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高效小型电动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90阅读:1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高效小型电动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的电动喷雾器。
目前,农村常用的喷雾器有背负式手压喷雾器和手持超低容量自流式离心喷雾器。前者有一个容量较大、可背在背上的药液桶、一个手压泵、一个气压筒以及导管和喷头。后者有一个容量很小的药液瓶、一个带有直流微型电动机和离心甩液盘的“喷头”以及连接药液瓶和喷头的导管。前者靠手压将药液桶中的药液泵入气压筒中,再利用气压筒中空气的压力把药液压入导管后再从喷头以雾状喷出。这种喷雾器的喷雾量大,但其体积也大、重量大,操作者易疲劳;而且喷出的雾滴较大,药液在植物茎叶上的粘着力较差,药液易流失,手压泵和气压筒也容易出现漏和堵 等故障。手持超低容量自流式离心喷雾器重量轻,操作方便,但药液瓶容量太小,需频繁地向药液瓶中充装药液,因而比较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克服上述喷雾器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效率高,小型轻便的电动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手持超低容量自流式离心喷雾器上作适当改进,增加一个喷头,使两个喷头相交成一定的角度,增加一个贮液量约为6公斤的液桶,用导管将液桶与药液瓶和喷头连起来,在液桶与药液瓶之间的导管上设一个阀门,控制液桶中的药液流入液瓶和喷头中的数量,流入喷头中的药液被微型直流电动机驱动高速旋转的离心甩液盘甩出,实现“喷雾”。
由于本实用新型有两个喷头,因而不会发生漏喷现象。由于其液桶的容量适中,又设有药液瓶,因此操作轻便、工效高,还可根据不同作业的需要,采取二次引流方式对高位的植物茎叶进行有效喷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便携式高效小型电动喷雾器的示意图。图2是其一个喷头的剖视图。
参照附图,液桶1上装有背带2,其上部还设有一个安放电池的电池盒3,液桶可盛装6公斤左右的水液。在套管4内装有导管41和电源线42,导管41将药液从液桶1引入液瓶5和喷头6中,在套管4的后端靠近手柄43处还设有阀门44,以控制从液桶流出的药液的量。喷头6是由两个相交成一定角度并连成一体的喷头组成,该角度在25°~45°之间为宜,每个喷头由壳体61、盖62、微型直流电动机63和离心盘64组成,离心盘64固定在微型直流电动机63的轴上,微型直流电动机由电池盒3中的干电池供电运转,从而使离心盘64作高速旋转,将从壳体61和盖62上的孔65中流过,从调节器66的孔中流出落到离心盘64上的药液甩出,形成“喷雾”,从壳体61的罩67上的窗口68处可改变调节器66的位置,使它的某一个孔与壳体61的孔65连通,以获得适宜的喷液量和雾滴大小。调节器66上有三个直径不同的小孔。可在电池盒3处设置一个电源开关,以控制电动机的开停。也可将开关设置在阀门44旁的手柄处。在喷头6与套管4之间有铰链7连接,以便调节喷头与套管之间的角度,便于对不同高度,不同部位的植物茎叶进行喷雾。由于本喷雾器是采用药液从高位向低位自流的原理将药液从液桶1引入到喷头6中的离心盘64后,靠离心力甩出而实现“喷雾”的,因而本喷雾器不需设置泵送装置,当需要向高于液桶位置的植物茎叶喷雾时,可先将喷头咀朝上,让药液从液桶1流入液瓶5并充满之,然后关闭阀门44,再将套管4举起,将喷头咀转向下,让药液从液瓶中流入喷头中由离心盘64甩出。
在进行低位喷雾时,液瓶也可以取下不用,用螺塞将导管的液瓶接口堵死,让药液直接从液桶流入喷头中。这样可进一步减轻重量,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喷雾器不仅可用于对植物茎叶进行防治害虫的喷药,也可用于家庭住宅等防治卫生害虫的喷药。它结构紧凑,装药量适中,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实为一种小型轻便的电动式喷雾器。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电动喷雾器,它有液瓶5、导管41和由微型直流电动机63、离心盘64构成的喷头6组成,靠离心盘将流到其上的药液甩出实现“喷雾”,其特征是喷头有相交成一定角度的两个,药液装在液桶1中,药液经导管41流入液瓶5和喷头6中,液桶上还设有电池盒3,导管41和电源线42的一部份装在套管4中,套管4与喷头6由铰链7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电动喷雾器,其特征是每个喷头的壳体61上还装有一个调节器66。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电动喷雾器,其特征是调节器66上有三个直径不同的小孔,改变调节器的位置时,其中的一个小孔均可与壳体61上的孔65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高效小型电动喷雾器的设计原型。它的喷头是相交成一定角度的两个,靠自流和离心原理将药液喷出。它结构紧凑,装药量适中,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制作容易,生产率高,可用于防治植物害虫和住宅卫生害虫的液态药物的喷施作业。
文档编号A01M7/00GK2035563SQ882132
公开日1989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7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7日
发明者覃尚俊 申请人:覃尚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