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全价肥料”系列产品及成套生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5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全价肥料”系列产品及成套生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将多学科高新技术进行系统‘组装’、‘包装’等综合技术处理,最终研究开发成功的可替代现有各种肥料使用的《复合全价肥料》系列产品及成套生产技术”。
当代人类食物能量的90%是从耕地上获得的。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为满足人口对食物的需要,粮食产量需增加两倍。但是,由于耕地资源的局限性,因而从某意义上说,粮食增产只能靠肥料。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肥料是作物营养元素的来源,是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物质基础,是改良土壤的基本条件。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土壤里摄取必须的营养元素,这些元素随作物产量一起被带走;当缺少肥料对这些营养元素补偿的时候,被耕种的土壤便会贫瘠而衰竭、生产性降低;因此,肥料和土壤中有效态营养元素存在的多寡是作物优质高产的基本物质基础。此外,肥料可对土壤发生综合作用,它不仅是补充到土壤中的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而且还可改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促使营养元素的平衡和富集,提高土壤肥力。
在农业生产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相继产生和使用过各种各样的肥料。首先使用的是以人畜禽粪为主体的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有机肥料。这类有机肥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具有培肥地力的作用。但是这类肥料养分不全、肥力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病菌繁衍,因而对作物的优质高产将不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接着是化学肥料的出现,这无疑是文明社会科技进步的产物,化肥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满足人类对作物逐步增长的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化肥提供的是单质(或二元、三元)营养元素,养分极不平衡,再加上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丧失、土肥结构失衡、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和贫瘠,加速了土壤的侵蚀过程、沙化严重、生产性降低,同时作物组分变劣、品质退化、危及人畜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对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圈造成威胁。再次,是以现有有机肥、化肥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复混后出现的各种复混肥料,均无本质的变化,仍然存在养分不全、肥力低、不能随作物不同需要而任意配制等不足,得不到广泛应用。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施用肥料中化肥(而且是低质化肥)占了大部分,其他肥料数量、质量均不理想,以致形成巨大的供求差距,数量缺口极大,劣质肥充斥市场,增大了农业的投入成本,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事情。
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纷纷寻求和开发新的肥料品种,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这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世界级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养分全且比例适中、肥力强、肥效高且释放均匀、肥期长、能满足作物健康生长全过程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它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而且还要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无公害、无病菌生产‘绿色食品’的新型肥料”,这种新型肥料称为“复合全价肥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以及“最小养分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复合迭加效应”等理论,将多学科高新技术进行系统“组装”、“包装”的综合处理,充分利用各种畜禽粪便,调节氮、磷、钾和其他元素的组分,添加各种酶促物质、活性物质、微量元素、微生物、稀土、腐殖质以及其他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集有机、无机(化肥)、腐殖质、微肥、微生物菌肥等各种肥料之优点,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土壤营养元素之丰缺状况以及改善和治理环境的需要,研究开发成功的这种新型“复合全价肥料”系列产品及成套生产技术。