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抗旱增产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75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作物抗旱增产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增强作物抗旱机能的抗旱增产剂。
目前的抗旱剂多为抗蒸腾剂。植物的蒸腾表面主要是叶子,而散失水分的唯一通道是叶下表面的气孔,抗蒸腾剂都是针对气孔而言的,根据它们作用于气孔的方式和抑制蒸腾的机理不同,大致分为4类1、气孔阻塞剂,如脂肪醇类,这类药物喷涂叶面,阻塞部分开放的气孔,抑制蒸腾。2、气孔抑制剂,如ABA(脱落酸)、亚硫酸钠、矮壮素、苯汞醋酸、硅胶和某些链烯琥珀酸类,喷洒叶面后,直接作用于含水的气孔保卫细胞,刺激气孔自动关闭,达到抗蒸腾的目的。3、薄膜抗蒸腾剂,如蜡质和塑料乳剂等,这类物质能在叶片的外表产生一种物理性载体或形成一层薄膜阻止水汽经气孔散失。4、反光抗蒸腾剂,如铝粉、白垩、高岭土等,喷洒后能在叶面形成一层反光介质,减少太阳辐射,降低叶温和叶片与大气之间的蒸腾梯度,减少蒸腾散热引起的额外水耗。以上抗蒸腾剂施于作物叶面,受外界风、光等因素影响较大,抗旱性能不够稳定,且常引起叶片温度增高,对叶组织有损失,叶片温度增高后,由于呼吸升高对净光合作用也不利。除抗蒸腾剂外,抗旱剂类型还有土壤吸水剂、黄腐酸等,土壤吸水剂是有机聚合物,它只是使周围的土壤增强吸水、保水能力,减少蒸发作用,但并未能改变植物体内吸水、保水的能力,黄腐酸是一种腐殖酸,生产工艺复杂,价格偏高,目前仍未能真正推广应用。上述抗旱剂都是在发生干旱时喷洒,为时已晚,且药剂用量大,浪费也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作物浸种、拌种处理,在干旱情况下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可提高作物自身吸水、保水性能及促进生长发育,且施用成本低的抗旱增产剂。
本发明抗旱增产剂是一种组合物,包含钙化合物(A)、钾化合物(B)、含氮化合物(C)、高分子醇类(D)、植物激素(E)和腺苷三磷酸,组分(A)~(E)分别选取下列各组物质的一种或多种钙化合物(A)氯化钙、硝酸钙、硫酸钙;钾化合物(B)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氰酸钾;含氮化合物(C)硫脲、胱氨酸、硝酸钾、脲素;高分子醇类(D)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植物激素(E)吲哚丁酸、丁二酸、赤霉素、奈乙酸、脱落酸、2、4-D。
将以上各组分混合可制成粉剂,也可混合于水中制成水剂,用于浸种或拌种。根据各物质的性能价格比,各组分中(A)~(E)的优选种类分别为氯化钙、硝酸钾、脲素、聚乙烯醇、2、4-D。本发明抗旱剂并不排斥其它有益物质的加入,例如,可根据作物品种、类型、土壤类型等情况添加适当微量元素,其效果会更好。
本发明抗旱剂各组分的含量,可自行设定,以加入有效量而不会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为准,在此提供一种效果较好的配方组成将氯化钙、硝酸钾、脲素、聚乙烯醇、2、4-D和腺苷三磷酸按以下含量混合于水中,制成水剂(百分比以占水剂的总重量计)氯化钙0.2-1.0%,硝酸钾0.1 5-0.8%,脲素0.5-1.5%,聚乙烯醇0.8-1.5%,2、4-D0.O002-0.0003mg/L,腺苷三磷酸1.5-3mg/L。
本发明抗旱剂组分中,钙不仅是植物所必需的一种大量营养元素,而且是偶连胞外刺激与胞内反应的第二信使,并发现钙参与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可控制与种子萌发有关的一些重要生理过程和酶的活性,钙离子处理后,可提高作物体内清除自由基毒害的保护酶系统的活性,稳定细胞膜结构,增加作物吸水、保水能力;钾对于参与活体内各种重要反应的酶起着活化剂的作用,能促进呼吸进程及核酸和蛋白质的形成,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增加原生质的水合程度,降低粘性,细胞保水力增强,抗旱性也增加,此外,钾也是植物生长的三要素之一;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元素是生命元素,是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的组成成份,在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以及植物代谢中都有重要功能;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渗调处理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萌发,增强作物抗逆能力,促进幼苗生长,可以调动种子体内的积极因素如加速蛋白质、核糖核酸合成,提高酶活性,引起膜组成及功能的变化,加速劣变种子膜、植株损伤膜的修复;植物生长物质是一些调节和控制生长发育的物质,应用这些物质,可以加速生根、加速植株生长,促进种子萌发,诱导植物开花,防止落花落果等;腺苷三磷酸是一种高能化合物,植物的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来维持,如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有机物的运输和合成,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及抵御不良环境危害等都需要能量。
