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4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结构改进,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加强喷雾射程及雾化效果的喷洒农药专用的喷嘴结构的改进,以便改善农民在喷洒农药时获得具有喷洒面积复盖广泛,减轻农民额外的负担,以及增强雾化效果,帮助药剂易附着于农作物上增进其吸收效果。
一般用于喷洒农药的喷雾器的喷嘴结构,其是为了加强农药的混合效果,以及考虑喷洒后药剂的附著力与农作物的吸收能力,所以必须将药剂以雾化状态喷出才能达到最良好的喷洒效用。然而,液剂雾化效果的产生是通过喷嘴以高压状态将液剂射入一雾化器的若干螺旋槽线中,进而产生高速旋转以将液剂析分成极细的微粒状态再喷洒而出;请配合参阅


图1至3所示,其是表示常用喷雾器的喷嘴结构的立体分解、立体组合与组合断面示意图。其结构主要是由一高压管接头1,一喷嘴2以及一雾化器3所组装而成;其中高压管接头1是呈一六角螺帽状,一端是以其内螺纹段11与高压管相螺合衔接,另一端则以其外螺纹段12与喷嘴2的内螺纹段21相螺接,并在其间置放一防水垫圈S。
而其喷嘴2是呈一较小的六角螺帽状,末端内部设有一内螺纹段21恰可与高压管头1的外螺纹段12相螺合,然其前端内部设有一呈斜锥状的容室22,其是为配合另一雾化器3直接供其置入,并在外端设置一射出通孔23;一雾化器3是一杆段状,一端呈一较小的杆段31,另一端则为较宽短的杆段32,并使其恰可置于喷嘴2前端的斜锥状容室22内,且在较宽短的杆段32面上开设两螺旋槽线321,使其自较宽短杆段32的底端分别平行盘旋至较宽短杆段32的顶端,而其端面33是约略呈一圆弧状并与斜锥状的容室22形成一雾化空间34;上述常用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结构是通过液剂在经由高压管输送至高压管接头1时,即刻沿着雾化器3的两螺旋槽线321快速旋转,同时通过高速离心力将液剂导入雾化空间34中,将液剂析分成极微细的雾化状态,再由喷嘴2前端的射出通孔23喷射出去,以达到农药喷洒的功用;上述的装置虽然已经具备农药喷洒的功能,然而由于其设计的不当,因而在实际应用上,其具有下列两点不符合实用的缺陷存在1.由于其药剂是经由雾化器的两螺旋槽线作高速旋转,进而导入雾化空间中,而液剂在此两截面积不大的螺旋槽线中完全凭借着高压管的压力将液剂雾化喷出,其所承受的阻抗过高将会影响其药剂的喷出射程,使其所能喷洒及复盖的面积与范围大打折扣,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民的额外负担以及人力的浪费。
2.在整个雾化过程中,仅靠雾化器的两螺旋槽线将液剂呈一高速旋转的离心析出,使其药剂的雾化量与雾化效果深受限制,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的雾化能力一直不能够提高,导致农民纵然猛打唧器也无法有效地增加喷洒的剂量,徒然浪费力气又达不到良好的效益。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农民一种省力省时、操作容易的农药喷雾器,进而达到雾化效果好、复盖射程远的理想操作,是每一位农民所企盼拥有以及农器制造业所应努力改善实施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雾化器的轴向处穿设一微细通孔,其能使液剂在经由喷嘴高压射出时,得以分别经由微细通孔及雾化器的螺旋槽线形成一高速旋转的雾化作用,并通过液剂流经微细通孔时所产生的高压状态,进而加强药剂的喷雾射程与雾化效果,以此达到农民省时省力的操作效益,同时也增加农作物的吸收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结构,其结构主要是由一高压管接头、一喷嘴及一雾化器所组合而成,其特征是在雾化器的轴向处开设有一微细通孔,以便能促使液剂在通过比一微细通孔时产生比两螺旋槽线还高的压力差,进而提高药剂的喷雾射程与雾化效果。
为了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及所能达到的功能效益,现列举一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示予以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图1是常用喷嘴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常用喷嘴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常用喷嘴的断面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组合示意图。
一种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结构的改进,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结构为一高压管接头4、一喷嘴5及一雾化器6所共同组合而成;其中高压管接头4、喷嘴5的结构都与上述常用装置的结构相同,(请配合参阅图号说明部分,在此不再赘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特点是在雾化器6的轴向处穿设有一微细通孔622(配合参阅图6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组合示意图),以便能使液剂由高压管压入高压管接头4时,得以自较小杆段61的微细通孔622与两螺旋槽线621进入喷嘴5。前端斜锥状的雾化空间54中,且能促使液剂在通过此一微细通孔622时产生比两螺旋槽线621还高的压力,进而使雾化空间54中已经产生雾化的液剂粒子得以通过此高压形成一高速喷射的能力,同时也可通过该微细通孔622所产生的流力增强液剂的雾化效果以及雾化量。
通过上述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结构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常用喷嘴的射程过近与雾化效果不良的弊端,进而也供给一般辛勤耕种的农民一种操作时更为省时省力、喷雾效果更好的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结构。
常用结构的图号说明1.高压管接头2.喷嘴3.雾化器11.内螺纹段12.外螺纹段S.防水垫圈21.外螺纹段22.斜锥状的空室23.射出透孔31.较小的杆段32.较宽短的杆段33.雾化器的端面321.两螺旋槽线34.雾化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图号说明4.高压管接头5.喷嘴6.雾化器41.内螺纹段42.外螺纹段S.防水垫圈51.外螺纹段52.斜锥状空室53.射出通孔61.较小的杆段62.较宽短的杆段63.雾化器的端面621.两螺旋槽线622.微细通孔64.雾化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结构,其结构主要是由一高压管头、一喷嘴及一雾化器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该雾化器的轴向处开设有一微细通孔,以便能促使液剂在通过此一微细通孔时产生比两螺旋槽线还高的压力差,进而提高药剂的喷雾射程与雾化效果。
专利摘要一种农药喷雾器的喷嘴结构,其特征是一喷雾器其高压喷嘴里端内设的雾化器轴向处穿设有一微细通孔,以便能促使液剂在径由喷嘴高压射出时,得以分别经由微细通孔及雾化器的螺旋槽线做急速旋转的雾化作用,并通过液剂流经微细通孔时所产生的高压加强药剂的雾化效果与喷雾射程,从而改善一般农民的额外负担与增强农作物的吸收效果。
文档编号A01M7/00GK2200293SQ942151
公开日1995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8日
发明者郭和平 申请人:郭和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