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断翅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309515阅读:1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禽断翅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断翅养殖方法。
家禽养殖,在我国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分散饲养,或是大中型养殖场的集中饲养,全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饲料及粮食,以鹅、鸡等家禽为例,其表皮及翅膀上均生长着大量的羽毛,这些羽毛的生长,无疑需由饲料中补充足够的营养,而一旦停止或无法满足家禽羽毛生长所需的营养时,家禽骨骼、肌肉的生长也将十分缓慢,事实上,现代家禽已丧失了飞行能力,其翅膀的生长伴随着羽毛的生长,其经济价值不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禽断翅饲养方法,从而为节约饲料消耗,提供新的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将出壳后能够独立进食的雏禽,实施双翅截除,具体系将雏禽翅膀张开,用消毒的刀片将双翅沿根部截断,截除双翅后,将雏禽伤口用碘酊棉球涂擦,止血,然后,将雏禽放入经消毒的保温箱内,勤换干垫草,并每日投以饲料,经3-4天伤口愈合后,雏禽需经6-10天的行走不平衡期,达到平衡后,即混群饲养。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雏禽骨质尚处于胶质状时,很易截断双翅,且流血甚少,伤口愈合快,术后雏禽即可活动进食。断翅后的雏禽,减少了供羽毛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并丧失了飞跃能力,消耗能量也相应减少,故消耗饲料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增重率,产蛋率的提高。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实施例1取雏鹅266只,当鹅出壳1-2天,可独立进食后,用消毒刀片实施双翅截除,部位沿双翅根部,截翅后,将雏鹅伤口用碘酊棉球涂擦,止血,然后,将雏鹅放入经消毒的保温箱内,勤换干垫草,并每日投以饲料,经3-4天伤口愈合,雏鹅经6-10天行走不平衡期,达平衡后,脱离保温箱,混群饲养,经90-96天生长期,体重达8斤以上,成活率为100%,较传统方法,出肉率提高10%,产蛋率高12%,增重率提高18%,饲料消耗减少14%。
实施例2取雏鸡200只,当鸡出壳2-3天,可独立进食后,实施双翅截除,其他方式同实施例1,经90天生长期,体重均达4.5斤以上,成活率为100%,较传统方法,出肉率提高9%,产蛋率高11%,增重率高18%,饲料消耗减少12%。
权利要求
1.家禽断翅养殖方法,包括混群饲养,其特征在于将出壳后能够独立进食的雏禽,实施双翅截除,具体系将雏禽翅膀张开,用消毒的刀片将双翅沿根部截断,截除双翅后,将雏禽伤口用碘酊棉球涂擦,止血,然后,将雏禽放入经消毒的保温箱内,勤换干垫草,并每日投以饲料,经3-4天伤口愈合后,雏禽需经6-10天的行走不平衡期,达到平衡后,即混群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择的家禽为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择的家禽为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家禽断翅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出壳后能够独立进食的雏禽,实施双翅截除,具体系将雏禽翅膀张开,用消毒的刀片将双翅沿根部截断,截除双翅后,将雏禽伤口用碘酊棉球涂擦,止血,然后,将雏禽放入经消毒的保温箱内,勤换干垫草,并每日投以饮料,经3-4天伤口愈合后,雏禽需经6-10天的行走不平衡期,达到平衡后,即混群饲养。
文档编号A01K67/00GK1145166SQ9511199
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4日
发明者张向元 申请人:张向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