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害虫用毒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5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害虫用毒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宜用于防治害虫、尤其是防治蜚蠊的防治害虫用毒饵。
通过饲喂含杀虫活性成分的毒饵防治害虫例如蜚蠊已成为惯例。但是,由于害虫对毒饵的饲喂偏爱(feeding preference)并不总是良好的,因此用毒饵防治害虫仍不令人满意。
本发明提供用于防治害虫的毒饵,它在害虫特别是蜚蠊的饲喂偏爱方面极佳。
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提供防治害虫用毒饵,包含(a)杀虫活性成分,(b)调味汁或芳香调料汁和(c)植物油。
尽管按照本发明的毒饵本身在害虫、特别是蜚蠊的饲喂偏爱方面极佳,但优选加入(d)至少一种选自谷物粉、糊精和糖的物质,以增强饲喂偏爱。
用在本发明中的杀虫活性成分不仅可以是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例如合成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有机磷类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N-芳基二唑类化合物、腙类化合物、氨磺酰化合物、天然的杀虫化合物、硼酸等,而且可以是昆虫生长调节剂,例如返幼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以及它们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杀虫活性成分的具体实例见下述。应当理解的是,可以使用任何具有所述活性的异构体或这样的异构体的混合物。(1)菊酸5-苄基-3-呋喃基甲酯,(2)菊酸3,4,5,6-四氢苯二酰亚氨基甲酯,(3)菊酸3-苯氧基苄酯,(4)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3-苯氧基苄酯,(5)菊酸2-甲基-4-氧代-3-(2-丙烯基)环戊-2-烯酯,(6)菊酸1-乙炔基-2-甲基-2-戊烯酯,(7)菊酸2-甲基-4-氧代-3-(2-丙炔基)环戊-2-烯酯,(8)菊酸α-氰基-3-苯氧基苄酯,(9)2,2,3,3-四甲基环丙烷羧酸2-甲基-4-氧代-3-(2-丙烯基)环戊-2-烯酯,(10)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2,3,5,6-四氟-4-甲基苄酯,(11)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2,3,5,6-四氟苄酯,(12)2,2-二甲基-3-(1,2,2,2-四溴乙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3-苯氧基苄酯,(13)2-(4-氯苯基)-3-甲基丁酸α-氰基-3-苯氧基苄酯,(14)2,2,3,3-四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3-苯氧基苄酯,(15)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3-苯氧基苄酯,(16)2-(2-氯-4-三氟甲基苯胺基)-3-甲基丁酸α-氰基-3-苯氧基苄酯,(17)2-(4-乙氧基苯基)-2-甲基丙基3-苯氧基苄基醚,(18)O,O-二甲基O-(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phosphorothioate),(19)2,2-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酯,(20)O,O-二乙基O-(2-异丙基-6-甲基-4-嘧啶基)硫代磷酸酯,(21)(E)-O-2-异丙氧羰基-1-甲基乙烯基O-甲基乙基硫代磷酸酯,(22)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23)O,O-二甲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24)S-6-氯-2,3-二氢-2-氧代-1,3-噁唑并[4,5-b]吡啶-3-基-甲基O,O-二甲基硫代磷酸酯,(25)5-甲氧基-3-(2-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2(3H)-酮,(26)甲基氨基甲酸2-(1-甲基乙氧基)苯酯,(27)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28)4-(2-溴-1,1,2,2-四氟乙基)-1-(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2-甲基咪唑,(29)5-氨基-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硫酰基吡唑,(30)5-氨基-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硫基吡唑,(31)四氢-5,5-二甲基-2(1H)嘧啶酮[3-[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氟甲基)苯基]乙烯基]-2-亚丙烯基]腙,(32)N-乙基全氟辛烷磺酰胺,(33)Abamectin,(34)硼酸,(35)2-[1-甲基-2-(4-苯氧基苯氧基)乙氧基]吡啶,(36)11-甲氧基-3,7,11-三甲基十二碳-2,4-二烯酸异丙酯,(37)3,7,11-三甲基十二碳-2,4-二烯酸乙酯,(38)1-(4-氯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39)1-(3,5-二氯-2,4-二氟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40)1-(4-三氟甲氧基苯基)-3-(2-氟苯甲酰基)脲,(41)N-环丙基-1,3,5-三嗪-2,4,6-三胺,(42)2-叔丁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全氢化-1,3,5-噻二嗪-4-酮。
