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将养殖池的混水经过滤、电解、碱化、溶氧作用而还原为有利于水产养殖的含微生物的溶氧碱性水。
近年来工业污染而产生酸雨、落尘等现象导致水源渗合有害物质-重金属而变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更波及水产养殖。此一问题深深困扰业者,盖因水是一种生物不可缺的物质,尤其是生长在水生态中的生物更有莫大的关系。河川、湖泊等水源遭受污染、海水不适于淡水水产养殖,自来水添加氯亦不适合,抽取地下水则会导致地层下陷,非长久之计;其他水源诸如泉水更不易取得,且适于养殖的水质必须呈弱碱性。非要有一可改良水质的装置不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而能够将养殖水改良成为有利于水产养殖的水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它主要包含有一杂质过滤槽、一电解槽、一碱性水槽及一电路装置;来自养殖池的混水经一其内形成有若干个可置容过滤质的杂质过滤槽过滤成净水后再导入一其内设有若干个可经电路装置的控制而分别带正、负电的电极板,及区隔电极板的网状膜板,由此产生电解作用将水中的重金属吸附在电极板上再经一变极作用使重金属脱落而去除,另在电解的同时净水经网状膜板分离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水及带阴离子的酸性水,酸性水排弃而碱性水再导入一设有若干贝类沉箱的碱性水槽藉以提升带阳离子的碱性水的pH值及微生物含量而得一有利于水产养殖的含微生物的溶氧碱性水,以上是由一包含有若干电磁阀、水位开关及泵的电路装置控制电解槽进行电解及变极作用及传送养殖水循环于各槽体及养殖池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业者减少更换养殖池水的次数,仅须补充少许地下水,可有效延长养殖池水的使用寿命,且能自养殖池水改良而得到一更优于地下水的去重金属含微生物的溶氧碱性水,极有利于水产养殖。市面甚有钙离子饮用水生成机的推广,其保健的效能已经医学临床实验而获各界肯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的、特征可由以下配合附图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所作的详细说明,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方块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槽的透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电解槽的侧视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电解槽的剖视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碱性贮水槽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配置图。

图1显示,养殖池10中的水经一泵51抽取至杂质过滤槽20中,经过滤而成为净水,再将净水导入电解槽30中行电解作用可去除重金属并产生带阴离子的酸性水及带阳离子的碱性水。阴离子的酸性水因不利于水产养殖故直接排出,带阳离子的碱性水则再导入碱性水贮槽40中调升其适当pH值之后又添加微生物含量并由一O3(臭氧)产生机41使水中溶氧,即完成水质的改良,而得到含微生物的阳离子溶氧碱性水。
图2a显示了槽内由若干块其中部分具有筛孔的隔板区隔形成第一过滤室201及第二过滤室202及第一沉积室203、第二沉积室204的连续弯折水道,第一过滤室201及第二过滤室202内可定置滤材205、206。养殖池10的混水经导管1抽送流入第一过滤室201及第二过滤室202,经滤材205、206的双重过滤而使杂质分别在沉积室203、204沉积,再经联设于沉积室203、204的排水装置210而可将杂质顺利排出。经过滤作用后混水成为净水再由联设于槽壁的导管2及排水电磁阀12控制而流出。另在第一过滤室201与第二过滤室202之间可增设一淡水补充装置31以补充养殖池自然消耗的水量。
由图2b、2c可见,槽内区隔成两电解容间,并于各容间内设有三块一组的电极板301,电极板301的板面形成多数个筛孔可增加电解面积,且电极板301间各设有一网状膜板302,过滤后的净水导入槽内后将电极板301通电流,令中间的电极板301为正极电,两旁的电极板301为负极电,经一段时间的电解作用后,分解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水及带阴离子的酸性水,并在带负电的电极板301释出氩气增加溶氧量,于网状膜板302中各联设一排水管3和排水电磁阀13以将不利于水产养殖的酸性水排出,在另一侧槽壁则连通一排水管4、排水电磁阀14而可将带阳离子的碱性水导入碱性水贮槽40。当电路装置50使排水电磁阀13、14动作的同时,利用逆电变极的原理,瞬间改变电解槽30内电极板301的原有正负极性,使原为吸附溶解度低的重金属镉、铅、汞、砷等的电极板301因正、负极性的改变而可将电极板301上所吸附的重金属脱落而由排水装置310排出。
图2d显示了槽内由隔板区隔形成连续弯折的水道,并在网状隔板412上定置数个盛置钙化物(如贝壳、珊瑚)的沉箱401,用来提升水的碱性pH值及水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在碱性水贮槽40最后设置一O3(臭氧)产生机41,由一导管6深入槽底使水中溶氧,再经排水管5及排水电磁阀15将改良后的养殖水输送至养殖池10。另在槽侧设有一可放电的接地导线411作为安全的措施。
由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杂质过滤槽20、电解槽30及碱性水贮槽40中设置有水位侦测器21、22、23及pH值侦测器24与排水电磁阀12、13、14、15。以上均由一电路控制装置50的控制而驱动各元件连贯的动作使水流顺畅;电路控制装置50还控制电解槽电解的供电及变极。电路控制装置50可采用继电器或其他常规的手段控制电解槽的电极逆变,使电极的逆变动作与电磁阀开关的动作相适应。
权利要求1.一种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它主要包含有一杂质过滤槽、一电解槽、一碱性水槽及一电路装置;杂质过滤槽出口和电解槽进口之间由一导管及一排水电磁阀连接;电解槽出口和碱性水槽进口之间由一排水管及一排水电磁阀连接;一排水管及电磁阀连接于碱性水槽出口和养殖池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质过滤槽内由具有筛孔的隔板区隔形成连续弯折水道的过滤室和沉积室,过滤室内定置有过滤混水的过滤质;所述的电解槽内设置有经电路装置控制而分别带正、负电并进行变极的电极板,相邻电极板之间设有网状模板以区隔电极板;所述的电解槽在网状膜板中还设置有排弃酸性水的导管,槽壁上连通有将碱性水导入碱性水槽的导管;所述的碱性水槽由隔板形成弯折水道,隔板上固定有贝类沉箱;所述的控制电解槽进行电解、变极及养殖水传送循环的电路装置包含有电磁阀、水位开关和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在杂质过滤槽中增设一淡水补充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于碱性水槽中增设一臭氧产生机,其上有一导管深入碱性水槽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养殖池水质改良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将养殖池的混水经过滤、电解、碱化、溶氧作用而还原为有利于水产养殖的去重金属含微生物的溶氧碱性水。它包含有一杂质过滤槽、一电解槽及一碱性水贮槽与一电路控制装置所组成。用泵将养殖池的混水抽取至杂质过滤槽,经过滤作用得一净水,再将净水导入电解槽电解分离产生带阳离子的碱性水并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续经碱性水贮槽提升适当碱性pH值,又由一臭氧产生机使水中溶氧提高,再输导入养殖池即完成,并能持续此一循环。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75422SQ892216
公开日1991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3日
发明者林春恩 申请人:林春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