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爪式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9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爪式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了的水稻插秧机。
中国专利94110920.8号所描述的插秧机,由于摆臂和拨叉动作频率高,且多处靠摩擦力产生离合和退让,增加了传动阻力,从而降低了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背景技术之中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工作效率更高,动作更准确可靠的转爪式插秧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途径来实现的具有燕尾板的底座与拖动插秧机前行的拉杆铰连,在底座上安装活动支座和铰支座,通过活动支座将叶轮套装于底座前,通过铰支座使底座与机架铰连。由秧道底板,左、右秧道壁组成的倾斜式秧道固连在机架上,秧道底板上固连托秧支架。在机架上固连支座总成,在支座总成上安装由转轴、与转轴固连的釉向可调的轮盘和固连在轮盘上的可伸缩的机械手组成的杈秧下插机构。由固连在秧道底板上的心轴,套装在心轴上爪轮,与爪轮固连成一体的爪片,两端分别固连在秧道底板和左秧道壁上的挡环,以及固连在右秧道壁上的夹秧弹片和分离片组成拨秧分离机构。在爪片拨秧面附有海棉体,以增强爪片在拨秧时的摩擦力和吸附力。调节挡环,即可改变秧株大小。由固连在机架上的手柄,通过销钉与手柄铰连的定位夹和固连在底座上的定位架组成控制机构。定位架穿过手柄上的配合孔与手柄套装。握紧手柄和定位夹,定位夹上的定位销即脱离定位架上的定位销孔。推转手柄,机架即相对底座转动,向前推手柄,转轴随机架而上移,机械手因其末端脱离泥面不能滚动而停止插秧。向后拉转手柄,则机械手末端进入泥面,拖动拉杆,即驱动插秧机工作,进行插秧。手柄后转的角度不同,机械手末端的爪杈进入泥面的深度也不同,即秧株下插的深度不同。
本发明的转爪式插秧机,机械手由可伸缩的伸缩臂,固连在伸缩臂末端的连成一体的爪杈和叶片组成。爪杈内侧贴附有海棉体以增强对被杈拨秧苗的吸附力。爪杈上有拨动爪轮转动的啮合平齿。拖动拉杆使插秧机前行时,机械手末端与爪杈连成一体的叶片推动轮盘转动,即带动机械手上的爪杈杈住秧苗下插,同时爪杈上的啮合平齿将拨秧分离机械的爪轮拨转一爪距,爪轮上的爪片即实现拨秧分离动作。改变伸缩臂的伸出长度,可调节株距,轴上移动轮盘,并相应移动秧道即可改变行距。
本发明的转爪式插秧机,秧道底板上有保护秧苗根系和减小秧苗在倾斜秧道中的下滑阻力的托秧支架。在心轴下部,爪轮与秧道底板之间还装有护秧罩。
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有如下优点插秧爪杈与滚动叶片连成一体,使杈秧下插机构亦为驱动机构,从而省去了驱动机构到杈秧下插机构之间的传动系统。爪杈直接拨动秧分离机构,即简化了结构,又减小了传动阻力,降低了成本。每一轮盘上均布多只机械手,动作频率低而工作效率高,工作可靠,插秧机的开、停、株距、行距、秧株大小和下插深度的调节控制方便,能适应各种动力拖动,适应广泛。
本发明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转爪式插秧机结构示意图(摘要附图)。
图2转爪式插秧机拨秧分离机构(A向)视图。
图3转爪式插秧机拨秧分离机构(B向)视图。
图4转爪式插秧机秧道(C向)视图。
图5转爪式插秧机机械手(E-E)视图。