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总体构思)是首先把“作物、土壤、营养(肥料)、环境”视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这实际上是将其纳入以生物生存环境为基点的一个地球巨大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畴来审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作物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土壤改良、环境治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是系统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发明始终站在这个生态系统的整体高度,协调各因子间的关系,以最少的投入,达到上述综合目标和整体经济效益最高;也就是说,在“作物、土壤、营养(肥料)、环境”这个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影响作物增产和品质改善的关键因素(限制因子)是肥料,而利用多学科高新技术系统“组装”发明的“复合全价肥料”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根据“作物、土壤、营养(肥料)、环境”生态系统的整体需要,进行“复合全价”配制,这种思路、方法和随之形成的系列产品、成套生产技术,在国内尚属首创,国际上也未见有报导,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创造性、先进性;其次,复合全价肥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它不仅可以根据各种作物对营养元素的不同要求全价配制,而且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配制,并用现代化生产手段,精确配制和生产各种系列产品;所谓“复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个生态大系统的复合,这个生态大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多目标(增产、优质、肥土、治理环境等)、多因素(阳光、空气、水、养分、种籽、耕作技术等)、多变量(几乎一切因子都是变量)、多层次的一个动态控制系统工程,因此这个系统的求解必需站在系统的整体,“组装”各因素,采用“复合”的办法,使之最终实现有序、可控、有效。大系统如此,分系统也是一样,比如肥料分系统,除肥料与系统中作物、土壤、环境等关系要研究清楚外,就是在肥料本身,也要在作物营养需要、土壤丰缺状况、外部环境的制约下,把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以及其他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如腐殖酸类物质、活性物质、酶促物质、稀土类物质、植物生长激素、抗病菌物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复合为一整体,扬长避短形成一种新型肥料。在这种肥料中,作物生长所需的16种营养元素要齐全,其他某些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也不能少;所谓“全价”的表述是,为用最小代价(投入)达到增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因此需要多少养分就配给多少养分,多了造成资源浪费,少了又影响产质量,我们知道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土壤、不同的作物、同一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各种养分间的比例也不相同,只有在所需养分齐全、数量配比适当、有效态养分释放符合要求,即所谓“全价”时,作物生长发育最佳,此时每生产单位作物所需的肥料消耗最少、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这就是所谓“复合全价肥料”的内涵和外延所在。第三,本发明在研究解决“复合(养分全)”、“全价(数量够且配比适当)”的同时,也研究解决了营养元素被作物吸收利用,即肥料利用率(或称肥料利用系数)、有效态养分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目前有机肥、化肥、微生物肥、微量元素肥料等的肥料利用率都十分低,据资料显示,鸡粪乃至畜禽粪便中的营养主要以有机态存在,这类有机态经无机化处理后,可显著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同样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也很低,氮肥利用率约30-50%,有的只有10%,而磷肥利用率只有10-25%,有的还低于10%,可见肥料中的有效成分损失是很大的;本发明在畜禽粪便的无机化处理方面,从微生物、生化、物理、化学等方面,在植物体外实施“降解”、“转化”,使以有机态存在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等),降解、转化成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如铵盐等),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有机肥的利用率;同样,在化肥、微量元素等利用系数不高或无法加进去(如微量元素)的情况下,本发明研究成功了一种活性载体-B系添加剂,通过这种吸附力极强的活性载体,使营养物质牢牢的被吸附其上,从而避免了损失和被固定,使之以有效态形式进入土壤和供作物吸收,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实际上就等于增加了肥量的产量,减少了农业的投入,增加了效益;另外,采用有机、无机、微生物复合后,也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