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搓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21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搓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尤指一种可搓制出圆形或方形粒状食品的搓圆机。
食用汤圆为国人特有的习俗,其通常为冬至时最常见的食物。但在现今生活中,除了冬至吃汤圆之外,在一般冷饮冰品中,亦常会在冰水中加入各种型式汤圆或果类食品,且此类冰品中或红豆汤中的添加食品不仅制为圆形,有时亦制成方形。
传统上,此类汤圆均以手工制成,亦即,先行制出料条,再逐块剥下以双手将其搓成圆球状,即可准备下锅煮熟食用。但在现今一切讲求速度的社会,以手工搓圆显然已不敷所需,且其制出的产品圆度大小不一及卫生条件较差,因而乃有各种自动搓圆机问世。
以已知的「自动制圆仔机」新型专利案为例,系使原料送入后,以压片滚轮延伸成片料,再使切刀以呈斜扁形封闭曲线动作切成条料,而由下方的成型滚轮搓圆。其除了需使用较多滚轮及非同一直线方式排列而使机体较为庞大之外,料条以斜平面方式输送至两搓圆轮时,亦常造成积料现象。亦即,未以较平整方式垂直承接下方的料条常因未正常通过两搓圆滚轮而卡在这些滚轮之间,需以人工停机排除,影响生产速度,殊不理想。
而另一种已知的「新型自动搓圆机」专利案,则提供了一种较接近垂直往下送料的机型,但其必需以另一组预圆轮组对原料进行预圆动作,相对使机体较大而略占空间。同时,在如上述的积料现象,因其为垂直往下送料的机型而较少产生,但仍偶有发生,本实用新型主要即针对此一机型加以进一步改进。
另外,无论上面所揭示的两种新型专利案,其预先切成的料条大都为接近圆条杆状,因此要由下方的滚圆轮组将其搓制成方形有其困难。
至于另一已知的「改良型搓圆机」新型专利案,其除可搓制药丸之外,亦能搓出汤圆,但其整体结构相当复杂,且迥异于现有的汤圆食品机,其无论构造或成本均较为高昂或繁复,显然不能与食品类圆粒制造机相比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更缩小的构件体积,且可防止积料的搓圆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搓圆机,其特征在于是于机体底座上设有两侧板,并于该两侧板之间由上而下依序设有一原料箱,且于此原料箱下方设有一组压料轮组,其中一压料轮的相对下方设有另一送料轮,并于该两者之间略前方设有一含刮板的切刀机构及一可受驱动上翘或下垂的承板,而一组滚圆轮组则设于此承板下方,上述滚圆轮组是以同一链条而以不同大小直径的一侧板端齿轮予以差速传动,这些差速传动端齿轮通过轴杆传至另一侧端齿轮,以驱动切刀机构及另一组减速齿轮,使该组减速齿轮能将动力传至另一侧压料轮组及送料轮的端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该原料箱是直接在中央置料孔的两侧预设防粘粉槽室;而该刮板是位于切刀机构轮缘切刀略向内的径向位置,并以连接件接合一环套,该环套是活动套置于切刀机构心轴,并使其预设突片位于两定位片之间;该滚圆轮组是采用相对圆弧凹槽或者是采用相对直U形凹槽;另外该滚圆轮组是可预设一后斜承板供收集后甩积料。
实用新型系使原料直接碾平,并配合单一预送料,使其可由切刀断料成料条,而由承板送至滚圆轮组加以成型,使整部搓圆机的构件更为精简及缩小其占用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系使上述滚圆轮组通过同一传动轴,以同一链条经由不同大小齿轮,而使两者形成差速,使未进入滚圆轮组中的料条能被排除至后方,可有效防止在滚圆轮组中的积料缺弊。
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其他特点于配合以下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趋于明了,如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如
图1的立体图,显示已卸除其中一侧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刀机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滚圆轮组立体图。
图7、8是本实用新型不同滚圆轮前轮实施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
图1插设成品集料盘示意图。
参阅
图1、图2,本实用新型机体设有底座10,供于其中置入传动装置,且在上方设有两分开适当距离的左右侧板11、12,藉以设置各构成元件及传动构件。
机体由上往下依序设有一原料箱20,并于原料箱20下方设有一组压料轮组31、32,在其下方则设有另一送料轮33与前压料轮32上下相对设置。这些轮组的略前方则设有一切刀机构40及一承板50。于切刀机构40及承板50之下则设有一组滚圆轮组61、62。上述各构成的组件的两侧轴均被定位于上述两侧板11、12。