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中杀虫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以随杀虫活性成分的种类变动。一般为0.05-10%(重量)。该毒饵防治害虫的作用可通过加入增效剂而得以增强,所述增效剂有例如α-[2-(2-丁氧基乙氧基)乙氧基]-4,5-亚甲二氧基-2-丙基甲苯,八氯代二丙醚,氰硫基乙酸异冰片酯,N-(2-乙基己基)二环[2.2.1]庚-5-烯-2,3-二甲酰亚胺等。
用在本发明中的调味汁包括Japanese Agricultural Standard中规定的辣酱油、中稠酱油、稠酱油等,其中辣酱油是最优选的。用在本发明中的调味汁可用例如“Koryono Jiten”(AsakuraPublishing Co.,Ltd.出版)的第222-224页中所述的方法制备。这些调味汁可直接使用,或以通过将调味汁粉化例如通过冷冻干燥或加入碳水化合物例如淀粉制得的调味粉末的形式使用。
通常可将调味汁按1-20%(重量)的量掺入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铒中。
不用所述调味汁,还可以使用芳香调料汁。所述芳香调料汁可以是如“Koryo no Jiten”(Asakura Publishing Co.,Ltd.出版)的第289页中所述的香料油混合物。芳香调料汁的实例有香味汁B-82404号或调味精(saucemicron)第600号(均由Takasago InternationalCorporation制造)。
通常可将芳香调料汁按0.01-2%(重量)的量掺入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中。
用在本发明中的植物油包括例如植物烹调油,例如豆油、芝麻油、菜籽油、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椰子油等,其中豆油、芝麻油、菜籽油和它们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是优选的。通常将植物油按10-50%(重量)的量掺入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中。
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最好还包含谷物粉、糊精、糖或它们中的至少两种。所述谷物粉包括例如淀粉,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的淀粉,小麦粉,稻米粉,玉米粉,马铃薯粉等。所述糊精包括例如将玉米、马铃薯、甘薯、小麦、稻米等的淀粉用酸、加热或淀粉酶等水解获得的那些。所述糖包括例如蔗糖、葡萄糖、粒状糖、果糖、乳糖、粗制糖、红糖、软糖等。所述谷物粉、糊精、糖或它们中的至少两种可按总量的40-85%(重量)的量掺入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中。
若有必要,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还可以包含抗氧化剂、防腐剂、防误食剂、稀释剂、香味剂等。
可用的抗氧化剂包括例如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α-生育酚,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甲基羟基茴香醚,棓酸丙酯,愈创树脂,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所述的防腐剂包括例如苯甲酸,苯甲酸钠,水杨酸,山梨酸,山梨酸钾,脱氢乙酸,脱氢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丙酸钙,丙酸钠等。所述防误食剂包括例如番椒,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aluminum lake),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New cocine,焰红染料,玫瑰红,酸性红,酒石黄,酒石黄铝色淀,日落黄FCF,日落黄FCF铝色淀,坚牢绿FCF,坚牢绿FCF铝色淀,亮蓝FCF,亮蓝FCF铝色淀,靛蓝胭脂红,靛蓝胭脂红铝色淀,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等。所述稀释剂包括例如白炭黑,硅藻土,结晶性纤维素,高岭土,滑石,膨润土,浮石,海泡石,硅镁土等。所述香味剂包括例如干酪香味剂,黄油香味剂,花生香味剂,草莓香味剂,牛乳香味剂等。
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还可以含有已知的引诱剂。
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可以是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将各成分混合所获得的粉末,通过可选地向各成分的混合物中加水所形成的颗粒,团块,通过将成分的混合物压制所获得的片剂等。
可将杀虫活性成分直接或以制剂例如粉剂、可湿性粉剂、微囊、乳剂、油等的形式加入毒饵中并与其混合。
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最适宜防治蜚蠊例如美洲大蠊、德国小蠊、烟色大蠊等,并也可用于防治其它害虫,例如蚁,如法老蚁、Formica Japonica MOTSCRULSKY等,窃蠹,如烟草窃蠹、药材窃蠹等,网目砂潜,例如赤拟谷盗、杂拟谷盗,扁甲,例如锯谷盗、长角扁谷盗等,和白蚁,例如家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 KOLBE等。
要防治害虫,可以使用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将所述饵放在害虫生活或经过的地方。
