单元包括与支撑单元固定套接的保持板一,保持板一底部固接有梯形结构的调整板一,调整板一的坡面开设有半圆形结构的转接槽一,转接槽一顶部两端开设有沿调整板一长度方向设置的延伸槽一,保持板一开设有半圆形结构的转接槽二,转接槽二底部两端开设有沿保持板一长度方向设置的延伸槽二,且延伸槽二与相邻底部延伸槽一连通。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环形结构的链条,链条内圈连接有与支撑单元固定套接的链轮一以及与主动轴固定套接的链轮二。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交替设置的内侧连接部和外侧连接部,内侧连接部和外侧连接部之间连接有与相邻挖土单元连接的承接部;

12、内侧连接部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内侧连接板,外侧连接部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外侧连接板,承接部包括中间固定杆,中间固定杆两端均固接有端部保持杆,端部保持杆与相邻的内侧连接部固定套接,端部保持杆与相邻的外侧连接板活动套接,两组端部保持杆与挖土单元固定套接。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挖土单元包括与输送单元固定套接的u型结构的底座,底座顶部两端均固接有连接环,两组连接环滑动套接有u型结构的活动杆,活动杆顶部固接有刮土板,活动杆的一端底部固接有与相邻支撑调整单元滑动连接的l型结构的调整架。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挖沟施肥过程中有效避免挖掘的土壤向施肥沟两侧的地面运动,避免挖沟作业产生的土壤覆盖已经种植的幼苗植株,确保种植的幼苗植株不被土壤覆盖损害;在挖沟施肥过程中采用交替挖掘方式进行作业,有效避免挖掘的土壤向两侧运动,并使土壤充分分离破碎,降低在挖土作业过程中的阻力,同时快速将土壤破碎分离,提高土壤蓬松度,对土壤进行松土操作,方便植株根系进入基肥吸取营养。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车架底部固接的导向杆,导向杆底部滑动套接有与侧边支撑引流板顶部固接的导向管,挡板固接有与车架底部固接的推动单元。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整挖沟施肥深度,适合不同类型的施肥需要。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边支撑引流板为梯形结构,两组侧边支撑引流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边支撑引流板对挖掘的土壤进行限制引流,避免挖掘的土壤从两侧溢流至农田果园的幼苗植株上,避免土壤覆盖在幼苗植株造成损伤。

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底部两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行走轮,车架端部安装有连接耳,输送管顶部滑动套接有与存储箱底部固接的对接管。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与牵引机车进行连接。

21、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发明实现了挖沟、施肥、覆土一体化连续作业,快速在农田果园进行基肥施肥操作,降低施肥操作难度,提高施肥效率。

23、本发明在挖沟施肥过程中有效避免挖掘的土壤向施肥沟两侧的地面运动,避免挖沟作业产生的土壤覆盖已经种植的幼苗植株,确保种植的幼苗植株不被土壤覆盖损害。

24、本发明在挖沟施肥过程中采用交替挖掘方式进行作业,有效避免挖掘的土壤向两侧运动,并使土壤充分分离破碎,降低在挖土作业过程中的阻力,同时快速将土壤破碎分离,提高土壤蓬松度,对土壤进行松土操作,方便植株根系进入基肥吸取营养。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部固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连接有挖沟覆土组件,所述车架顶部固接有用于肥料存储的存储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土施肥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铲土板,铲土板较高一端内部预留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存放腔,存放腔内部安装有两组隔板,两组隔板之间活动套接有旋转轴,两组隔板之间安装有两组与旋转轴固定套接的布料叶片,两组隔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顶部开设有与输送管连通的进料口,两组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向下贯穿铲土板的出料通道,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与存放腔固接的电机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与两组侧边支撑引流板固接的支撑管,支撑管内部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外圈活动套接有与支撑管固定套接的支撑环,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电机二,驱动轴与连接单元连接,支撑管开设有用于连接单元伸出的通孔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整单元包括与支撑单元固定套接的保持板一,保持板一底部固接有梯形结构的调整板一,调整板一的坡面开设有半圆形结构的转接槽一,转接槽一顶部两端开设有沿调整板一长度方向设置的延伸槽一,保持板一开设有半圆形结构的转接槽二,转接槽二底部两端开设有沿保持板一长度方向设置的延伸槽二,且延伸槽二与相邻底部延伸槽一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环形结构的链条,链条内圈连接有与支撑单元固定套接的链轮一以及与主动轴固定套接的链轮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交替设置的内侧连接部和外侧连接部,内侧连接部和外侧连接部之间连接有与相邻挖土单元连接的承接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土单元包括与输送单元固定套接的u型结构的底座,底座顶部两端均固接有连接环,两组连接环滑动套接有u型结构的活动杆,活动杆顶部固接有刮土板,活动杆的一端底部固接有与相邻支撑调整单元滑动连接的l型结构的调整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车架底部固接的导向杆,导向杆底部滑动套接有与侧边支撑引流板顶部固接的导向管,挡板固接有与车架底部固接的推动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支撑引流板为梯形结构,两组侧边支撑引流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底部两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行走轮,车架端部安装有连接耳,输送管顶部滑动套接有与存储箱底部固接的对接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挖沟施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挖沟作业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部固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连接有挖沟覆土组件,所述车架顶部固接有用于肥料存储的存储箱;所述挖沟覆土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铲土施肥机构,铲土施肥机构的顶部两侧均固接有侧边支撑引流板。本发明实现了挖沟、施肥、覆土一体化连续作业,快速在农田果园进行基肥施肥操作,降低施肥操作难度,提高施肥效率;避免挖沟作业产生的土壤覆盖已经种植的幼苗植株,确保种植的幼苗植株不被土壤覆盖损害;使土壤充分分离破碎,降低在挖土作业过程中的阻力,同时快速将土壤破碎分离,提高土壤蓬松度,对土壤进行松土操作,方便植株根系进入基肥吸取营养。

技术研发人员:史丹,张乾,严梅,雷经洋,任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