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害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3阅读:1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捕捉害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害虫的装置,其系于折合式外盒内底设数层粘纸,且粘纸尾处呈阶梯状撕开端,以方便撕掉再用,而数层粘纸上开设有利于诱铒填入后,不致因撕下粘纸而脱落之倒锥型诱铒孔,及其粘纸表面上设等间距之凸粒,使之害虫牢固粘附于纸上,以达诱捕害虫。
目前,市面上习用的捕虫纸或捕虫盒等,仍存有下列缺点a.一般捕虫纸以直接平面铺设粘胶沾附害虫,并无诱引作用,且放置之处须避开人们的活动范围,以防止不慎触及而粘附于人身上。
b.一般捕虫盒中虽设有粘纸及一个诱虫铒,但往往在诱虫铒附近附着较多害虫,而粘纸其余部份则较少引诱虫害虫附着,造成浪费。
c.习知粘纸表面较平坦,易因粘液过剩而囤积一方,造成使用上不方便;或者粘纸于纵向置放时,粘液易因纵向置放的重心向下而堆积下方端边,使诱捕害虫效用功亏一篑。
d.有些捕虫盒或捕虫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多数用户因嫌脏而抛弃之,须用时则再购买,缺乏延续使用性及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且可延续使用、捕虫效果好的捕捉害虫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包括一个无左、右边端且可折合的外盒,该外盒顶前端设有插孔和底前端设有插入嵌体。及插入嵌体前缘的挂孔,粘纸为数层叠置胶合,且置放于外盒内底端,并由插入嵌体置入插孔固定,该层叠粘纸上设有倒锥型诱铒孔及突起部,其纸尾处呈阶梯状撕开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色分述于后其一本实用新型设置多张粘纸胶合重叠,以利延续使用,且于粘纸上开设有倒锥型诱铒孔,以便诱铒填置后,不致因撕下粘纸而将诱铒拉起。
其二本实用新型于数张粘纸尾处设计呈阶梯状撕开端,相当便利于撕掉再用。
其三本实用新型于粘纸上分布有二个倒锥型诱铒孔,使均匀诱捕害虫,免于浪费粘纸空间。
其四本实用新型亦于粘纸上设有突起部(等间距的凸粒或凸条),利于粘纸上的粘液均匀分布其凸粒与凸粒(或凸条与凸条)间的平面上,不致使粘液流失,使害虫粘附面较大,这样,除了害虫脚外,其他身体部位亦被粘着,不致使害虫因粘着面小而飞走。
其五本实用新型无左、右边端且为一可折合的外盒为保护主体,适于随意放置,不致使本实用新型的粘纸因人员误触而沾染或危及生命的安全。
其六本实用新型于外盒底前端处设有插入嵌体及挂孔,使当外盒折合时,将插入嵌体置入外盒前端的插孔内,利于插置固定,且可将外盒挂于任何场所(如墙壁上……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简述如下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外盒打开立体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立体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诱铒填入粘纸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系本实新型撕下粘纸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粘着害虫状态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的粘纸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系图6粘着害虫状态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的撕置状态示意图。
下面我们根据
图1~图8给出本实用新型较好之实施例,并结合对实施的描述,进一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细节。
首先,请参阅
图1、2和3,本实用新型系以无左、右边端且可折合的外盒5为主体,外盒5顶前端设有插孔50,外盒底前端设有插入嵌体51及其嵌体前缘的挂孔52,使之数层粘纸1置于外盒5内底端时,再将插入嵌体51置入插孔50内固定;另粘纸1上开设有两个倒锥形诱铒孔10及等间距的凸粒11,使诱铒2填置(即将诱铒药21装填入设有透气孔220的倒锥形保护壳22内,再置入倒锥形诱铒孔10内)后,欲撕下粘纸1时,只须将粘纸1的尾处呈阶梯状撕开端设计的未设粘胶部分13向上掀起撕下,使不致沾粘人手,且诱铒2亦不致被拉起(如图4),而粘液4不会因粘纸纵向置入而囤积一端或流失,害虫3牢固地被粘附于粘纸1上(如图5)。
另,该粘纸1表面上亦可开设有等间距的凸条12(如图6)使害虫3被引诱后,害虫3粘附于粘纸1上的粘着面较大,害虫3不能轻易飞走(如图7),增加粘着功效。
又,本实用新型亦可挂置任何场所(如挂于墙上6…等-如图8),节省置放空间,且免于环境受污染。
权利要求1.一种捕捉害虫装置,包括外盒及置于其内的粘纸和诱虫铒,其特征在于该外盒为无左、右边端且可折合的结构,其顶前端设有插孔和底前端设有插入嵌体及插入嵌体前缘的挂孔;粘纸以数层叠置而置放于外盒的内底端,并由插入嵌体置入该插孔固定;相叠置的粘纸层上开设有倒锥型诱铒孔及突起部、且末尾处呈阶梯状撕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害虫装置,其特征在相叠粘纸层上开设有二个倒锥型诱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害虫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叠粘纸层上设置的突起部为等间距的凸粒或等间距的凸条。
专利摘要一种捕捉害虫装置,主要系于折合式外盒内底端上设数层粘纸,且粘纸尾处呈阶梯状撕开端,而粘纸上设有倒锥型诱饵孔及突起部,使诱饵填入后,不致因撕下粘纸时诱饵被拉起,且使粘液均匀分布不致流失,使害虫更可靠地粘附于粘纸上,提高诱捕害虫之效用。
文档编号A01M1/00GK2248976SQ96229160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3日
发明者谢国南 申请人:谢国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