实施例下面将参考下列制备实施例和试验例解释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在实施例中,除另作说明外,将Kagome Co.,Ltd生产的“WORCESTER SAUCE”用作所述辣酱油,Takasago InternationalCorporation生产的“SAUCE SPICE FLAVOR No.B-82404”用作所述芳香调料汁。制备实施例1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O,O-二甲基O-(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15重量份辣酱油,20重量份芝麻油,10重量份小麦粉,4.5重量份糊精和5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2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10重量份辣酱油,2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小麦粉,19.5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3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辣酱油,10重量份豆油,10重量份菜籽油,50重量份小麦粉,7.5重量份糊精和2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4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15重量份辣酱油,10重量份豆油,10重量份菜籽油,10重量份小麦粉,24.5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5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10重量份辣酱油,20重量份芝麻油,10重量份豆油,20重量份小麦粉,19.5重量份糊精,10重量份粗制糖和1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6
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辣酱油,1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豆油,50重量份小麦粉,7.5重量份糊精和1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7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15重量份辣酱油粉,20重量份芝麻油,10重量份小麦粉,4.5重量份糊精和5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8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10重量份辣酱油粉,2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小麦粉,19.5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9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辣酱油粉,10重量份豆油,10重量份菜籽油,50重量份小麦粉,7.5重量份糊精和2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10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15重量份辣酱粉油,10重量份豆油,10重量份菜籽油,10重量份小麦粉,24.5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11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10重量份辣酱油粉,20重量份芝麻油,10重量份豆油,20重量份小麦粉,19.5重量份糊精,10重量份粗制糖和1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12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辣酱油粉,1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豆油,50重量份小麦粉,7.5重量份糊精和1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13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芳香调料汁,20重量份芝麻油,10重量份小麦粉,17.5重量份糊精和5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14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芳香调料汁,2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小麦粉,27.5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15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芳香调料汁,10重量份豆油,10重量份菜籽油,40重量份小麦粉,7.5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16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芳香调料汁,10重量份豆油,10重量份菜籽油,10重量份小麦粉,37.5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17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芳香调料汁,20重量份芝麻油,10重量份豆油,20重量份小麦粉,27.5重量份糊精,10重量份粗制糖和1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18