图1~4所示,本发明的转爪式插秧机,具有燕尾板28的底座4上铰链推动插秧机前行的拉杆1。底座4上安装活动支座3和铰支座5,叶轮2与活动支座3套装于底座4前。铰支座5与机架6铰链。由秧道底板19、左秧道壁16和右秧道壁17组成的倾斜式秧道固连在机架6上,秧道板底板19上有托秧支架18。在机架6上固连若干支座总成8,在支座总成8上安装转轴7,在转轴7上固连轴向可调的轮盘13,以便调节行距。因轮盘13上固连可伸缩的机械手15,以便调节株距。在秧道底板19上固连心轴25,在心轴25上套装爪轮11,爪轮11上有固连的爪片31。在心轴下部,爪轮11与秧道底板19之间有护秧罩。挡环9一端固连在秧道底板19上,另一端固连在左秧道壁16上。在右秧道壁17上固连夹秧弹片10和分离片12。在机架6上固连手柄20,定位夹21经销钉22与手柄20铰连。在底座4上固连定位架24,定位架24穿过手柄20上的配合孔23与手柄20套装。握紧手柄20和定位夹21,定位夹21上的定位销即脱离定位架24上的定位销孔。推转手柄20,机架6即相对底座4转动,向前推手柄20,转轴7随机架6而上移,机械手15因其末端脱离泥面不能滚动而停止插秧动作。向后拉转手柄20,则机械手15末端进入泥面,拖动拉杆1,即驱动插秧机工作,进行插秧。手柄20后转的角度不同,机械手15末端的爪杈29进入泥面的深度也不同,即秧株下插的深度不同。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转爪式插秧机,固连在轮盘13上的机械手15包括可伸缩的伸缩臂14以及固连在伸缩臂14末端的连成一体的爪杈29和叶片30。爪杈29内侧贴附有海棉体26,以增强对被杈拨秧苗的吸附力。爪杈29上有拨动爪轮转动的啮合平齿27。拖动拉杆使插秧机前行时,机械手15末端的与爪杈29连成一体的叶片30推动轮盘转动,即带动机械手15上的爪杈29杈住秧苗下插,同时爪杈29上的啮合平齿27将拨秧分离机构的爪轮拨转一爪距,爪轮上的爪片即实现一次拨秧分离动作。
权利要求
1.一种转爪式插秧机,它包括具有燕尾板(28)的底座(4),与底座(4)铰连的拖动插秧机前行的拉杆(1),安装在底座(4)上的活动支座(3),通过活动支座(3)套装于底座(4)前的叶轮(2),通过铰支座(5)与底座(4)铰连的机架(6),固连于机架(6)上并横向可调的由秧道底板(19)、左秧道壁(16)和右秧道壁(17)组成的倾斜式秧道,以及固连于机架(6)上的支座总成(8),其特征是在支座总成(8)上安装由转轴(7)、固连在转轴(7)上配合秧道底板(19)轴向可调的轮盘(13),固连在轮盘(13)上的可伸缩的机械手(15)组成的杈秧下插机构;由固连在秧道底板(19)上的心轴(25),套装在心轴(25)上的被机械手(15)拨动的爪轮(11),与爪轮(11)固连成一体的爪片(31),两端分别固连在秧道底板(19)和左秧道壁(16)上的挡环(9),固连在右秧道壁(17)上的夹秧弹片(10)和分离片(12)组成的拨秧分离机构;由固连在机架(6)上的手柄(20),通过销钉(22)与手柄(20)铰连的定位夹(21),固连在底座(4)上的定位架(24)组成控制机构,定位架(24)穿过手柄(20)上的配合孔(23)与手柄(20)套装。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转爪式插秧机,其特征是机械手(15)包括可伸缩的伸缩臂(14),固连在伸缩臂(14)末端的连成一体的爪杈(29)和叶片(30),爪杈(29)内侧贴附有海棉体(26),爪杈(29)上有拨动爪轮(11)转动的啮合平齿(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爪式插秧机,其特征是秧道底板(19)上装有保护秧苗,又可减小秧苗下滑阻力的托秧支架(18),在心轴(25)下部、爪轮(11)与秧道底板(19)之间装有护秧罩。
全文摘要
一种转爪式插秧机,它包括拉杆、叶轮、底座和机架,以及由秧道底板,固连在秧道底板上的抚秧支架,左、右秧道壁组成的倾斜式秧道;由爪轮、挡环、分离片和夹秧弹片组成的拨秧分离机构;由转轴、轮盘、机械手组成的杈秧下插机构;由机架、手柄、定位夹和定位架组成的控制机构。该插秧机结构简单,传动阻力小,工作高效可靠,适应性强,成本低,重量轻,株距、行距、秧株大小和下插深度等调节控制方便,能适应各种动力拖动。
文档编号A01C11/02GK1191065SQ9710811
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1日
发明者万远厚 申请人:万远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