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声光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6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鱼声光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钓鱼声光报警器。现有的钓鱼报警装置大多存在着体积与重量大、耗能多,灵敏度不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差,操作不便等缺点,所以没有被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研制一种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少,灵敏度高且连续可调、抗外界干扰强,传感拉力过载能自动保护又不失声光同步显示、使用方便的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钓鱼声光报警器见附图1、2、3、4、5。
它是由传感摇臂杆〔5〕、开关〔4〕、电子机芯〔12〕、变压器〔14〕、发光二极管〔11〕、陶瓷喇叭〔13〕,灵敏度调节齿〔10〕、限位滚套〔9〕、卡箍〔21〕及电源(1.5v)E组成。
鱼线〔20〕从线轮出发,穿过第一引线环〔18〕、被摇臂杆〔5〕扭曲成S型,当鱼咬勾时,其作用力通过鱼线〔20〕作用到传感摇臂杆〔5〕上,推动开关〔4〕导通,在电子机芯〔12〕和变压器〔14〕配合下,使发光二极管〔11〕和陶瓷喇叭〔13〕同步工作,机壳〔1〕是由轴连接在卡箍〔21〕上,通过卡箍〔21〕机壳〔1〕固定在鱼杆上。卡箍〔21〕的底部有一固定板〔7〕。灵敏度调节齿〔10〕随机壳〔1〕在固定板〔7〕上转动。受限位滚套〔9〕的作用使摇臂杆〔5〕在合适的位置上,就可改变鱼线〔20〕对摇臂杆〔5〕的作用力,达到调节灵敏度的目的。
当鱼线〔20〕的拉力过大时,摇臂杆〔5〕会自动抬起,同时仍保持传感开关〔4〕工作。这就避免了鱼线〔20〕拉力过载。
当鱼咬钩报警后,把机壳〔1〕抬起,使摇臂杆〔5〕靠近鱼杆〔17〕下缘,鱼线〔20〕处于收线、抛线的正常状态。只需把机壳〔1〕下移,使摇臂杆〔5〕在适当的位置上即可,此时鱼线〔20〕在第一引线环〔18〕的作用下成“S”形。
在电路图〔2〕中,电源E的正极与变压器B的初级L1,L2的一端接在一起,L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电阻R和三极管BG的集电极C相接,电容C1、电阻R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的基极b和电容C2的一端接在一起,电容C2的另一端与初级L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e与开关K的一端连接,开关K的另一端与电源E的负极相接,这里的开关K就是传感开关,次极L3的一端与压电陶瓷片HTD和发光二极管LED的一端相接,次极L3的另一端与压电陶瓷和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相接。
灵敏度调节齿〔10〕可以是齿,也可以是凹陷的槽;限位滚套〔9〕是滚动轴套,也可以是滚动的球体;卡箍〔21〕是固定卡板,也可以是带状的卡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1说明〔1〕机壳,〔2〕摇臂板紧固螺母、〔3〕摇臂板、〔4〕开关、〔5〕传感摇臂杆、〔6〕摇臂轴、〔7〕固定板、〔8〕滑动槽、〔9〕限位滚套、〔10〕灵敏度调节齿、〔11〕发光二极管、〔12〕电子机芯、〔13〕陶瓷喇叭、〔14〕变压器、〔15〕压缩弹簧、〔16〕电池。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图2说明〔E〕电源、〔B〕变压器、〔L1〕〔L2〕初级、〔L3〕次级、〔K〕开关、〔BG〕三极管、〔C1〕〔C2〕电容、〔R〕电阻、〔HTD〕陶瓷喇叭、〔LED〕发光二极管。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与鱼杆配合示意图(正面)图3说明〔17〕鱼杆、〔11〕发光二极管、〔13〕陶瓷喇叭、〔18〕第一引线环、〔19〕排水孔、〔20〕鱼线、〔5〕摇臂杆、〔6〕摇臂轴、〔1〕机壳。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鱼杆配合示意图(反面)图4说明〔10〕灵敏度调节齿、〔21〕卡箍、〔22〕蝶型螺母、〔23〕底板、〔24〕摇臂轴杆。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灵敏度调节及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5说明〔25〕凹型园窝、〔26〕轴杆、〔27〕固定卡子、〔28〕“

型栓、〔29〕固定架、〔30〕钢珠、〔31〕压板、〔32〕紧固带、〔33〕固定勾。
权利要求1.一种钓鱼声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传感摇臂杆[5]开关[4]、电子机芯[12]、变压器[14]、发光二极管LED[11]、陶瓷喇叭HTD[13]、灵敏度调节齿[10]、限位滚套[9]、固定板[7]、卡箍[21]及电源[E]组成。传感摇臂杆[5]绕摇臂轴[6]转动,摇臂板[3]、驱动开关[4]、接通或断开、电子机芯[12]、输入端、电源[E]、开关[4]相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LED[11]、陶瓷喇叭[1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装在固定板上的限位滚套〔9〕、压在灵敏度调节齿〔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卡箍〔21〕与机壳〔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灵敏度调节齿〔10〕可以是齿,也可以是凹陷的槽;限位滚套〔9〕是滚动轴套,也可以是滚动的球体;卡箍〔21〕是卡板,也可以是带状的卡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钓鱼声光报警器。它主要由传感摇臂杆(5)、开关(4)、电子机芯(12)、发光二极管(11)、陶瓷喇叭(13)、灵敏度调节齿(10)及卡箍(21)等组成。该报警装置其特点在于灵敏度高且连续可调,传感拉力过载时能自动保护,并且声、光同步显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报警准确可靠。
文档编号A01K97/12GK2090163SQ912018
公开日1991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6日
发明者王洪春 申请人:王洪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