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仁脱皮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0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生仁脱皮胶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花生仁脱皮胶轮是脱花生仁表皮的橡胶轮,其并排装在花生仁脱皮机,用于花生仁的脱皮。
已有的花生仁脱皮胶轮廓都是由日本生产的。其材料是由丙烯晴含量37--38%的丁晴橡胶及相应的配合剂组成。其结构呈圆环状,胶轮两侧的经向外端部呈锥环面。使用时,环形胶轮同轴并排装于花生仁脱皮机,胶轮侧面相对,花生仁沿胶轮之间侧面滚动脱皮。为了使胶轮侧面比较柔软,胶轮两侧的环平面及锥环面设有凹凸环道,环平面有均匀排列的十六道,锥环面有均匀排列的八道。凹凸环道排列的比较密,环道壁较薄,材料强度比较低,环平面的凹凸环道比锥环面的凹凸环道排列得更密,强度更低。这种胶轮连续使用两个星期后,凹凸环道就开始变形破损,影响脱皮率。连续使用一个月左右,环平面的凹凸环道就损坏脱落,不能使用,需要更换胶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花生仁脱皮胶轮。
本实用新型的花生仁脱皮胶轮仍呈圆环状,胶轮两侧的径向外端部呈锥环面。其结构特点是胶轮两侧的环平面设有均匀排列的10--12道凹凸环道,锥环面设有均匀排列的8--10道凹凸环道。环平面的凹凸环道排列密度减少使环道壁加厚,强度增加,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花生仁脱皮胶轮可由60--70%的丁晴橡胶、20--30%的顺丁橡胶、10--20%的聚氯乙烯及外加相应量的配合剂组成,在保证胶轮侧面的柔软度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凹凸环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花生仁脱皮胶轮两侧设有较均匀排列凹凸环道,特别是胶轮两侧环平面的凹凸环道壁较厚,提高了环道的强度。同时采用了丁晴橡胶、顺丁橡胶、聚氯乙烯及外加相应的配合剂的新配比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凹凸环道的强度。与已有的花生仁脱皮胶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花生仁脱皮胶轮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同时,在保证破碎率的前提下,平均脱皮率有所提高;由于使用寿命的提高,使得生产脱皮花生仁的生产成本降低,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凹凸环道宽度增加,可减少制胶轮的紧压力。制胶轮模具凹凸环道也比较好加工。
附图中,


图1表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仁脱皮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其侧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花生仁脱皮胶轮。这种胶轮呈圆环状,胶轮两侧的径向外端部1呈锥环面,即胶轮的径向截面下部2呈矩形,上部3呈对称梯形。胶轮两侧设有均匀排列的凹凸环道4,两侧的环平面设有均匀排列的十一道凹凸环道,锥环面设有均匀排列的九道凹凸环道。两部分的凹凸环道宽度大致一样,而且均匀连续排列。凹凸环道截面呈V形。胶轮内环面带有凹槽5,便于与轮轴定位套接。这种胶轮采用65%的丁晴橡胶(丙烯晴含量37--38%的丁晴橡胶)、23%的顺丁橡胶、12%的聚氯乙烯混合组成的材料,并外加相应量的配合剂。这种胶轮耐油性、耐磨性高于已有的花生仁脱皮胶轮,阿克隆磨耗数在0.3以上。这种胶轮并列装在花生仁机,可连续使用二个月不损坏,胶轮两侧的凹凸环道不损坏、脱落,可继续使用。脱皮的花生仁破碎率也比较低。平均脱皮率可达98%,比已有的花生仁脱皮胶轮高3%。
权利要求1.花生仁脱皮胶轮呈圆环状,胶轮两侧的径向外端部呈锥环面,其特征在于胶轮两侧的环平面设有均匀排列的10--12道凹凸环道,锥环面设有均匀排列的8--10道凹凸环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仁脱皮胶轮,其特征在于由60--70%的丁晴橡胶、20--30%的顺丁橡胶、10--20%的聚氯乙烧及外加相应量的配合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生仁脱皮胶轮,其特征在于环平面有十一道凹凸环道,锥环面有九道凹凸环道。
专利摘要花生仁脱皮胶轮是脱花生仁表皮的橡胶轮,胶轮呈圆环状,胶轮侧面外端呈锥环面,轮侧面带有凹凸环道,环道数在18——22道,环道排列比较疏,使环道的强度有所提高,并采用了丁腈橡胶与顺丁橡胶的混合材料,使胶轮强度及耐磨性提高。胶轮不易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并使平均脱皮率有所提高。
文档编号A23N15/00GK2070102SQ9020970
公开日1991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2日
发明者李旭东 申请人:李旭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