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锥形种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6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菌锥形种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食用菌种木机,特别是锥形种木机的发明创造。
种木是培育菌种的主要原料之一,其规格有一定要求,以便与打孔机具打出的孔相适应。传统的种木主要靠人工劈制,形状、尺寸很不规则。已知的一种简易种木机,其电动机轴上直联一个刀盒和一把圆锯片,刀盒上安装一不可调的切削刀片。可用枝条加工园锥形种木,质量比人工劈制的好。这种种木机的刀盒锥孔口有断槽,高速旋转时对枝条产生强烈碰撞,种木破碎率高;刀片无副切削刃,切削阻力大,枝条不易进入刀盒。生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机型存在上述问题的食用菌锥形种木机。
其解决方案是刀盒上刀片的安装槽位置与刀盒端面有一定距离。这样,刀盒锥孔临端面的一段便是完整的圆锥面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安装槽内的刀片可沿刀盒轴向、径向调整,沿刀盒轴向、径向刀片上有主、副切削刃。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食用菌锥形种木机由主动机构、截断机构、进给机构、夹持机构及床身等组成。


图1为食用菌锥形种木机的主视图。
图2为
图1中刀盒(5)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拆去刀片(15)、压块(16)、螺钉(17)的C-C剖面图。
图1主动机构由主电机(2)、联轴器(3)、齿轮箱(4)及刀盒(5)等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有三个刀盒。截断机构由圆锯片(6)、截断电机(8)及座(7)、铰链(9)、截断手柄(10)等组成。圆锯片(6)与刀盒锥孔轴线垂直,并可随截断电机(8)及座(7)绕铰链(9)转过一定角度。主电机(2)和截断电机(8)同时由开关(1)控制。夹持机构(11)安装在拖板(12)上,操作手轮(14),可使其随拖板(12)作往复移动。床身(13)是各机构的基础。
图2刀盒(5)上安装有刀片(15)。实施例中,压块(16)用两个螺钉(17)将刀片(15)压紧。拧松螺钉(17),刀片(15)可沿刀盒(5)轴向、径向调整。A、B分别是刀片(15)的主、副切削刃。
图3D是刀盒(5)上供安装刀片(15)的安装槽,其与刀盒端面不相接触,有一距离△L,其值为2~3毫米。
食用菌锥形种木机的工作过程开关(1)开启,刀盒(5)与圆锯片(6)同时同向旋转。操作者右手操作手轮(14),夹持机构(11)随拖板(12)作纵向进给。夹持机构(11)上被夹紧的枝条或非园断面木条进入刀盒(5),经刀片的切削作用逐渐成为锥头。当其进至极限位置时,手轮(14)反转,枝条或非园断面木条退出刀盒,同时,左手操作截断手柄(10)一一切断,于是三颗相同规格的种木便被同时加工出来。
该机具有生产效率高,种木破碎率低、规格均匀一致的优点。
权利要求1.食用菌种木机,特别是带有刀盒(5)和在刀盒(5)锥孔轴线垂直平面内运动的圆锯片(6)的食用菌锥形种木机,刀盒(5)上安装一刀片(15),其特征是,刀盒(5)上刀片(15)的安装槽D位置与刀盒端面有一距离△L。
2.按照权利要求1的食用菌种木机,其特征是刀盒上的刀片(15)可沿刀盒(5)轴向、径向调整。
3.按照权利要求1、2的食用菌种木机,其特征是沿刀盒轴向、径向刀片(15)分别具有主切削刃A和副切削刃B。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食用菌种木机,特别是食用菌锥形种木机的发明创造。主要解决现有机型存在的种木破碎率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该机装有多个刀盒,其上刀片安装槽与刀盒端面有一定距离。具有主副切削刃的刀片可沿刀盒轴向、径向调整。该机设置有作纵向往复移动的夹持机构。独立的截断机构铰接在床身侧面上。该机适用于枝条和非圆断面木条的加工,具有生产效率高,种木破碎率低,规格均匀一致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G1/04GK2054256SQ89204908
公开日1990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25日
发明者叶良凡, 杨洪斌 申请人:四川绵阳市农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