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风力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01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式风力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气囊式风力增氧机,使用于鱼类或其他水生物养殖增氧作业。
现时在鱼类养殖业的增氧作业上广泛使用的增氧机,都是用电动机带动气泵或压缩机工作。这种增氧机结构较复杂,造价较昂。但更主要的是需要耗费电力。这对于贫电地区或离电源较远输电困难的养殖水面,要进行科学养殖就会难以进行或投资过大。当然,增氧机也可以用燃料发动机带动工作,但这样会耗费燃料,加重了养殖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气囊式风力增氧机,能够利用自然界的风力资源,以克服现时广泛使用的增氧机要耗费电力或燃料的不足,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气囊式风力增氧机,由桨叶41、轴盘1、轴6、轴承座5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有固定着轴承座5并能绕机座空心轴18在水平方向作360°转动的换向轴套板15、用定位销钉7固定在轴6尾端的上摆杆8、与上摆杆8通过销钉11形成连杆机构的下摆杆10、与下摆杆10通过销钉13连接的活动杆23、受活动杆23驱动的可伸缩的具有由滚珠29和弹簧39组成逆止阀的气囊25。气囊25的底部具有排气口27、进气孔35、逆止弹性垫圈36、排气管28、滚珠29、弹簧39、调节螺钉40和排气嘴33。气囊25用橡胶、皮革或其他柔性材料做成。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造价低廉,能自动换向,无需电力或燃料即可自行向养殖水面增氧。
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拆去桨叶41、41′和41″以及连杆机构的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已经安装上桨叶41、41′和41″后的外形示意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轴套板15的俯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轴套板15的中心剖视图;参考以上附图。轴盘1上有孔,用于安装桨叶41、41′和41″。本实施例采用3片桨叶,亦可使用2片或4片以上的桨叶。桨叶41、41′和41″一般用金属薄片制成。亦可用木材或塑料做成,当长度较大时,最好能衬以轻质骨架,以免刚度不足。轴盘1用键2固定在两端套有滚珠轴承4和4′的轴6上,轴承座5两端有轴承盖3和3′,用于保护滚珠轴承4和4′。轴承座5的下端用螺栓20和螺母19固定在换向轴套板15上。上摆杆8上方有孔套入轴6的尾端,轴6的尾端有定位孔,利用定位螺钉7将上摆杆8固定在轴6的尾端。下摆杆10上方有与上摆杆8下方同样大小的孔,通过直径比该孔稍小的销钉11形成连杆机构,定位销钉9用于防止连杆机构的脱离。下摆杆10下方也有孔,活动杆23上端呈扁状,也有与下摆杆10下方同样大小的孔,通过比孔稍小直径的销钉13形成垂直平面可转动机构,定位销钉12用于防止该转动机构脱离。活动杆23用钢枝做成,下未端有定位螺母帽24。气囊25用橡胶或皮革等柔性材料做成,囊体一般做成圆形可折叠形式,囊体上下端分别与上盘26和底盘37用粘贴的形式粘合。上盘26用金属做成,形状为圆形,有进气孔35。驱动盘34用金属做成,焊接在上盘26上。活动杆23的下未端装配有驱动盘34内。逆止弹性垫圈36用橡胶或者其他柔性材料做成,内圆部份用粘贴或者其他方法固定于上盘26的气囊内面;外圆部分能活动,使之成为能堵塞进气孔35的逆止阀。气囊25的底盘37用金属做成,风囊托架32也是用金属做成,两者具有与排气管28上端外径同样大的孔。排气管28可以利用紧固螺母38与底盘37一起固定于风囊托架32上。机座空心轴18下端两边有2个内攻螺纹的孔与螺栓31和31′配合将风囊托架32固定。排气管28有排气口27、滚珠29、弹簧39、调节螺钉40及排气嘴33。机座空心轴18用金属或塑料做成,中间有比活动杆23直径稍大的孔,上未端有与定位螺母14的螺纹配合,下端具有比换向轴套板15内径大的风轮垂直定位圆台。机座空心轴通过螺栓22和22′及螺母21和21′与支架30、30′固定。轴承座5固定在换向轴套板15的前面水平板上,换向轴套板15的中部轴套内径比机座空心轴18的外径稍大,能灵活地绕机座空心轴18在水平方向作360°的转动。换向轴套板15的后部垂直平面板有二个以上的孔,螺钉16、16′通过这些孔把尾翼17固定在换向轴套板15上。尾翼17用金属薄片做成,也可以用框架衬以柔性薄材料。尾翼17主面积越大、离机座空心轴18距离越大,自动换向越灵敏。当风改变方向时,尾翼17的两个相对方向的平面趋向压力平衡,推动风轮转向迎风方向,达到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换向目的。参照附图2,桨叶41、41′和41″安装有轴盘1上,在转动和摩擦的部位上加上适当的润滑剂,本实用新型用支架30通过螺栓43、43′螺母44、44′固定在不能移位的固定杆45上,用一头置于水中的橡胶管42套进排气嘴33上,本实用新型就在风力下工作。桨叶41、41′和41″具有相对于风轮平面的迎角,在风力下使风轮产生转动力矩,带动轴6转动,再驱动由上摆杆8和下摆杆10的结合点作圆周运动,进而下摆杆10带动活动杆23上下往复位移,活动杆23再带动气囊25作上下伸缩。当气囊25逐渐向下压缩时,气囊25的内容积不断变小,气压上升,使逆止弹性垫圈36堵住进气孔35,随后由于气压增大空气推开原来堵住排气道27的滚珠29,从排气嘴33喷出,直至气囊25内的气压减少到一定程度后,滚珠29重新在弹簧24弹力的作用下堵住排气道27。此后,随着活动杆23的上升,气囊25不断伸长,空气通过进气孔35冲开逆止弹性垫圈36进入气囊25内,当活动杆23上升到极限位置后再向下运动带动气囊25压缩时,又重复上述的工作过程,这样周而复始地把空气泵到水中。
权利要求1.气囊式风力增氧机,由桨叶41、轴盘1、轴6、轴承座5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有固定着轴承座5并能绕机座空心轴18在水平方向作360°转动的换向轴套板15、用定位销钉7固定在轴6尾端的上摆杆8、与上摆杆8通过销钉11形成连杆机构的下摆杆10、与下摆杆10通过销钉13连接的活动杆23、受活动杆23驱动的可伸缩的具有由滚珠29和弹簧39组成逆止阀的气囊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风力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气囊25可以用橡胶、皮革或其他柔性材料做成。
专利摘要气囊式风力增氧机,由桨叶41、轴盘1、轴6、轴承座5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有固定着轴承座5并能绕机座空心轴18在水平方向作360°转动的换向轴套板15、用定位销钉7固定在轴6尾端的上摆杆8、与上摆杆8通过销钉11形成连杆机构的下摆杆10、与下摆杆10通过销钉13连接的活动杆23、受活动杆23驱动的可伸缩的具有滚珠29和弹簧39组成逆止阀的气囊25。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造价低廉能自动换向,无需电力或燃料即可自行向养殖水面增氧。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79414SQ90209418
公开日1991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23日
发明者谭昌升 申请人:谭昌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