机肥中的有机酸,如草酸、乳酸、酒石酸等与土壤中钙、镁、铁、铝形成稳定性很好的络合物,可以减少肥料中磷素的固定和铁、铝过量形成的毒害,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吸收利用率);有机酸及其盐类对土壤酸碱度具有缓冲作用,提高土壤缓冲能力,减缓了土壤的侵蚀过程;氮肥可以调节有机肥中的碳氮比例,能更好满足微生物活动繁衍的营养需要,加速微生物活动、提高活性,既促进了有机质本身的分解,也有助于土壤中磷、钾等矿质养分的释放,从而加速土壤中“生物小循环”的过程,提高了肥料的综合效力,能发挥各种肥料的综合增产作用;氮磷肥配合施用,互相促进,加强作物对氮、磷养分的吸收,取得正交互作用效果,增产效果显著,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在有机肥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有机酸和腐殖酸类物质,这些产物都有助于枸溶性磷肥的溶解和减少磷的固定作用,而提高磷肥的肥效;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由于磷肥促进了各种微生物的繁殖,使难腐释放的氨被微生物吸收并以有机氮形态积累,提高了氮素的利用率;酸性磷肥中的游离酸和石膏与氨化合生成磷酸铵、硫酸铵,从而减少了氨的挥发损失;据试验,用磷矿粉垫畜禽圈,其畜禽肥中的固氮菌、纤维分解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的数量都明显增加,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减少;钾在作物氮素代谢中起主要作用,氮、钾之间对作物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钾肥效果必须以供氮(或氮磷)充足为前提,而钾又有助于提高氮肥的效益,此外,单施氮肥引起的对品质的不良作用,通过配施钾肥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克服,对经济作物的效果更显著;此外,添加氮肥增效剂,可杀灭或抑制土壤中的亚硝化细菌的活动,使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因缺乏亚硝态氮而难以进行,并防止和减少了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的损失,氮肥增效剂种类很多施用量越大,抑制硝化作用的效果越好,但不宜过大,可与肥料混合造粒使用。
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把多学科高新技术“组装”起来,采用了一种“管道设计”方法。管道设计的基本点是,一切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来技术“组装”;其二是系统“无害”原则,即所选用的技术,在最坏情况下,对系统也无害,否则这项技术就不能用;其三是在系统“满意”的条件下,求系统、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性;最后,在系统内各分系统间确定起始条件和边介约束建立“管道”,在管道内诸流有序、可控、合符规范。这样,用管道来约束、限制、协调、控制,就能实现“组装”。例如,本发明在设计微生物分系统时,首先遇到的是使微生物学界伤脑筋的“多种协生配伍”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就是建立一个“管道”,凡是“落入”管道的技术都可用。具体作法是首先建立起始和边界条件,即一切省钱、简单出发,先选好氧菌、固态发酵、中性浅层发酵、高温接种、常温常压开式发酵等,其次是根据这些条件建立“管道”,有了这种规则后,就可以进行“组装”了,而多种协生配伍也就解决了。
本发明的“复合全价肥料”系列产品,是集有机、无机、微生物以及其它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如微量元素、腐殖酸类物质、稀土类物质、酶促物质、活性载体、植物生长激素、抗病菌物质等)之优点于一体,采用现代化生产手段精制而成。这种肥料具有养分齐全,含量高、肥力强,肥效高、肥料利用系数大、肥期长、能满足作物健康生长发育全过程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之特点,还是一种无公害、无虫卵、肥效稳定而持久、生产“绿色食品”的新型肥料,它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酶活性、调节作物生理机能。复合全价肥料的主要成分如下(也可根据用户要求配制)有机物含量40-65%其中有机质含量20-32%氮素含量10-16%氧化磷含量8-12%氧化钾含量4-8%氮磷钾总量22-36%其他物质含量15-20%水分8-12%
复合全价肥料外观制成直径为4毫米、长6-10毫米的柱状形(也可为粉料),见水即溶。
本发明所采用的有机肥是畜禽粪便,如鸡粪。鸡粪是养鸡业的废弃物,其中残留了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和鸡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发明首先对畜禽粪便(如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包括除臭、灭菌等,使农产品无污染,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其次是对畜禽粪便进行无机化处理,使粪便中的有机态营养成分降解、转化为无机态,以利作物吸收利用,提高肥效,有机质施入量除考虑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外,还要考虑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腐殖质组分,培肥土壤,增强地力的需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有机质返回土壤,一般用量为40-65%(重量)。无机肥主要是氮、磷、钾三元素化学肥料,其用量应在最终产品占22-36%或更高;根据作物及土壤的要求,按占总重量计,一般加入氮素化肥占20-30%,以加入尿素、硫酸铵为主;加入磷素化肥约占15%,以普钙为主;加入的钾素化肥约占10%,以硫酸钾、氯化钾为主。为提高养分含量也可加入高浓度化肥如磷酸二铵、三元肥等。