本发明抗旱剂将以上物质联合成一体,可明显提高作物体内生物酶的活性,加快代谢过程,增强植株吸水、保水及清除自由基毒害物的能力,不仅对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还对幼苗生长乃至作物生长全过程起积极作用,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明显提高作物抗旱性能。经过对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实验室试验、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表明,利用本抗旱剂处理种子,能明显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率,明显促进幼苗的生长,作物对高温伤害和干旱有很强的抵抗作用,增产增收,统计结果表明,在干旱情况下,经本发明抗旱剂处理后的作物小麦增产15%以上,玉米增产25%以上。在未发生干旱的情况下,对作物也有增产作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0%、15%以上。因此,利用本发明抗旱剂处理种子,可起到预防干旱的作用。本发明抗旱剂对人、作物无毒副作用,在阴暗干燥处可长期保存,且施用成本低,小麦每亩成本仅1.5-2.5元,玉米每亩成本仅0.5-1.5元。
以下列举本发明抗旱剂的实施例。
实施例1将氯化钙、硫酸钾、硝酸钾、聚乙二醇、吲哚丁酸、腺苷三磷酸混合制成水剂或粉剂,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和作物抗旱性能。
实施例2将氯化钙、硫酸钙、硫氰酸钾、脲素、聚乙烯醇、赤霉素、腺苷三磷酸混合制成水剂或粉剂,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和作物抗旱性能。
实施例3将氯化钙、氯化钾、硫脲、聚乙二醇、丁二酸、腺苷三磷酸混合制成水剂或粉剂,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和作物抗旱性能。
实施例4将硫酸钙、硫酸钾、胱氨酸、聚乙烯醇、奈乙酸、腺苷三磷酸混合制成水剂或粉剂,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和作物抗旱性能。
实施例5将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钾、聚乙烯醇、脱落酸、腺苷三磷酸混合制成水剂或粉剂,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和作物抗旱性能。
实施例6将氯化钙、硝酸钾、脲素、聚乙烯醇、2、4-D、腺苷三磷酸混合制成水剂或粉剂,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和作物抗旱性能。
实施例7将氯化钙、硝酸钾、脲素、聚乙烯醇、2、4-D、腺苷三磷酸混合制成水剂,各组分含量控制为(百分比以占水剂的总重量计)氯化钙0.3%,硝酸钾0.2%,脲素0.6%,聚乙烯醇0.9%,2、4-D0.00021mg/L,腺苷三磷酸1.6mg/L。所制成水剂用于浸种,作物抗旱性能明显增强,施用成本较低。
实施例8将氯化钙、硝酸钾、脲素、聚乙烯醇、2、4-D、腺苷三磷酸混合于水中制成水剂,各组分含量控制为(百分比以占水剂总重量计)氯化钙0.6%,硝酸钾0.5%,脲素0.9%,聚乙烯醇1.1%,2、4-D0.00025mg/L,腺苷三磷酸2.2mg/L,所制成水剂用于浸种,作物抗旱性能明显增强,施用成本较低。
实施例9将氯化钙、硝酸钾、脲素、聚乙烯醇、2、4-D、腺苷三磷酸混合于水中制成水剂,各组分含量控制为(百分比以占水剂总重量计)氯化钙0.95%,硝酸钾0.75%,脲素1.4%,聚乙烯醇1.4%,2、4-D0.00029mg/L,腺苷三磷酸2.9mg/L,所制成水剂用于浸种,作物抗旱性能明显增强,施用成本较低。
以上实施例以实施例7—9效果较好,尤以实施例8为佳。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作物浸种、拌种处理的抗旱增产剂组合物,包含钙化合物(A)、钾化合物(B)、含氮化合物(C)、高分子醇类(D)、植物激素(E)和腺苷三磷酸,组分A~E分别选取下列各组物质的一种或多种钙化合物(A)氯化钙、硝酸钙、硫酸钙,钾化合物(B)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氰酸钾,含氮化合物(C)硫脲、胱氨酸、硝酸钾、脲素,高分子醇类(D)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植物激素(E)吲哚丁酸、丁二酸、赤霉素、奈乙酸、脱落酸、2、4-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旱增产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钙化合物(A)为氯化钙,钾化合物(B)为硝酸钾,含氮化合物(C)为脲素,高分子醇类(D)为聚乙烯醇,植物激素(E)为2、4-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旱增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混合于水中制成水剂,各组分的含量为(百分比以占水剂总重量计)氯化钙0.2-1.0%,硝酸钾0.15-0.8%,脲素0.5-1.5%,聚乙烯醇0.8-1.5%,2、4-D0.0002-0.0003mg/L,腺苷三磷酸1.5-3mg/L。
全文摘要
作物抗旱增产剂组合物,包括钙化合物(A)、钾化合物(B)、含氮化合物(C)、高分子醇类(D)、植物激素(E)和腺苷三磷酸,组分A~E分别选取下列各组物质的一种或多种A氯化钙、硝酸钙、硫酸钙,B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氰酸钾,C硫脲、胱氨酸、硝酸钾、脲素,D聚乙二醇、聚乙烯醇,E吲哚丁酸、丁二酸、赤霉素、奈乙酸、脱落酸、2、4-D。本发明抗旱剂可制成水剂或粉剂,用于作物浸种或拌种,经示范试验表明,可明显提高小麦、玉米等作物在干旱情况下的产量。
文档编号A01N59/06GK1116044SQ9510236
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2日
发明者洪法水, 董振吉, 周谋文, 马成仓, 王旭明 申请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