在上述底座10内部设有一驱动马达13,其以一皮带14带动一减速机15,使减速机齿轮16可将动力送出。如图3所示,该齿轮16以同一链条17传动滚圆轮组61、62的轴杆63、64端齿轮65、66。其中,前滚圆轮61的端齿轮65设为小于后滚圆轮62的端齿轮66,使其可形成差速搓圆。且前滚圆轮61的轴杆63另一端齿轮67则经由另一链条18传动切刀机构40的齿轮41。而后滚圆轮62的轴杆64另一端齿轮68则以链条再传动另一组减速齿轮35、36,使其中一齿轮36能经由另一轴杆37带动另一侧板的另一齿轮38,而可通过链条19将动力传至送料轮33的端齿轮39,以及压料轮组31、32的端齿轮310、320。
现同时参阅图2、图5,切刀机构40大致是于两侧轮41、42的轮缘跨设一刀片43,且在该两侧轮41、42之间设有另一位于刀片43略向内的径向位置的刮板44,此刮板44以连接件45接合一环套46,该环套46是以活动方式套置于切刀机构40的心轴47上。并使该环套46的预设突片48位于两定位片491、492之间。另外,设于切刀机构40下方的承板50则可因切刀机构轮轴转动时带动一偏心件51而可作连续上翘及下垂动作。
如图4所示,当料团原料90由原料箱20中央置入后,是可配合由箱的两侧预设槽室21、22置入防粘粉91,该原料90将先由压料轮组31、32滚压成条状,再配合送料轮33将其前推,使切刀机构40每次回转时,均切下单一接近方型断面的料条92于承板上。在此一过程中,与切刀机构同时回转的上述刮板44在转向切料位置时靠向前定位片492,使其可顺势将已切下的料条推落至已上翘的承板50,而在其下掉的过程中将逐渐脱离料条,并由后定位片491供其压靠及限定其后退距离(如图5所示)。
已切下的料条92则因承板50的下垂而被送入下方的滚圆轮组61、62,而被搓制成所需的圆粒食品93。如图6所示,前滚圆轮61是设有尖齿轮缘610,同时,其与后滚圆轮62均设有相对的圆弧凹槽611、621(参阅图7)。当然,在这些相对凹槽若设为如图8所示的直U形相对凹槽600,使切下的方形断面的料条被以快速切断滚搓的方式,搓制出会有圆弧边的类方形或长方形粒状成品。整个已制出的多数汤圆则能如图9所示能以一斜承盘99予以收集。
另,如图2、图4所示,由于滚圆轮组61、62搓圆时亦以前滚圆轮61较快及后滚圆轮62放慢的方式搓制成品,当已切下的料条92未被确实送入两滚圆轮61、62之间时,将因两者的较大差异转速而被甩至后方另一预设斜承板98,而不致产生积料必须停工排除的缺弊。同时,由后斜承板98所收集的料条可再次取出由上方原料箱投入重新搓圆。
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搓圆机传动机构的再次更新设计,并使原料在第一次压滚之后,即直接下切滚圆,因此,整部搓圆机所使用的轮杆被有效减少,而可缩减搓圆机的占有体积。同时,此一传动系统亦能使搓圆轮组能以差速转动而防止积料缺弊,无需每次积料均以人工停机排除,而更为提高制作效率。且其更适于搓制出类方形粒状成品,对于现有搓圆机而言,本实用新型显然已提供了一种创新及功效上更增进的改进设计,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搓圆机,其特征在于是于机体底座上设有两侧板,并于该两侧板之间由上而下依序设有一原料箱,且于此原料箱下方设有一组压料轮组,其中一压料轮的相对下方设有另一送料轮,并于该两者之间略前方设有一含刮板的切刀机构及一可受驱动上翘或下垂的承板,而一组滚圆轮组则设于此承板下方,上述滚圆轮组是以同一链条而以不同大小直径的一侧板端齿轮予以差速传动,这些差速传动端齿轮通过轴杆传至另一侧端齿轮,以驱动切刀机构及另一组减速齿轮,使该组减速齿轮能将动力传至另一侧压料轮组及送料轮的端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圆机,其特征在于该原料箱是直接在中央置料孔的两侧预设防粘粉槽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圆机,其特征在于该刮板是位于切刀机构轮缘切刀略向内的径向位置,并以连接件接合一环套,该环套是活动套置于切刀机构心轴,并使其预设突片位于两定位片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圆机,其特征在于该滚圆轮组是采用相对圆弧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圆机,其特征在于该滚圆轮组是采用相对直U形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圆机,其特征在于该滚圆轮组是可预设一后斜承板供收集后甩积料。
专利摘要一种搓圆机,机体底座上设有两侧板,侧板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有一原料箱,且此原料箱下方设有一组压料轮,其中一压料轮的相对下方设有另一送料轮,并于两者之间略前方设有一含刮板的切刀机构及一可受驱动上翘或下垂的承板,而一组滚圆轮则设于此承板下方;滚圆轮是以同一链条而以不同大小直径之一侧板端齿轮予以差速传动,并通过轴杆传至另一侧端齿轮,以驱动切刀机构及另一组减速齿轮,使该减速齿轮能将动力传至另一侧压料轮及送料轮的端齿轮。本实用新型特点为体积小、并具防止积料功能,可自动搓制出圆或方形粒状食品。
文档编号A23P1/10GK2267654SQ962227
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8日
发明者杨木川 申请人:杨木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