根据土壤是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三大组成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理论,本发明著重研究解决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有关问题。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大多数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大作用。首先选用和培育了一批对有机质有极强降解能力的菌群(A系添加剂),通过蛋白酶的作用达到降解蛋白质的目的,使复杂的大蛋白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最终成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简单分子;其次,复合全价肥料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是以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为核心,研究选育了生物固氮菌类(C类添加剂),除了靠化学肥料中的氮肥(靠本身养分-氨态氮、硝态氮)供给作物生长所需氮素外,还靠肥料中所含的有益微生物-固氮菌来提供氮素,这种固氮菌能够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养料(空气中有79%的氮气,每公顷土地上空有氮气3.5万吨),即将分子态氮先还原为氨,再转化成氨基酸和蛋白质,这就是生物固氮作用,选育的菌种很多,可按需配制、且抗逆性强、具有耐干燥、耐氨、耐高温、干燥贮存、长期存活,固氮能力强、固氮酶活性高。再次,研究选育了一种具有矿化有机磷和分解无机磷化物的特殊细菌-磷细菌(D系添加剂),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磷,但大部分为不溶性的有机态磷,而磷肥一旦施入到土壤后,很容易被土壤中钙、铁等金属离子固定,变成难溶性的磷酸盐类化合物,而成为无效磷。磷细菌能分解无效态的无机磷为有效磷、能转化有机态的无效磷为有效磷,这就增加了可给态磷的含量,改善了作物磷素营养,提高了产量。第四,土壤中含钾素很丰富的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都是很稳定的矿物,不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现在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钾细菌(E系添加剂)能分解这些化学上极稳定的矿物,把其中对作物有用的钾素分解释放出来,同时还能从空气中固氮、从坚硬的磷灰石中取得磷素营养、以及增强作物抗病防病能力。此外,此菌能产生芽孢,可耐高温和干燥、耐氨性好、可长期保存和存活,是一种集解钾、固氮、解磷、抗病防病于同一菌体的特效细菌。第五,研究选育了一类微生物,它们能产生刺激素和抗菌素,用作刺激农作物生长(F系添加剂)和抗生菌肥(G系添加剂),这类微生物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病虫害,因地制宜的筛选使用。农用微生物只能补充作物营养的作用,绝不能用它代替大量有机肥料和化肥。各种微生物的添加量视作物、土壤的情况不同而添加,一般添加总量控制3-8%(重量)。
本发明选用了腐殖酸类物质,这类物质是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产物经再缩合而成的无定型高分子化合物,它既有有机肥料的多种功能,又有化学肥料的某些特性,它本身含有大量功能团,具有改良土壤和刺激作物生长之功能。复合全价肥料主要设计选用的是腐殖酸钠,对作物起刺激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快、根系发达,禾谷类作物分蘖多,提早开花结实,穗大粒多,籽粒饱满,腐殖酸钠在肥料中的添加量一般在2-3%(重量)。本发明在产品中注意了微量元素的添加问题,铜、铁、锰、锌、铜、氯、硼等也是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虽然它们的需要量不大,但对各种作物生长发育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提高品质等作用。不同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根据作物缺哪种元素,就施用哪种元素,少了不行,多了也不好,据情确定。本发明在产品中选用了稀土物质,主要是 、铈、镨、钕四种农用稀土元素与硝酸盐复合产品-硝酸稀土,它可促进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施用稀土后的作物,一般根系发达,能增强对养分、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作用,提高干物质的积累和光合作用,增强了作物的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稀土虽然不是肥料,不能代替肥料,但可与肥料和农药配合使用,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若施用适量,可达增产效果。一般用量0.5-1.0%(重量)。本发明产品还选用和添加了植物生长激素类物质,这类物质多种多样,生理作用不一,有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生长增产的,有增强抗性改善品质的,有早熟、催熟、防止落花落果的,有促进果实大、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的,有防止徒长、控制作物生长等等,要根据产品需要选配,用量一般按规定使用。
