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排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0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制排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排肥器,它包括推出肥料的装置。
化肥深施是当今的一项先进节肥增产技术。它较表面撒肥,能够减少化肥的流失及其在空气中的挥发和分解,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顺应了作物根系的向肥性要求,促进和扩大作物根系向下生长,增强了作物吸取养分、水分及抗倒伏、干旱的能力,从而提高肥效。问题是目前尚缺少一种能够配合肥料深施机工作的机械排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制排肥器,它能够均匀可靠地将肥料排入沟道。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制排肥器,包括推出肥料的装置,其独到之处是具有两个相交的套筒,二套筒的内腔相贯通,其中排肥套筒内设有作旋转运动的螺杆,传输套筒内装有以往复运动向排肥套筒传送肥料的活塞,在该活塞行程所对应的套筒上,有一个通向料斗的开口,曲柄的一端经连杆与活塞相联接,另一端与伸进料斗的搅拌杆相联接。
而且,在曲柄和连杆上,对应开有一系列用于变换二者间的联接点并调节活塞行程的小孔。
工作时,只需将排肥器固装在化肥深施机机架上,让其排肥套筒紧靠在开沟犁后,该套筒的出口正对开沟犁所开出的沟道。这样,位于活塞行程上方的料斗即经开口不断向传输套筒输送肥料,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则将进入传输套筒内的肥料推向排肥套筒,排肥套筒内的螺杆再将肥料排入沟道。由于采用了活塞传送和螺杆排出等强制性输送结构,因而能够避免堵塞,使运行更为可靠;又由于活塞行程和螺杆转速一定,则单位时间内的排肥量就随之确定,从而保证了施肥时的均匀性。另外,在搅拌杆的作用下,能有效地防止料斗内物料架空或堵塞。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排肥器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肥器包括推出肥料的装置,它具有两个相交的套筒2、9,二套筒2、9的内腔相贯通,其中排肥套筒2内设有作旋转运动的螺杆1,螺杆1可以由位于排肥套筒2外端的传动轮3驱动,该传动轮3可以是链轮或皮带轮,另一个套筒9是传输套筒9,传输套筒9内装有以往复运动向排肥套筒2传送肥料的活塞10,在活塞10行程所对应的套筒9上,有一个通向料斗的开口6,曲柄7的一端经连杆8与活塞10相联接,另一端与伸进料斗4的搅拌杆5相联接。
二套筒2、9之间以及料斗4与传输套筒9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所述螺杆1的螺旋方向可以是左或右旋。同时各运动参数的选择应考虑螺杆1转速与活塞10往返频率相匹配,因为这将有利于排肥的顺畅。
为了能通过调节活塞10行程来变化向排肥套筒2的肥料传送量,在曲柄7和连杆8上,对应开有一系列用于变换二者间的联接点并调节活塞10行程的小孔11。安装时可采用销钉12或螺铨将曲柄7与连杆8铰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强制排肥器,包括推出肥料的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两个相交的套筒[2、9],二套筒[2、9]的内腔相贯通,其中排肥套筒[2]内设有作旋转运动的螺杆[1],传输套筒[9]内装有以往复运动向排肥套筒[2]传送肥料的活塞[10],在该活塞[10]行程所对应的套筒[9]上,有一个通向料斗[4]的开口[6],曲柄[7]的一端经连杆[8]与活塞[10]相联接,另一端与伸进料斗[4]的搅拌杆[5]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肥器,其特征是在曲柄[7]和连杆[8]上,对应开有一系列用于变换二者间的联接点并调节活塞[10]行程的小孔[11]。
专利摘要一种强制排肥器,包括推出肥料的装置,其要点是具有两个相交的套筒,二套筒的内腔相贯通,其中排肥套筒内设有作旋转运动的螺杆,传输套筒内装有以往复运动向排肥套筒传送肥料的活塞,在该活塞行程所对应的套筒上,有一个通向料斗的开口,由柄的一端经连杆与活塞相联接,另一端与伸进料斗的搅拌杆相联接。本排肥器具有施肥均匀、工作可靠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C15/00GK2246896SQ962082
公开日1997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5日
发明者向时雨, 饶诰明, 王自立, 贺红华, 夏世荣 申请人: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