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两用荧光式浮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4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昼夜两用荧光式浮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昼夜两用莹光式浮标,特别是一种在夜间垂钓时仍能清楚地看到浮标的目视杆升降情形的浮标。
目前在种类繁多的休闲活动中,因钓鱼活动最能陶冶性情且可接触到大自然,故最为人们所喜爱及提倡,而一般的钓鱼活动,钓者需携带很多钓具,例如钓竿、浮标、鱼饵、及鱼捞网等,其中浮标主要是供钓者观察其目视杆的升、降情形,以作为测知鱼类是否上钩的依据。
现有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浮标如


图1、图2所示,是由浮标本体(4)、目视杆(5)、尼龙绳(7)及插销(8)等元件所组成,该浮标本体(4)为中空密封状,其两端各制成一锥状体,该目视杆(5)表面涂有一层反光剂,以利于钓者观察其升降情形,在目视杆(5)底端的锥形承座(6)则借粘剂与浮标本体(4)上端的锥状体相互稳固结合,该尼龙绳(7)两端是供浮标本体(4)底端锥状体及插销(8)上端的尖锥体插入,并采用粘剂以相互稳固结合,该插销(8)的两端各制成一尖锥体,其底端的尖锥体于钓鱼活动中是插入鱼线的母线的橡皮套(该橡皮套为一空心状)内部,进而紧密结合。当钓者垂钓时,该浮标凭借浮标本体(4)本身的浮力及该尼龙绳(7)的可挠性,而使其目视杆(5)露出水面,可供钓者借助目视杆(5)的升、降情形,而测知鱼类是否上钩。上述浮标于白天确能达到使用目的,但由于目前大部分的钓鱼人士逐渐热衷于夜间钓鱼活动,以致无法清楚观察目视杆(5)的升降情形,尤其在乌云密布、月光暗淡的夜晚,则根本无法观察到目视杆(5)的升降情形,更无法测知鱼类是否上钩。
第二种浮标鉴于上述浮标在夜间使用时的缺点,因此制作出一种电子浮标,其主要是将浮标本体(4)分成上、下两截并采用挤套或旋锁结合方式,在浮标本体(4)的下截置入一干电池,而干电池的两电极则经由浮标本体(4)上截部分及目视杆(5)内的导体,以使设置于目视杆(5)顶端的灯泡发光,以供钓者夜间观察目视杆(5)的升降情形,但此种电子浮标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很高,并且其内部的灯泡、导体及电池座等元件,极易产生误差、故障,且又无法加以维修,以致损坏后,整个电子浮标只得丢弃,另外由于该电子浮标内装设有干电池、导体及灯泡等元件,以至其整体重量大幅度的增加,相对的即降低其灵敏度,因而无法满足钓者的实际使用需要。
第三种浮标鉴于第二种浮标的缺点,又发展出一种莹光棒。该莹光棒的外壳为塑胶制成,并为一密封状,其内部填充两种相互隔离的化学药液,在使用时将莹光棒予以弯折,则其内的两种化学药液即相互混合,进而因化学作用而发光(约可持续10小时),此时钓者即可借助于内部中空的橡皮套将莹光棒套置于目视杆(5)上,以利于观察目视杆(5)的升降情形,但是莹光棒的此种固定方式经常在无意中导致目视杆(5)断折,而该莹光棒也容易因钓者的猛力甩杆而产生脱落,不仅是浪费人力、物力、时间,并且其组装状况不易达到迅速、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天、夜晚均可使用,且组合迅速、牢固的昼夜两用莹光式浮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昼夜两用莹光式浮标,包括中空密封的浮标本体、与浮标本体上端锥状体相粘合的目视杆、插销、两端分别与浮标本体底端锥状体、插销上端尖锥体相粘合的尼龙绳、承筒、莹光棒、套筒,承筒为中空状,其顶端套有一中空的套筒,其内部设有上、中、下段不同直径的承孔,承孔下段套在目视杆上段并相互粘合,承孔内装有莹光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白天、夜晚钓者都可清楚地看到浮标目视杆的升、降情形,组装迅速、牢固,并可防止莹光棒掉出。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浮标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浮标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1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2的组合剖视图实施例1如图3、4所示,本例所述的昼夜两用莹光式浮标,是在现有浮标的目视杆(5)(其顶端的尖锥部也可予以切除)上段套设一内部中空的承筒(1),并采用粘剂加以稳固结合,该承筒(1)内部上、中段具有不同直径的承孔,圆筒形莹光棒(2)装在承筒(1)的上段承孔内,在承筒(1)顶端则套设一内部中空的套筒(3),并凭借两者间的弹性嵌合效果,而相互稳固结合,以防止莹光棒(2)掉出;该承筒(1)、套筒(3)均采有塑胶射出成型制成,其表面也可涂覆一层反光剂。
使用时,先将圆筒形莹光棒(2)弯折、板直后,再装入承筒(1)的上段承孔内,然后把套筒(3)套设在承筒(1)顶端,借助圆筒型莹光棒(2)持续发出的光亮,可使钓者于夜间能观察到浮标的目视杆(5)的升降情形。
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例所述的昼夜两用莹光式浮标,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圆筒型莹光棒(2)改为长条型,并装在承筒(1)的中段承孔内。
上述莹光棒(2)为现有莹光棒中的两种型式。
权利要求1.一种昼夜两用莹光式浮标,包括中空密封的浮标本体(4)、与浮标本体(4)上端锥状体相粘合的目视杆(5)、插销(8)、两端分别与浮标本体(4)底端锥状体、插销(8)上端尖锥体相粘合的尼龙绳(7)、承筒(1)、莹光棒(2)、套筒(3),其特征在于承筒()为中空状,其顶端套有一中空的套筒(3),其内部设有上、中、下段不同直径的承孔,承孔下段套在目视杆(5)上段并相互粘合,承孔内装有莹光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昼夜两用莹光式浮标,其特征在于莹光棒(2)为圆筒形,且装在承筒(1)的承孔上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昼夜两用莹光式浮标,其特征在于莹光棒(2)为长条形,且装在承筒(1)的承孔中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昼夜两用荧光式浮标,特别是一种在夜间垂钓时仍能清楚地看到浮标的目视杆升降情形的浮标。该昼夜两用荧光式浮标,包括中空密封的浮标本体、与浮标本体上端锥状体相粘合的目视杆、插销、两端分别与浮标本体底端锥状体、插销上端尖锥体相粘合的尼龙绳、承筒、荧光棒、套筒。承筒为中空状,其顶端套有一中空的套筒,其内部设有上、中、下段不同直径的承孔,承孔下段套在目视杆上段并相互粘合,承孔内装有荧光棒。
文档编号A01K93/00GK2239709SQ95217750
公开日1996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8日
发明者黄馨仪 申请人:黄馨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