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片伸展方向预测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38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玉米叶片伸展方向预测法的制作方法
“玉米叶片伸展方向预测法”属于玉米栽培学领域。经我详查中外40多年玉米栽培学领域一万多份重要文献(如1962年8月版《中国玉米栽培》及其80年代此书的再编版本等等)证明“玉米叶片伸展方向预测法”无先例,因而长期以来,中外在玉米营养袋(球、块)育苗中,无法解决一袋(球、块)双株或多株苞苗的所有叶片伸展方向完全相同的难题,为使大田苞叶不交错伸展,只好进行玉米营养袋(球、块)单株不定向育苗,当苞苗4叶1心后据其叶片自然伸展方向,直观地将苞苗进行人工逐株排列移栽,称为“单株定向密植”,这一新技术比传统窝播虽然能增产20%以上,但因其工艺繁琐、工本费高、农户拒栽,极难推广(如《耕作与栽培》1991年第3期19页“玉米定向密植的增产效果和气象条件分析”等等)。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经长期探索才创出了在播种时便能准确判定玉米全株叶向的“玉米叶片伸展方向预测法”。至此,在玉米营养袋(球、块)育苗中,圆满解决了一袋(球、块)双株或多株苞苗的所有叶片伸展方向完全相同的难题。使玉米定向密植新技术从单株定向发展为双株定向,从而在其全过程制球、播种、移栽等10多道工序中,成倍地节省了投入和时间,由于工艺由繁到简,8岁小孩也可播定向种子;又能比传统窝播玉米增产20%以上,农户极欢迎,可快速推广到全国近4亿亩玉米的一半,总增产在100亿斤以上;又为就地消化大量农村全、半劳力(投入高效农业)从农技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本发明的内容是用有色或无色温水浸泡正常玉米种子6——10小叶至其胚部膨胀并显出白亮隆起之胚部时捞起种子,将其各粒玉米种子的上部(胚芽鞘上端)、下部(胚根鞘下端)、胚部和胚背部等四个点认准,依次分别以A、B、C、D代之,让A、B两点分别向上、下成直立状种子,其C、D两点相连线的延长线(设为“种向线”),将来必然与该粒种子全株叶片的伸展方向线(设为“叶向线”)相平行,从而构成玉米“双株定向育苗”的“两线规则”,绝无例外。此发明在大面积上的实施方式如下用腐熟圈肥与细肥土各半拌入适量清粪水后捏制成约500克重一个的肥球,并挨个排列于预先备好的1米宽、任意长,2寸深的地床内,用削尖筷子在每球顶端相距1寸处各打一个半寸深的播种孔,然后按上述A、B、C、D四点定位原理和“两线规则”,播种者面对地床横向蹲着,右手大、二指捻一粒种子,面向其“C”点播入种孔,顺床走向播完后再如法播完另一半床,每球播入双粒或多粒定向种子(每孔播一粒),最后盖平1寸厚细土,再盖地膜和拱膜即可长出全床一球双株或多株叶片同向苞苗。待4叶1心后在大田里移栽成双株定向密植玉米行。即称为玉米“双株定向密植法”或“双向工程”。
权利要求
“玉米叶片伸展方向预测法”属玉米栽培学领域。将使现有的玉米营养袋单株育苗向双株育苗方向发展;玉米双株定向密植栽培新技术将迅速取代单株定向密植技术。用有色或无色温水浸泡正常玉米种子6-10小时至其胚部膨胀并显出白亮隆起之胚部时捞起,将其各粒玉米种之上部(胚芽鞘上端)、下部(胚根鞘下端)、胚部和胚背部等四个点认准,依次分别以A、B、C、D代之,让A、B两点分别朝上、下成直立状种子,其C、D两点相连线的延长线(设为“种向线”),将来必然与该粒种子全株叶片的伸展方向(设为“叶向线”)相平行,构成“玉米双株定向育苗”的“两线规则”上述全部语句。
全文摘要
“玉米叶片伸展方向预测法”属于玉米栽培学领域。在培育玉米营养苗中,它解决了一袋(球、块)双株或多株苞苗全部叶片伸展方向完全相同的难题。将使能增产20%的玉米定向密植新技术因工艺繁琐投资大难推广之僵局被打破,因儿童都能搞“预测法”播种,故有推广上亿苗之希望。其技术特点是利用玉米籽粒在温水浸后的生理,形态变化特征及其与玉米一生叶片长向的相关性变化规律,制定出“种向线”和“叶向线”相平行的“两线规则”,用以对其未来玉米叶向作出准确预测。
文档编号A01G7/00GK1148461SQ96101320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8日
发明者冉茂武 申请人:冉茂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