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蚊蝇吸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73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蚊蝇吸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捕捉蚊蝇的工具,特别是电动吸捕器。
通常人们用蝇拍或双手拍打蚊蝇,命中率不高,也不卫生,喷洒药水,在蚊帐内会造成污染。有一种手持蚊蝇网,在蚊蝇密集地来回挥动,能捕捉到一些蚊蝇,但比较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吸尘器原理,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省力、捕捉蚊蝇命中率高的电动蚊蝇吸捕器。
本实用新型由筒体、风扇、电动机、电动机座、电池、开关、圆筒形纱网、圆锥形纱网、手柄、手柄座组成,电动机通过机座装在筒体内,风扇叶片套在电动机轴上,扇面与筒体端面平行,手柄通过手柄座安装在筒体外,圆锥形纱网位于圆筒形纱网内,圆筒形纱网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底,圆锥形纱网两端开口,其大端和圆筒形纱网开口一端一起套接在筒体后端。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A向示意图。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筒体1、风扇2、电动机3、电动机座5、圆筒形纱网6、圆锥形纱网7、手柄9、手柄座8、电池10、开关11组成,电动机3通过机座5安装在筒体1内,风扇叶片4套在电动机轴上,扇面与筒体端面平行,为使吸捕蚊蝇作用好,筒体长度与内径之比约为32,扇面到筒体前、后两端距离之比约为23,叶片4端部与筒体1内壁之间有小于2mm的间隙,叶片与扇面成30°角安装。圆锥形纱网7位于圆筒形纱网6内,圆筒形纱网6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底,圆锥形纱网7两端开口,其大端和圆筒形纱网开口一端一起套接在筒体后端。手柄9通过铆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筒体外部的手柄座8上,不用时可以拆下,手柄是空心的,电池10装在其中,开关11装在其上。按动开关,接通电源,电动机带动风扇叶片转动,引起气流沿筒内向筒体后端流动(如果气流方向反了,只须将电池正负极调换一下,使电动机反转即可),在前端筒口内产生负压,由此产生一股吸力,将靠近前端筒口的蚊蝇经筒体、圆锥形纱网吸入圆筒形纱网。
本实用新型筒体、手柄、风扇可以用金属材料如铁皮、铝皮制做,也可以用塑料制做,纱网可以用棉纱布或涤纶纱布制做。为了方便纱网的套接和取下,可以用与筒体外径相等的卡圈将纱网卡紧,或者用线绳扎紧。手柄可以是固定长度或可伸缩的。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筒体、电机座、手柄座整体注塑成型,筒体长15cm,内径10cm,电机座距筒体前端7cm,电机座上安装一玩具电机,电机轴在筒体中心线上,三片塑料风扇叶片均与扇面成30°角安装,叶片长4.8cm,扇面距筒体前端6cm。圆锥形纱网大端直径10cm,小端直径1.5cm,长10cm,圆筒形纱网直径10cm,长12cm,均用涤纶纱布制做。塑料手柄长20cm,直径3.5cm,内装三节1.5V电池,电流大于0.8A。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吸捕到筒口前方10cm以内的蚊绳,体积小,使用方便,命中率高。
权利要求1.电动蚊蝇吸捕器,其特征是由筒体、风扇、电动机、电动机座、电池、开关、圆筒形纱网、圆锥形纱网、手柄、手柄座组成,电动机通过机座装在筒体内,风扇叶片套在电动机轴上,扇面与筒体端面平行,手柄通过手柄座安装在筒体外,圆锥形纱网位于圆筒形纱网内,圆筒形纱网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底,圆锥形纱网两端开口,其大端和圆筒形纱网开口一端一起套接在筒体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蚊蝇吸捕器,其特征是筒体长度与内径之比约为32,扇面到筒体前、后两端距离之比约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蚊蝇吸捕器,其特征是风扇叶片端部与筒体内壁之间有小于2mm的间隙,叶片与扇面成30°角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蚊蝇吸捕器,其特征是手柄是空心的,电池装在其中,开关装在其上。
专利摘要电动蚊蝇吸捕器,由筒体、风扇、电动机、电池、开关、圆筒形纱网、圆锥形纱网、手柄组成,电动机带动风扇叶片转动,引起气流沿筒内向筒体后端流动,前端筒口产生负压,将靠近前端筒口的蚊蝇经筒体,圆锥形纱网吸入圆筒形纱网。体积小,使用方便,吸捕蚊蝇效果好。
文档编号A01M1/22GK2050680SQ892051
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10日
发明者王兆喜 申请人:王兆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