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式播种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6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提式播种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液体抽吸注射医疗器具。
目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使用注射器抽吸,注射(排出)液体时,必须将抽吸与注射(排出)分步操作,因临床医疗中,多数情况下所需抽吸、注射(排出)的液体量较大(如脑、腹水的治疗),分步操作就使治疗过程变得繁琐复杂,且易出现失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临床医疗中各种液体的抽吸---排出以及药体的抽吸---注射等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过程变成一个连续操作过程的转流器。故可避免因操作步骤繁琐可能造成的失误,同时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病员痛苦,提高医疗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转流器是由两个气门式单向活阀及其分别连接的两条引流软管,注射器乳头接口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转流器主体为一塑料长方体,主体内有两条与其长轴一致并以长轴为对称轴的平行管腔,每个管腔内各固定一个气门式单向活阀,两个活阀方向相反。在主体的一端,两管腔汇合于标准注射器乳头接口,另一端分别与两根引流软管相连通。两软管游离端连有与标准注射针相匹配的塑料乳头。
转流器主体采用无毒硬质塑料制做,气门式活阀用细乳胶管制成;两条引流软管采用聚乙烯塑料制做,全部材料本身无毒且易于临床常规消毒、灭菌。又恢复原来位置,周而复始,即完成播种、施肥任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紧凑;2、适用性强,省工、省力,效率高;3、造价低,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示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参照附
图1-2所示,箱体7是一个长方形的筒体,在箱体7的下部具有漏斗5,在箱体7、漏斗5内的中间部位前后方向具有隔板12,在漏斗5的底部上具有辊3,漏斗5的前后底部与辊3的辊面相接触;隔板12的下部端面呈半园形凹槽与辊面中间部位相接触,在辊3右边端面的中间部位具有辊固定轴2与辊3一端连为一体,在辊3的左边端面的中间部位具有辊活动轴14,辊固定轴2、辊活动轴14分别与漏斗5左右两边下部连接的轴耳1的中间部位贯通孔连接,在辊3左右两边端面与轴耳1的内侧中间分别具有拉弹簧13,拉弹簧13的一端与辊3连接,另一端与轴耳1连接,拉弹簧13能使辊恢复原位置的作用,在辊3的上部辊面上的中间部位左右两边分别具有半园形凹槽16与漏斗5下端部相对应,起播种和施肥作用,在辊3中间部位后辊面上具有拉环15与拉环套4下端连接,拉环套4的上端与拉绳6下端连接,拉绳6的上部与压杆9左端连接,压杆9的左边具有压杆轴10与把手8左端活动连接,把手8下部具有横梁11。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液体抽吸、注射转流器,由转流器主体和注射器乳头接口组成,其特征是主体内有两条与其长轴一致并以长轴为对称轴的平行管腔,每个管腔内各固定一个气门式单向活阀,两个活阀方向相反,在主体的一端,两管腔汇合于注射器乳头接口,另一端分别与两根引流软管相连通,两软管游离端连有注射针乳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提式播种、施肥器,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漏斗底部上具有辊,在辊的上部辊面上具有半圆形的凹槽与漏斗相对应,在辊与压杆之间具有拉绳,在辊的两端分别具有拉弹簧与轴耳连接。它的主要用途可以同时播种、施肥,省工、省力,效率高。
文档编号A01C7/06GK2157658SQ93227949
公开日1994年3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0日
发明者莫成东 申请人:莫成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