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体蜂窝形状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营养钵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51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群体蜂窝形状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营养钵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栽培方法及其栽培钵具,特别涉及的是植物群体蜂窝形状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营养钵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出一种最合理地利用地力和光资源的栽培方法及其手段。从而达到提高栽培植物产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内容如下目前,人类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最大限度的种植植物的问题,本发明人从蜂窝的形状受到启发,不妨用数学和其它边缘学科的一些基础理论进行分析。



图1为个体蜂窝示意图。
附图2为群体蜂窝中个体蜂窝之间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对群体植物采取蜂窝形状进行栽培。如图2所示,用线段将各蜂窝的中心连接起来,就会发现,任何最相临的三个蜂窝图形中心之间所占的平面几何图形为正三角形。为了便于证明其栽培优点首先用正方形的植物平面分布形式与蜂窝形植物平面分布形式进行比较。
附图3为正方形植物平面分布栽培法示意图。
附图4为按蜂窝形状平面分布栽培法示意图。
如图4所示,由蜂窝圆形简化而来的正三角形的底边为株距,定为a,则行距(即正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可由勾股定理得出行距 即行距为株距的3/2倍。
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地块上,设地块边长为A,株距为a,正方形栽培法时的行距=株距=a,每边的穴数为A/a+1,总穴数为N1,则N1=(A/a+1)2。而蜂窝形栽培法,其中一边株距为a,则此边穴数仍为A/a+1,而另一边的行距为 则此边穴数应为 总穴数为 二者相比为总穴数之比N2N1=(A/a+1)(A3a/2+1)(A/a+1)2=2A+3a3(A+a)···(1)]]>由于地块的大小不同,穴数比的变化N2/N1的值也变化,现将不同的A、a值代入公式(1)列表计算如表一表一
计算结果表明,改变地块的大小,穴距等因素,对于植物的蜂窝形栽培法与正方形栽培法总穴数之比值变化不大。同时还证明,在边长相等的情况下或在面积相等的地块上,采用蜂窝形状的植物栽培法的总穴数,将是用正方形栽培法总穴数的1.15倍左右,因此按穴数计算可以提高产量15%左右。
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地块上,在正方形植物栽培法与蜂窝形植物栽培法总穴数相等的情况下,比较两者a值(穴距),计算结果如表二表二<
计算结果表明,在总穴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蜂窝形状实施的植物栽培法比正方形栽培法穴距增加8.45%左右。蜂窝形状植物栽培法与传统的植物栽培法比较有如下优点1、植物的根系发育分布为圆形(俯视),根系对其周围养分吸收能力均等一致,而传统植物栽培法却不是这样,株距之间过密,产生争食养分现象,行距之间过宽,浪费地力。
2、蜂窝形状栽培法能更有效地利用光源,使光在各个方向照射情况大致相等,不会出现局部穴距过密而相互遮光,局部过稀而浪费光能的现象。
3、蜂窝形状栽培法可以从各方向通风,而传统栽培法只能当风顺拢刮来时,才显示通风良好的优势。
4、蜂窝形状栽培法在穴距相同的情况下要比传统栽培法多栽植物苗数15%左右,因此可相应提高植物的生物学产量。
5、蜂窝形状栽培法在单位面积内总穴数不变情况下,要比传统栽培法增加穴距8.45%,从而改善植株生长条件。
6、蜂窝形状栽培法比传统栽培法土地利用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半径R相等的情况下图3中四个圆包围的阴影部分比图4中三个圆包围的阴影部分大。
植物群体蜂窝形状栽培方法专用栽培营养钵具。
根据蜂窝外观形状,将单个营养钵具制作成俯视为正六边形的形状,最适合于大量营养钵具群体之间的平面分布,符合上述6条优点。目前使用量较大的圆形及其它形状的钵具,均不具备上述优点。因此,这种蜂窝形状营养钵具的制作充分体现了蜂窝仿生学在农林业新技术领域的应用,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三性。
附图5为上下口面积比为1∶1营养钵具示意图附图6为上口面积大于底面积的营养钵具示意图本发明蜂窝形状营养钵尺寸范围如下壁厚0.1~100毫米。
a=20~500毫米。
h=50~1000毫米。
上口面积与底面积之比为1∶0.5~1∶1。
材质要求塑料、陶瓷、纸板、金属、木材或其几种材料的复合制成品。
此类钵具适用于农业、林业、花卉等育苗木或植物栽培。
实施例壁厚 0.3毫米上口边长a 30毫米垂直高度h 80毫米上口面积与底面积之比为1∶0.9材质 聚已烯塑料用途花卉、苗木或温室蔬菜育苗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群体蜂窝形状栽培方法,适合于农业及林业生产,其特征在于蜂窝图形中心即为植株栽培中心,按这种方法进行植物栽培可在穴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传统栽培法多栽植物苗数15%左右;在单位面积内总穴数不变情况下,要比传统栽培法增加穴距8.45%。并能改善植物通风透光或植物对土壤养的吸收状况。
2.按权力要求1所制造的专用钵具,其单个特征在于上口或底的图形为正六边形。该钵具的尺寸范围为壁厚 0.1~100毫米上口边长a20~500毫米垂直高度h50~1000毫米上口面积与底面积之比为1∶1~1∶0.5
3.按权力要求1所制造的专用钵具,其材质特征在于塑料、陶瓷、纸板、金属、木材或其中几种材料的复合制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植物群体蜂窝形状栽培方法及其专用栽培营养钵具。植物群体蜂窝形状栽培方法,能合理地利用地力和光资源,使植物较好地进行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克服了传统栽培法由于植株局部过密造成争肥或遮光,局部过稀而浪费地力或光资源。用这样的栽培法在同样穴距的情况下可增加穴数或同样的穴数下可增加穴距,从而其特征在于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根据植物群体蜂窝形状栽培方法研制的营养钵具在植物育苗等栽培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A01G9/00GK1137855SQ95110298
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3日
发明者季相金 申请人:季相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