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翠绿聚孢霉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93432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翠绿聚孢霉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翠绿聚孢霉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由禾谷镰孢复合群( fusarium graminearumspecies complex,fgsc)侵染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真菌病害。赤霉病一方面可直接危害小麦穗部,导致籽粒干瘪,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另一方面,残留在籽粒中的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可导致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其中,禾谷镰孢( fusarium graminearum)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优势病原菌,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穗腐(赤霉病)的危害最为严重。

2、禾谷镰孢以菌丝体或者子囊壳的形式,在作物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天,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时迅速产生大量成熟的子囊壳,从子囊壳孔口处喷射出的大量子囊孢子借助空气、雨水扩散至扬花期的小麦穗部进行侵染。禾谷镰孢有性生殖产生的子囊孢子被认为是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

3、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还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翠绿聚孢霉在抗小麦赤霉病病原菌中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翠绿聚孢霉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所述翠绿聚孢霉为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029的翠绿聚孢霉 clonostachys  chloroleucacc620。

3、进一步地,所述翠绿聚孢霉包括翠绿聚孢霉 clonostachys chloroleucacc620的菌体和/或发酵液。

4、进一步地,所述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包括禾谷镰孢ph-1。

5、进一步地,所述翠绿聚孢霉的发酵液能够抑制禾谷镰孢的腐生生长。

6、进一步地,所述翠绿聚孢霉能够有效寄生禾谷镰孢。

7、进一步地,所述翠绿聚孢霉抑制禾谷镰孢子囊壳的形成。

8、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用生防菌剂。所述农用生防菌剂中含有翠绿聚孢霉,所述翠绿聚孢霉为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029的翠绿聚孢霉 clonostachys chloroleucacc620。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或优点如下。

10、(1)本发明提供的翠绿聚孢霉 clonostachys chloroleucacc620能够高效抑制禾谷镰孢。

11、(2)本发明提供的翠绿聚孢霉 clonostachys chloroleucacc620对禾谷镰孢腐生生长以及有性生殖抑制能力极强。

12、(3)本发明提供的翠绿聚孢霉 clonostachys chloroleucacc620能够解决小麦赤霉病防治中控制初侵染菌源的问题,通过在秸秆上喷施本发明提供的翠绿聚孢霉 clonostachys chloroleucacc620,不但可以抑制禾谷镰孢在秸秆上的腐生生长,也可抑制秸秆上子囊壳和子囊孢子的形成,从而有效降低初侵染菌源。



技术特征:

1.一种翠绿聚孢霉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翠绿聚孢霉为翠绿聚孢霉clonostachys chloroleuca cc620,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0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翠绿聚孢霉的发酵液抑制禾谷镰孢腐生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翠绿聚孢霉寄生禾谷镰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翠绿聚孢霉抑制禾谷镰孢子囊壳的形成。

5.一种农用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翠绿聚孢霉,或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翠绿聚孢霉的发酵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翠绿聚孢霉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获知翠绿聚孢霉Clonostachys chloroleuca Cc620能够高效抑制禾谷镰孢腐生生长以及有性生殖,可用于开发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生防菌剂。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泉,张鑫,魏毓莹,孔令安,台佳,王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