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2重量份芳香调料汁,1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豆油,50重量份小麦粉,7.5重量份糊精和1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19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0.01重量份芳香调料汁,20重量份芝麻油,10重量份小麦粉,19.49重量份糊精和5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20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0.01重量份芳香调料汁,2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小麦粉,29.49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粗制糖。制备实施例21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0.01重量份芳香调料汁,10重量份豆油,10重量份菜籽油,50重量份小麦粉,9.49重量份糊精和2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22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0.01重量份芳香调料汁,10重量份豆油,10重量份菜籽油,10重量份小麦粉,39.49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23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0.01重量份芳香调料汁,20重量份芝麻油,10重量份豆油,20重量份小麦粉,29.49重量份糊精,10重量份粗制糖和10重量份粒状糖。制备实施例24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0.01重量份芳香调料汁,1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豆油,50重量份小麦粉,9.49重量份糊精和10重量份粗制糖。
用于在后面所述的试验例中进行比较的一些毒铒的制备实施例见下述,作为参考例。参考例1用与制备实施例4中所述的相同的方法制得毒铒,但用10重量份小麦粉和5重量份糊精代替15重量份辣酱油。参考例2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铒0.5重量份杀螟松,20重量份芝麻油,20重量份小麦粉,29.5重量份糊精,10重量份鲸食(krill)粉和20重量份粒状糖。参考例3将下列成分充分混合制得毒饵0.5重量份杀螟松,10重量份辣酱油,10重量份蚕蛾蛹粉,30重量份小麦粉,19.5重量份糊精和30重量份粗制糖。试验例将雌、雄性德国小蠊成虫各5只放入一只底面积为0.24m2的容器中。将约5g毒铒和25g饲养蜚蠊用常规食物置入该容器中。一星期后计算致死率(%)。
将两个品系的德国小蠊用于实验。所有在制备实施例1-24中制得的按照本发明的毒铒均显示出不低于80%的致死率。
另一方面,参考例1和2中制得的用于比较的毒铒只对1个蜚蠊品系显示出不低于80%的致死率,而对另一品系,致死率低于80%。以及参考例3中所获得的毒铒对这两个品系均显示出低于80%的致死率。
尽管德国小蠊可以表现出取决于品系和饲养条件的饲喂偏爱,但业已证明,按照本发明的毒铒显示出极佳的饲喂偏爱,因而对防治蜚蠊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与不含调味汁的参考例1和2中获得的毒饵和含有调味汁但不含植物油的参考例3中制得的毒铒相比,按照本发明的含有调味汁和植物油的毒铒显示出更佳的防治效果。
由以上试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按照本发明的毒铒,由于其极佳的饲喂偏爱,对蜚蠊显示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
1.防治害虫用毒饵,它包含(a)杀虫活性成分,(b)调味汁或芳香调料汁和(c)植物油。
2.按照权利要求1的防治害虫用毒饵,它包含0.05-10%(重量)的杀虫活性成分,1-20%(重量)的调味汁和10-50%(重量)的植物油。
3.按照权利要求1的防治害虫用毒铒,它包含0.05-10%(重量)的杀虫活性成分,0.01-2%(重量)的芳香调料汁和10-50%(重量)的植物油。
4.按照权利要求1的防治害虫用毒饵,它还包含至少一种选自谷物粉、糊精和糖的物质。
5.按照权利要求4的防治害虫用毒饵,它包含0.05-10%(重量)的杀虫活性成分,1-20%(重量)的调味汁,10-50%(重量)的植物油和40-85%(重量)的至少一种选自谷物粉、糊精和糖的物质。
6.按照权利要求4的防治害虫用毒饵,它包含0.05-10%(重量)的杀虫活性成分,0.01-2%(重量)的芳香调料汁,10-50%(重量)的植物油和40-85%(重量)的至少一种选自谷物粉、糊精和糖的物质。
7.按照权利要求1、2、3、4、5或6的防治害虫用毒铒,其中所述害虫是蜚蠊。
8.防治害虫的方法,它包括将按照权利要求1、2、3、4、5或6的防治害虫用毒铒放在害虫生活或经过的地方。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害虫是蜚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防治害虫用毒饵,包括(a)杀虫活性成分,(b)调味汁或芳香调料汁,(c)植物油和,若有必要,(d)至少一种选自谷物粉、糊精和糖的物质。按照本发明的防治害虫用毒饵,由于其极佳的饲喂偏爱,对害虫例如蜚蠊等显示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文档编号A01N25/08GK1152394SQ95119899
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0日
发明者川田均 申请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