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34301发布日期:2024-05-11 00:1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百合栽培,具体涉及一种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百合是露地种植作物中效益名列前茅的特色经济作物,集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于一身,富含蛋白、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同时兼具皂苷、多糖、生物碱多类保健性成分,是湖南省打造中药材千亿产业和“湘九味”品牌主要品种之一。湖南是全国4个百合优势产区之一,主要分布于龙山、隆回两地,种植面积已突破20万亩,年产值超26亿元,产量和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在种植、加工、销售等领域形成健全的产业链条和规模效应,拥有全国最大的百合产品集散地和交易市场。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保健功效的百合产品潜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产业发展潜力持续增强。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科学问题阻碍其健康发展:一是几百年来自留种生产方法导致病毒、病菌积累,种球退化,品质产量下降;二是连作障碍严重,疫病、根腐病、蚜虫、地下害虫等病虫害发生率逐年提高,同时因湖南降水较多而草害严重,致使化肥农药滥用,进而导致食品药品与环境安全风险严重,如何提高百合植株抗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根系是植物重要的组成部位,决定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根系的强弱直接影响植物的健康和抗性。百合根系区别于其它作物,分为种球底部的下盘根和着生于种球顶端茎秆部位的上盘根,底部根系从播种开始逐渐发育,上部根系于出苗后茎秆伸长开始发育,因此,探究加快提高百合根系生长,促使根系健壮发达,提高百合植株抗性,对百合产业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及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4、步骤1)、土壤处理

5、选择土质疏松肥沃、耕作层深厚、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沙质土壤,深翻后,在覆膜情况下进行熏蒸消毒处理,然后每亩施45-52kg高钾复合肥、1.2-1.8kg腐酸钾,进行旋耕、起垄;

6、该步骤采用覆膜熏蒸消毒处理,使熏蒸药液通过气体形态在土壤中快速移动,充分分布于各类病原微生物及萌发杂草种子周围,以达到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及杂草作用;

7、步骤2)、种球处理

8、选择健康、饱满种球,放入5%吲哚丁酸·萘乙酸500倍液+29%噻虫·咯·霜灵1000倍液浸种30min,后阴干;

9、步骤3)、播种

10、在每垄上开长条沟,保证每垄4条长条沟,长条沟沟深12-15cm,然后按行距30cm、株距12-15cm挖种植穴,选择晴天播种,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种球顶端朝上放入种植穴内,覆土8-10cm,每个种植穴一个种球;

11、步骤4)、种后管理

12、出苗前,在相邻两行百合之间开浅沟,浅沟沟深5-8cm、沟宽15cm,追施配方肥,配方肥是由尿素、速效磷肥、黄腐酸钾、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而成,其中每亩施尿素8kg、速效磷肥6kg、黄腐酸钾1.5kg、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 1kg;出苗1周后,选择晴天叶面喷施黄腐酸钾+1.8%复硝酚钠水剂3000倍液,每亩1kg黄腐酸钾、1g的1.8%复硝酚钠水剂3000倍液,10天后再次叶面喷施前述浓度的黄腐酸钾+1.8%复硝酚钠水剂3000倍液;栽种后到翌年出苗前,清除杂草1次,在生育中后期清除杂草1-2次。

13、优选地,步骤3)中,播种后在每个种植穴周围喷施由聚谷氨酸粗品、小分子肽加水溶解后的水溶液,其中聚谷氨酸粗品每亩50-75g,小分子肽每亩3-5g。

14、优选地,上述步骤1)的熏蒸施肥、步骤4)开浅沟追施配方肥及除草均是通过熏蒸开沟除草一体机来完成的;所述熏蒸开沟除草一体机包括机架、行走机构、燃料罐体、蒸汽发生器、喷火组件、喷雾组件、开沟组件,其中行走机构连接于机架底部,燃料罐体、蒸汽发生器固定在机架顶部,喷火组件固定于机架底部且靠后端位置,喷雾组件固定于机架底部且靠前端位置,开沟组件位于喷火组件与喷雾组件之间,喷火组件通过管道最终与燃料罐体连接且连通,喷雾组件通过管道最终与蒸汽发生器连接且连通。

15、优选地,所述喷雾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横向分配管、竖向支管、波纹管、蒸汽输出管,其中蒸汽输出管与蒸汽发生器一侧顶部连接且连通,且在蒸汽发生器上连接有加药口,蒸汽输出管上连接有阀门,蒸汽输出管另一端连接波纹管且两者相连通,波纹管另一端与横向分配管连接且连通,所述横向分配管两端封闭且在底部连接有多根竖向支管,所有的竖向支管与横向分配管相连通,在每根竖向支管的底部开孔;第一升降机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架底部,第一升降机构底部为伸缩端且在该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架,所有的竖向支管固定在该安装架上。

