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耕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69阅读:17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走式耕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走式耕田机涉及的是各家各户用的农用机械。
目前,在南方使用的耕田机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因田硬路太窄,无法在路上行走,转移时需拆开部件人抬、肩抗,极不方便;二是深泥田作业时下陷打滑,无法耕田;三是耕田机重心过高,操作不稳定,作业转弯时易摔倒,常有伤人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在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不需人抬、肩抗,能在窄路小道上单轮行走,重心低,操作平稳的自走式耕田机,并能在深泥田中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机是在原有耕田机的基础上改进的,它由机座上的左机架1、右机架2、前连接件3、后连接件4、皮带轮5、中心差速轴6、中轮7、左防滑轮8、右防滑轮9、摇臂10、拉手11、动力输出轮12、手把13、拉线14、转动臂15、滑板盒16、滑板17、杠杆18、19、20、后主梁21、扶手22构成;该机在一个设计有变速箱的四方机坐上装有三个防滑地轮,其特点是在机坐中间的同一轴线上增加了一个等直径的中轮7,它能和两边的防滑轮同时并排行走,并能同时起主动轮的作用,中轮的结构是由三节弧形齿围成一个园形固定在中轮的轮圈上,同时齿片顶边呈弧形,以增加在田硬上行走时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并且中轮可装可拆。由于机身重心设计较低,操作者握着扶手架,可在田硬上行走,另外由于扶手架与机坐是活动连接,路面上行走时可降底以增加其稳定性,在田间作业时,可抬高,以便人更好操作机械,此外扶手架上还安有固定农具的支点,以便出外作业时,农具能放在机器上,一次性把农具运到田间,这样既省力,又方便,在田硬上行走时,即使不慎,(因田硬与田有高低)使机器偏离路面,也不会使它翻车,出现事故。因为两边有两个轮子托起,这时会起到支承作用,此外还可以拆下两边的轮子和中间的三节弧形齿,使中轮的轮圈着地,使之机身重心更加降低,增加其路面行走的稳定性。此外,中轮另外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在深泥脚田中以增加机器与田面的接触作用,由于动力的输出都是同时通过防滑轮与田面产用生作用力,与其它现有机械相比,由于三个轮子是在同一输出轴线上,起主导作用,所以没有增加任何附加作用和磨损,因而只增加了机器与田面的接触作用,必然减少双轮子和单轮子。由于接触作用不够而产生的打滑现象。
上此可以说,本实用新型只增加一个等径的中间防滑轮,就可在田硬小路上行走、过沟、过河和在田间不会打滑、下陷等优越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详细说明


图1、2、3分别为自走式耕田机的主视图、府视图、部件剖视图从
图1、2、3中可见,该机是由左机架1、右机架2、前、后连接件3、4构成机座(见
图1、图2),机坐上安有活动扶手架22、左机架1又为变速箱(见
图1、图3),箱里有两级园柱减速齿轮Z1、Z2、Z3、Z4动力经皮带轮5输入,减速后,动力经Z4传给中心差速轴6,中心差速轴6为安装在左右机架1、2之间,上装有防滑轮7,另外在中心差速轴6里,安有一对半轴锥齿轮Z6和一对行星锥齿轮Z5及行星轴a,半轴齿轮Z6与左、右的输出半轴b、c,通过花键相连,左、右的防滑轮8、9则套在输出半轴b、c上,其上还安有两个啼式制动器,所以动力经中心差速轴6和锥齿轮Z5、Z6及输出左、右半轴b、c的作用,是由于在同一轴线同时发生作用,可把作用力均衡分配给三个防滑轮,7、8、9,另外装在中心差速轴6里的两只半轴锥齿轮Z6和行星锥齿轮Z5的齿数和模数相同,至使中心差速轴6的转速值为两输出半轴值b、c转速值和的一半。所以三个轮子的转速分配会以它们所走路径的不同而自动调配。也就是说在线行走时,三个轮子以同等速度前进,转弯时,一个地轮增加的速度是另一个地轮减少的速度,而中轮速度恰好保持不变,两边轮子速度的变化正好是它们转弯时路径所发生的变化,这样保证了机器使用时的可靠性,加上输出半轴b、c的外面上安有自动器,即制动鼓d和制动片e,制动定轴和制动偏心轴,以及摇臂和拉线拉手11,当需要转弯时,只需握住某一边的拉手,机器就会产生急转弯,这样就更加增加了它在操作时的灵活自如。
右机架2不但起支承作用,而且在其里面安有差速锁,当中轮和一边轮出现打滑现象时,可用差速锁使中心差速轴6和输出半轴b、c连成一体,成为一根整轴,使其上的三只轮子以同等速度通过障碍及打滑地段,差速锁是由于把手13、拉线14带动转动臂15,通过转动轴h,拨杆l,拨叉k,及锁头l,完成其功用,锁头e通过花键在输出半轴c上滑动。
前连接块3上安有一个滑板盒16、滑板17、滑板可在盒里前后滑动,柴油机安在滑板上,滑板通过杠杆18、19、20推动,促使三个皮带在皮带轮5和动力输出轮12上,松弛、张紧起到离合作用。
后连接块4上安有一个插销孔,它可以起到前后连接作用,作为一个转动支点,后面连接的是后主梁21,其上有坐位,犁耙接在主梁上。
权利要求1.一种自走式耕田机,由左机架(1)、右机架(2)、前、后连接件(3)、(4)、皮带轮(5)、中心差速轴(6)、中轮(7)、左防滑轮(8)、右防滑轮(9)、摇臂(10)、拉手(11)、动力输出轮(12)、手把(13)、拉线(14)、转动臂(15)、滑板盒(16)、滑板(17)、杠杆(18)、(19)、(20)、后主梁(21)、扶手(22)构成,其特征是在垂直于左机架(1)、右机架(2)相连的轴线上装有三个直径相同的防滑轮,滑轮(8)装在半轴(b)上,右防滑轮(9)装在半轴(c)上,中轮(中间防滑轮)(7)装在中心差速轴(6)上,半轴(b)、半轴(c),中心差速轴(6)是在垂直于左、右机架(1)、(2)的同一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耕田机,其特征是中轮(7)的叶片顶部呈园弧形,叶片由三节弧形齿圈围成一个园形,固定在中轮(7)的轮圈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耕深泥田,不用人力抬,能单人操作,可在小路上行驶的自走式耕田机,该机的特点是在动力输出部分的同一轴线上装有直径相同的三个防滑轮。该机重心设计较低,当在田埂上行走时中轮着地行驶,操作者握着扶手架操作平稳,到了田间之后,三个轮子可同时起主动轮的作用,在深泥田作业时,无打滑现象。
文档编号A01B51/02GK2280402SQ972078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7日
发明者肖必文 申请人:肖必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