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12阅读:19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捕鼠器。
与本实用新型相近的已有技术是本发明人于86年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电子热控捕鼠器,专利号为86205620。这项专利实施至今,已收到较好的效果。该电子热控捕鼠器包括倍压整流电路、热控元件和报警器等。采用高电压、限时限量小电流,对体重较轻的小动物发生作用,而对人畜无害,电杀范围广,人为处理死鼠等优点。但这种捕鼠器限于当时元器件的限制,其延时断电安全保护机构,即热控元件采用的是双金属片电热元件,电流通过,电阻丝发热,使双金属片受热变形弯曲,推动开关切断电源,断电后,电鼠用的铁丝上即无电,若不及时处理,往往老鼠会复苏后逃跑,另外用双金属片推动开关动作,灵敏度低、可靠性差,因此安全性能较低,再者报警时间短,不易提醒用户。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对上述电子捕鼠器的热控机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实用性更强的电子捕鼠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PTC元件作为热控元件。PTC元件是一种采用压电材料烧制而成的大功率热敏效应元件,是常见的永久性保险装置中所采用的元件。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电子捕鼠器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由图,电容C1、C2、C3、和二级管D1、D2、D3构成倍压整流电路。倍压整流电路、热控元件(Rt)和蜂鸣器(y)构成串联电路,热控元件为PTC元件,PTC元件串接一个匹配电阻R。实施例中,PTC元件与电阻R紧贴安装在一起,两元件间隙间和近贴部用导热硅脂涂填,以利热导。PTC元件设定为居里点6.5℃,动作电流14mA,维持电流3-4mA,击穿电压1500V。电阻R值为1.5-3K1/4-1/2W。倍压整流电路的倍压数可视情况设定,实施例为三倍压电路。使用时,该电子捕鼠器输出端(图中电阻R输出端)与布在地面近空电拦老鼠细铁丝连接。当老鼠经过地面与细铁丝碰触时,在高压电作用下,电流经过鼠身流向大地,经市电变压器接地点,回到图中L点与二极管D1,正端构成高压直流回路,老鼠被击倒,此时串联回路中报警器响,提醒人们捕鼠。当人体或老鼠身体接触电阻值在10K时,通过电流近10mA,PTC不能直接动作,但通过电阻R的电流约10秒钟左右,电阻R表面温度升高到70℃左右时,热量通过幅射和硅脂的热导,很快使PTC元件达到65℃的居里点温度,使PTC动作且回路电流截止到3.2mA,整个周期约11秒钟。热控元件PTC与电阻R的结合利用可使电路输出安全系数达到最佳绝对值。同时对电阻R的额定功率限定为1/4-1/2W,即限制电路大电流通过,实质上起安全保护作用,例如电路中某一元件损坏,输出大电流的话,电阻R会在短时间内(几秒钟内)自动烧毁而断电,保证安全使用。由于电路中如终保持3.2mA的维持电流,使得电路中峰鸣器(y)持续发声,直至用户唤醒为止。图中LED为发光二极管,并接在电源输入回路,起指示作用。
本机经过实验和实地试用,明显比原专利技术(专利号86205620)可靠、安全、价格低、实用性更强,是一种十分实用的电子捕鼠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捕鼠器,包括倍压整流电路、热控元件和蜂鸣器,倍压整流电路、热控元件和蜂鸣器构成串联电路,其特征是热控元件(Rt)是PTC元件,PTC元件串接一个匹配电阻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捕鼠器,其特征是PTC元件设定为居里点65℃,动作电流14mA,维持电流3-4mA,电阻R值为1.5-3K 1/4-1/2W。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捕鼠器,其特征是PTC元件与电阻R紧贴安装在一起,两元件间隙间和近贴部用导热硅脂涂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捕鼠器,包括倍压整流电路、热控元件和蜂鸣器,倍压整流电路、热控元件和蜂鸣器构成串联电路,其特征是热控元件(Rt)是PTC元件,PTC元件串接一个匹配电阻R。该电子捕鼠器热控元件可靠,既能限制电路大电流通过,又能使电路保持一定的维持电流,具有使用安全、可靠、价格低、实用性强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M23/38GK2209447SQ94245118

公开日1995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0日
发明者徐恭勤, 吴应杰 申请人:吴应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