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46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属农业肥料技术领域。
肥料作为作物的粮食,是增产的物质基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世界粮食增产有50%是增施化肥的结果。但大量,频繁施用化学肥料,不仅增加了农业的投入,而且破坏了土壤的良性结构及其中的自然微生物群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使用氮肥,土地高水平的粮食产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土壤严重缺磷缺钾。因此平衡施肥综合治理已是能否高产稳产的关键。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磷、钾肥中加入微生物,把肥料与微生物制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高产、稳产、优质、无害的生态农业需要,以期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
本发明的内容是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制备,分以下几个过程1.制备三组不同的微生物菌种A组微生物是采自沟塘淤肥、山脚风化岩土、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的芽孢杆菌。这组细菌可以强力分解有机磷和无机磷、有机钾和无机钾,以及利用氯,硫化物、硝化物等有害离子或物质。
B组微生物是取自作物根表的芽孢杆菌,是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的一组细菌。
C组微生物是取自稻田、麦田中的芽孢杆菌,能抑制土壤病原真菌、细菌的生长繁殖。
2.制备活化剂①分别将上述菌种用固体培养基(酵母粉5g-10g,蛋白胨5g-10g,琼脂粉15-20g,水1000ml,pH7.2~7.4)活化后,接入液体培养基(除未加琼脂粉外,组成同固体培养基)扩增培养,达到109个菌/毫升后待用。
②将上述菌液按3×106个菌/克接入无菌固体发酵培养基(草碳或淤泥石=4~6∶1,用上述液体培养液调整含水量为30~35%)送入无菌培养室,在25℃-35℃间进行薄层(5~8cm)固体培养24~36小时,检测达标后,将分别培养的各组微生物的培养物等量均匀混合,装袋备用,即完成活化剂的制备。
3.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堆制①将活化剂与米糠或麸皮按1∶5混合,调整含水量为30~40%,在25°~35°下发酵24~36小时。所得发酵物称为二级活化剂。
②将磷肥、钾肥和二级活化剂按6~8∶2~4∶1比例均匀混合,调节含水量约为30~40%。
③在室温下培养积分温度为200·日,培养过程中至少中间要翻动一次,并保持含水量在30~40%。
④完成积分温度后凉干,装袋即制成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
上述的磷肥可以是普通过磷酸钙、磷酸铵、磷矿粉和氨化过磷酸钙中的任何一种,上述的钾肥可以是氯化钾、硫酸钾、或硝酸钾中的任何一种。
复合肥中的磷钾比例可根据各地土壤缺磷缺钾的情况,各种作物喜磷喜钾的要求来调整磷钾比例,例如针对严重缺钾的地区,或喜钾的作物如西瓜等可调整过磷酸钙、氯化钾或硫酸钾的比例为6∶4。
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效果更好;同样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可作为基肥,也可用作追肥,还可与氮肥混合施用。
活性磷钾肥中的磷钾肥比约为8∶2,根据作物与土壤情况可调至6∶4,一般每亩基肥用25~40公斤,追肥25~40公斤即可。


图1是制备活化剂流程图。
图2是复化肥堆制流程图。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1.活化剂的制备①培养基的准备A.固体培养基酵母粉5克 水1000ml蛋白胨5克 pH7.2~7.4氯化钠2克 琼脂粉18克高压蒸气灭菌后制成平板备用B.液体培养基除不加琼脂粉外,组成及制备过程与固体培养基相同。
C.固体发酵培养基草碳或淤泥石以5∶1混匀,粉碎 过筛(50目)后,高压蒸气灭菌备用。
②微生物的固体发酵100克固体发酵培养基接种已备好的30~40毫升的培养液(107个菌/毫升),送入无菌室,在25~30℃下进行薄层(厚度约5~8厘米)培养,24~36小时后检查活菌数,培养达10亿个菌/克为至。
③将分别培养发酵的各种微生物按等量混匀后装袋,封口,标记,完成活化剂的制备。
2.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堆制①将1公斤活化剂与5公斤米糠或麸皮充分混匀,调整含水量为40%,在30℃下薄层发酵24小时,作为二级发酵活化剂。
②过磷酸钙(含P2O5为18%),氯化钾(含K为46%,对忌氯植物改用硫酸钾)和二级活化剂按8∶2∶1混合,即过磷酸钙 80公斤氯化钾 20公斤二级活化剂 10公斤均匀混合,调节含水量为35%在30℃下堆置7日,在第3日或第4日时翻动1次,完成堆置后,凉干装袋,即成为活性磷钾复合肥。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分下列几个步骤(1)制备三组不同的微生物菌种A组微生物从沟塘淤泥、山脚风化岩土和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筛选出具有解磷解钾,利用氯、硫等有害离子或物质的芽孢杆菌,B组微生物从农作物根表分离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芽孢杆菌,C组微生物从稻田或麦田中分离能抑制土壤病原真菌、细菌的芽孢杆菌;(2)制备活化剂①分别将上述菌种用固体培养基(成份为酵母粉5g~10g,蛋白胨5g~10g,氯化钠5g~10g,琼脂粉15g~20g,水1000ml,pH值为7.2~7.4),活化后再接入液体培养基(成份为酵母粉5g~10g,蛋白胨5g~10g,氯化钠5g~10g,水1000ml,pH值为7.2~7.4),将菌种扩增培养成含菌量为109个菌/毫升的菌液待用;②将上述菌液按3×106个菌/毫升接入无菌固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基的成份是草碳或淤泥石=4~6∶1,调整含水量为30~35%,送入无菌培养室,在25℃~35℃间进行薄层(5~8cm)固体培养24~36小时;将分别培养的三组微生物培养物等量均匀混合,袋装备用,即完成活化剂的制备;(3)堆制复合肥①将上述活化剂与米糠或麸皮按1∶5混合,调整含水量为30~40%,在25℃~35℃下发酵24~36小时,所得发酵物即为二级活化剂;②将磷肥、钾肥和二级活化剂按6~8∶2~4∶1比例均匀混合,调节含水量为30~40%;③在室温下培养,积分温度为200度·日,培养过程中至少中间要翻动一次,并保持含水量在30~40%;④完成积分温度后凉干,装袋即制成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述的磷肥是普通过磷酸钙、磷酸铵、磷矿粉或氨化过磷酸钙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钾肥是氯化钾、硫酸钾或硝酸钾中的任何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属农业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内容是将磷钾肥、有机质、活性微生物制剂(简称活化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它既是一种复合肥料,又是一种微生物制剂,因而具有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改良土壤结构等多种功能,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具有增产效果。
文档编号C05G1/00GK1067040SQ9210544
公开日1992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9日
发明者刘进元, 赵南明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