本发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是要使各种添加物,进入肥料、进入土壤后,不被土壤中其他物质固定,而仍然保持其有效态,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就需要解决“活性载体”问题。本发明研究开发成功了一种活性强、吸附能力极佳的“B系添加剂”-活性载体,它是用一种非金属矿产资源置换活化而得,这项研究成果的取得为各种营养元素和其他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进入肥料、进入土壤,保持其有效态,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是极其有利的。本发明还可在产品中配制杀虫剂、除草剂、抗生素,以及除臭剂、调理剂等特种物质。
附图
是本发明的“复合全价肥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参照附图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清楚地看出复合全价肥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有机原料-鲜湿鸡粪(含水约70%)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在自行设计的强力干燥系统中进行脱水、除臭、灭菌处理,此时通过热风炉配气室鼓风增压进来的热气温度调节到80-100℃,物料温度小于90℃(温度可调),使鸡粪达到脱水、除臭、灭菌和腐熟的目的;其次,使鸡粪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降解蛋白质的目的;最后,水分降到13%以下的鸡粪即送到压力软化罐中,在经鼓风增压的热气作用下,在旋转的转化罐中(温度70-80℃、压力1.5-2.0kg/cm2、保压30分钟)鸡粪在物化作用下(软化膨化)进一步降解蛋白质和氨基酸达到无机化处理目的;处理完并冷却到常温后的“净料”进入初清圆筒筛除去大杂质和永磁圆筒除去磁性物质,然后经锤片式粉碎机粉碎至所需粒度,并经斗式提升机、绞笼分别送入配料仓待用。同样,其他原料(包括无机等)则经过预粉、预混等预处理后,经提升机,绞笼分别送入相关配料仓中待用,共有8个配料仓;然后按预先设计的配方,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子秤进行秤重分批配料,即通过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8个料仓中的料分别秤重,累积计量,当总量达到预定重量(如500公斤)时,就自动放料送入混合机,与此同时,可由人工向混合机中添加各种微量成分,混合机自动进行定时搅拌,混合均匀后电子计算机控制自动排料放入带缓冲仓的绞笼,经提升机提至造粒缓冲仓中,在进入缓冲仓前去磁装置清除物料中的磁性物质,然后进入挤压式环模制粒机进行制粒,物料直径为3-5mm、长度为6-10mm,颗粒抗压强度>10牛顿;制粒后的粒料经立式冷却器将物料的温度冷却至常温,然后经斗式提升机提升至顶端的分级筛,将粉料返回制粒缓冲仓继续加工,成品粒料被送入成品仓,自动计量包装出厂;此时要对物料按企业规定进行化验检测,对于不合格者要返工处理,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可进行后期强化处理。在整个加工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工序物料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60-90℃间,高了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要控制混合时间,短了混不匀,长了引起“自动分级”,一般为3.0-3.5分钟;要控制车间温、湿度,防止无机肥的吸潮而影响物料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要掌握好制粒工序的湿度,含水量一般不大于17%。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本发明产品适宜于各种作物,对提高瓜果、蔬菜、药材、花卉及各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经有关农科院所及农技推广站组织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叶菜类表征叶宽大、色浓绿、不早衰、增产幅度达10-30%;如白菜田间试验,与等养分化肥对照比较亩产达13,687.8公斤,增产13%;菠菜田间试验,与等养分化肥对照比较亩产达834.8公斤,增产达20.17-53.23%;油菜温室试验,与等养分磷酸一铵对照比较亩产达2,445.7公斤,肥效接近,但比常规施肥增产30.95%;白菜采种田间试验,与等养分化肥对照比较亩产达86.15公斤,增产13.41%;西红柿田间试验,与常规施肥对照比较,增产43.79-44.61%,糖分提高1.2-2.08%。瓜果类表征叶大色浓、开花结果早;如西瓜田间试验,与常规施肥对照比较,表现出叶宽大、色浓绿、苗壮、座果早,增产7.54-15.3%,口感好,芯糖和边糖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0.99-1.26%和0.69-1.19%,平均提高1.18-1.21%。小麦籽粒饱满、结实率高、产量显著提高;如冬小麦温室试验,与磷酸一铵比较增产26.92%;水稻大田试验,与常规施肥比较,增产明显达25-30%。花卉类表征叶大色浓绿、花期早、花蕊多、香味浓、花期长。经济作物类如甜菜田间试验,复合全价肥料的不同配方与磷酸一铵对照比较,叶大色浓绿、结块大,增产达30-127%、糖分提高0.5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另外,由于是复合全价肥料,没有化学肥料的不足,因而作物的品质有显著改善,提高了作物的糖分含量。
