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灭蚊两用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05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灭蚊两用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照明灭蚊两用灯,集照明和灭蚊两种功能。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时市场出售的电热灭蚊器的改进。
现时市场出售的电热灭蚊器,是使用PTC发热元件烘烤灭蚊片蒸发出能灭蚊的气体,达到灭蚊的目的。但这种形式的灭蚊器具有如下的缺点因为要使用PTC发热元件致使产品成本较高,同时功能单一,冬季来临就会被束之高阁,难以物尽其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照明灭蚊两用灯,以克服现时市场出售的灭蚊器功能单一造价较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照明灭蚊两用灯,由底座7、通气罩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有置于透光上盖3的内子口上的集热筒2、与通气罩1和底座7连接的透光上盖3和装置于底座7的灯座10上的白织灯泡4。底座7用电木或塑料做成,集热筒2用金属片做成。通气罩1用塑料或电木做成。透光上盖3用透明度较好的塑料做成。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实用新型,既能灭蚊又能照明。由于使用白织灯泡作热源,所以造价低廉,容易设计成美观实用装饰华丽的照明灭蚊两用灯具。
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附图2是附
图1的A-A剖视图。
参考以上附图。通气罩1用塑料或电木做成,具有条状栅格,以便通灭蚊片受到烘烤而蒸发的气体。通气罩1的下部具有子口与透光上罩3的上子口吻合。集热筒2用薄金属片做成,上部圆的直径比透光上盖3的内子口内直径稍大,使集热筒2能放置于透光上盖3的内子口上。透光上盖3用较透明的塑料做成,以便增强照明效果。当然,有时为了达到室内外某种装饰效果,也可以采用带颜色的塑料做成。底座7用塑料或电木做成,中部具有能装置灯座10的支墩。灯座10上安装白织灯泡4。底座7与透光上盖3通过螺钉固定一起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实施例中,为了节能和增加白织灯泡4发出的红外线,白织灯泡4串联了整流二极管5。当采用220V市电时,整流二极管5的耐压应超过300V。本实施例在白织灯泡4的回路中,由于串接了整流二极管5,所以这时白织灯泡4的工作电压约在150V左右,耗电减少了,但白织灯泡4发出的红外线增加了。同时白织灯泡4的寿命显著增加,一般都使用超过5000小时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电路非常简单将整流二极管5串接于白织灯泡4的灯座10上,接上导线8和电源插头9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电源插头9接上市电,这时白织灯泡4就会发亮,光线的大部份从透光上盖3透出,达到本实用新型照明的功能。打开通气罩1,将灭蚊片放在集热筒2上部,再盖好通气罩1。稍后,随着集热筒2集中白织灯泡4发出的热量,加热烘烤灭蚊片,蒸发出灭蚊气体,驱杀蚊虫,达到本实用新型灭蚊的功能。
权利要求1.照明灭蚊两用灯,由底座7、通气罩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有置于透光上盖3的内子口上的集热筒2、与通气罩1和底座7连接的透光上盖3及装置于底座7的灯座10上的白织灯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灭蚊两用灯,其特征在于集热筒2用金属片做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灭蚊两用灯,其特征在于透光上盖3用透明度较好的塑料做成。
专利摘要照明灭蚊两用灯,具有底座7、通气罩1、置于透光上盖3的内子口上的集热筒2、与通气罩1和底座7连接的透光上盖3及装置于底座7的灯座10上的白炽灯泡4。本实用新型既能灭蚊又能照明,由于使用白炽灯泡作热源,所以造价低廉。容易设计成美观实用装饰华丽的照明灭蚊两用灯具。
文档编号A01M13/00GK2080135SQ902096
公开日1991年7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28日
发明者潘世澄 申请人:潘世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