16、优选地,所述喷火组件包括燃料输送管、分支管、喷嘴、防护罩、第二升降机构,其中第二升降机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架底部,第二升降机构底部为伸缩端且该端底部连接有两根分支管,每根分支管底部连接且连通有多个喷嘴,在每根分支管上且位于所有喷嘴的外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每根分支管通过各自的软质燃料输送管最终与燃料罐体连接且连通,且在每根燃料输送管上连接有阀门。

17、优选地,所述喷火组件的个数与开沟组件的个数一致,且每个第二升降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块,每个安装块的底部铰接两根分支管且每根分支管与对应的安装块之间还铰接有一自动伸缩件,每个安装块与对应的两根分支管之间的铰接部位相互靠近。

18、优选地,在机架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固体肥料箱,在每个开沟组件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落肥管,落肥管通过波纹管最终与固体肥料箱内腔相连通。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通过整地、浸种、播种、种后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与协同作用,降低病虫害发生,减轻连作障碍所带来的影响,促进种球根系发达与健壮,从而有效增强种球抗性;

21、2、本发明在关键时期,如土壤处理中施加黄腐酸钾等作为底肥,出苗前追施配方肥,出苗后定期叶面喷施特制的液面肥等,能够有效促进百合根系生长,增强百合抗性;

22、3、本发明在播种后,往种植穴周围喷施聚谷氨酸粗品、小分子肽加水溶解后的水溶液,能够有效促根生长、发达根系,从而提高根系输送营养的能力;

23、4、本发明选用熏蒸开沟除草一体机来完成步骤1)的熏蒸施肥、步骤4)开浅沟追施配方肥及除草等,避免除草农药污染及滥用,同时能够对土壤中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灭杀,保证食用百合的品质、产量和安全性;

24、5、本发明的熏蒸开沟除草一体机能够替代人工,节省劳动力,同时也降低了设备使用对出苗等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播种后在每个种植穴周围喷施由聚谷氨酸粗品、小分子肽加水溶解后的水溶液,其中聚谷氨酸粗品每亩50-75g,小分子肽每亩3-5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的熏蒸施肥、步骤4)开浅沟追施配方肥及除草均是通过熏蒸开沟除草一体机来完成的;所述熏蒸开沟除草一体机包括机架、行走机构、燃料罐体、蒸汽发生器、喷火组件、喷雾组件、开沟组件,其中行走机构连接于机架底部,燃料罐体、蒸汽发生器固定在机架顶部,喷火组件固定于机架底部且靠后端位置,喷雾组件固定于机架底部且靠前端位置,开沟组件位于喷火组件与喷雾组件之间,喷火组件通过管道最终与燃料罐体连接且连通,喷雾组件通过管道最终与蒸汽发生器连接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横向分配管、竖向支管、波纹管、蒸汽输出管,其中蒸汽输出管与蒸汽发生器一侧顶部连接且连通,且在蒸汽发生器上连接有加药口,蒸汽输出管上连接有阀门,蒸汽输出管另一端连接波纹管且两者相连通,波纹管另一端与横向分配管连接且连通,所述横向分配管两端封闭且在底部连接有多根竖向支管,所有的竖向支管与横向分配管相连通,在每根竖向支管的底部开孔;第一升降机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架底部,第一升降机构底部为伸缩端且在该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架,所有的竖向支管固定在该安装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组件包括燃料输送管、分支管、喷嘴、防护罩、第二升降机构,其中第二升降机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架底部,第二升降机构底部为伸缩端且该端底部连接有两根分支管,每根分支管底部连接且连通有多个喷嘴,在每根分支管上且位于所有喷嘴的外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每根分支管通过各自的软质燃料输送管最终与燃料罐体连接且连通,且在每根燃料输送管上连接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组件的个数与开沟组件的个数一致,且每个第二升降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块,每个安装块的底部铰接两根分支管且每根分支管与对应的安装块之间还铰接有一自动伸缩件,每个安装块与对应的两根分支管之间的铰接部位相互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架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固体肥料箱,在每个开沟组件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落肥管,落肥管通过波纹管最终与固体肥料箱内腔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百合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食用百合快速生根的方法,通过土壤处理、种球处理、播种、种后管理等步骤来控制,本发明通过整地、浸种、播种、种后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与协同作用,降低病虫害发生,减轻连作障碍所带来的影响,促进种球根系发达与健壮,从而有效增强种球抗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李庠,傅淋,贺璐,李偲,巩养仓,肖才升,曾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