复合全价肥料的有机质含量高,其在土壤中的腐解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实际测定表明,当它施入土壤后,15天就有39.52%的有机碳被分解,到60天有57%被分解,一直到150天仍缓慢持续分解,但仍有35.99%的有机碳残留于土壤中。可见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生育需肥特性相一致,而且大量有机碳残留土壤中,这对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腐殖质组分是极其有益的。复合全价肥料除有机物含量十分丰富外,还含有各种中微量元素,其中,仅每公斤鸡粪就提供钙4.82-6.06%、镁0.48-1.16%、硫0.46%、铁4500-9400mg、锰191.8-443.6mg、锌60.2-463.6mg、硼54.3mg、铜14.12-25.7mg、钼0.17-1.44mg,还含有蛋白质、多糖和各种氨基酸等有机营养物质。这样,不仅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了各种中微量元素,达到了平衡施肥,为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营养条件;同时,复合全价肥料本身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而又添入了一些有机活性物质,这样,就促进了作物生根、发芽、增加作物对低温、干旱、病虫害的抗逆性,从而促进了作物的正常生长,表现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效果。
上述结果表明,在施复合全价肥料的等养分量情况下,较施单一肥料或少数几种肥料相对作物有增产作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土壤肥力,长期施用效果将会更为明显。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复合全价肥料,其特征在于将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以及其他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全价复合为一整体--复合全价肥料系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全价肥料,其特征在于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元素和土壤丰缺状况进行全价复合,并可按需任意配制。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全价肥料,其特征在于有机肥是由畜禽粪便组成,各种粪肥可任意比例混合,也可使用单一一种粪便,如鸡粪,其用量一般为40-65%(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全价肥料,其特征在于无机肥为氮、磷钾三要素化肥,其用量应使复合全价肥料中的氮、磷、钾三要素的总量达到22-36%或更高。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全价肥料,其特征在于微生物是指降解蛋白质的酶促物质、生物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刺激生长的细菌以及抗生菌,一般总的添加量为3-8%(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全价肥料,其特征在于其他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是指微量元素、腐殖酸类物质、稀土类物质、活性载体、抗病菌以及杀虫、除草剂等。这些物质种类繁多,用途各一,根据需求据实配制,其用量总计约15%(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其他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其特征在于活性载体是通过对一种非金属矿-蒙托石进行粉碎后与一种氮素化合物混合、加热、置换反应制取,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和活性。加热的温度应控制在60-70℃。
8.一种复合全价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了将各种原料、辅料及组成物质进行工业化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了5-20吨/时的规模生产能力,形成了自动化生产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有机粪源(如鸡粪)进行了无害化(灭菌、除臭等)、无机化(脱水、发酵、软化、膨化)综合处理,全部处理过程中物料的温度均控制在60-80℃,其处理设备-强力干燥系统的介质温度可通过配气室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化生产线及成套生产技术是由原料处理、有机物(鸡粪)处理、配料、混合、制粒、计量包装、检验化验、微生物培制、添加剂生产以及提升、输送等部分组成,生产线实现在线电子计算机管理控制,电子计算机贮存40-100个产品配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全价肥料,它是集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他具有特殊生物学价值的物质(包括微量元素、腐殖酸类物质、稀土类物质、酶促物质、活性载体、植物生长激素、抗病菌物质等)之优点于一体,采用现代化生产手段全价复合精制而成。这种肥料养分齐全、含量高、肥力强、肥效高、肥料利用系数大、肥期长、能满足作物健康生长发育全过程对营养元素的需要,是一种无公害、肥效稳定而持久的生产“绿色食品”的新型肥料。它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而且可提高土壤肥力、治理和改善环境。
文档编号C05F11/08GK1110674SQ9510122
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5日
发明者匡永成, 郭莉, 刘金城, 匡永中 申请人:匡永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