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38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插秧用的辅助器具。
千百年来,对于水稻的插秧过程,广大农民都是弯腰曲膝、面向水田背朝天,劳作起来十分辛苦。
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一种能加强手臂长度、插秧勿需弯腰曲膝的插秧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加长抓臂、一活动夹杆和一手背靠架组成。加长抓臂为一扁平长杆,其上端有一便于插秧手抓握的抓把,其下端为夹秧夹嘴且有一插秧时可防止冒秧的卡钉,其中部加工有几个省材减重且装饰性的长孔,长孔两端各连有一个铰接夹,两铰接夹连接着活动夹杆。活动夹杆在形状和长度上与加长抓臂相匹配,其上端有一插秧时用于收拢夹杆的下压板,其下端的夹秧夹嘴应较柔软且有一定弹性。在加长抓臂和活动夹杆之间连有一根可上拉活动夹杆的弹力绳。在加长抓臂的上抓把外侧,通过一“”型活动连接钢丝,连接有一弹弓型手背靠架,手背靠架与加长抓臂的间距以能容纳插秧手抓握为宜。
用本实用新型插秧比用白手插秧来,勿需弯腰曲膝,能较好地改善插秧者的劳动条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长抓臂 2、铰接夹 3、活动夹杆 4、铰接夹 5、弹力绳 6、抓把 7、下压板 8、手背靠架 9、连接钢丝 10、卡钉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加长抓臂(1)、一活动夹杆(3)和一手背靠架(8)组成。加长抓臂(1)为一扁平长杆,其上端有一便于插秧手抓握的抓把(6),其下端为夹秧夹嘴且有一插秧时可防止冒秧的卡钉(10),其中部加工有几个省材减重且装饰性的长孔,长孔两端各连有一个铰接夹(2,4),两铰接夹连接着活动夹杆(3)。活动夹杆(3)在形状和长度上与加长抓臂相匹配,其上端有插秧时用于收拢夹杆的下压板(7),其下端的夹秧夹嘴应较柔软且具有一定弹性。在加长抓臂(1)和活动夹杆(2)之间连有一根可上拉活动夹杆的弹力绳(5)。在加长抓臂(1)的上抓把外侧,通过一“”型活动连接钢丝(9),连接有一弹弓型手背靠架(8),手背靠架(8)与加长抓臂(1)抓把间距以能容纳插秧手抓握为宜。加长抓臂、活动夹杆、铰接夹及手背靠架可以用木料、塑料或铝质材料制作;弹力绳可用橡皮筋或松紧带。
权利要求1.一种插秧器,主要由一加长抓臂、一活动夹杆和一手背靠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加长抓臂为一扁平形长杆,其上端有一抓把,其下端为夹秧夹嘴且有一卡钉,其中部加工有几个长孔,长孔两端各连有一个铰接夹,两铰接夹连接着活动夹杆,活动夹杆在形状和长度上与加长抓臂相匹配,其上端有一下压板,其下端的夹秧夹嘴应较柔软且有一定弹性,在加长抓臂和活动夹杆之间连有一根弹力绳,在加长抓臂的上抓把外侧,通过一“”型活动连接钢丝连接有一弹弓型手背靠架,手背靠架与加长抓臂的间距容纳插秧手抓握。
专利摘要一种插秧器,主要由一加长抓臂、一活动夹杆和一手背靠架组成,加长抓臂和活动夹杆之间由两铰接夹连接,并连有一可将活动夹杆上拉的弹力绳,连在加长抓臂上端抓把外侧的手背靠架主要是便于插秧手抓握及插秧操作。通过压放活动夹杆可使加长抓臂和活动夹杆的夹嘴合拢放开,用本器具插秧可免除插秧人弯腰曲膝的痛苦。
文档编号A01C11/02GK2236214SQ952175
公开日1996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1日
发明者李荣有 申请人:李荣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