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装式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和秧苗的培育温室。
要想获得理想的栽培结果,除把好种仔选择的关口外,植物秧苗培育质量的好坏,对于植物的长势和栽培结果关系同样重大密切。
利用温室培育植物的秧苗,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愈来愈广泛采用的一项措施。
已有的温室,无论是全型材钢架玻璃温室,全混凝土骨架玻璃温室,还是钢管架塑料温室,均为依赖地表培育秧苗的固定式建筑。均存在建造难度大,建造费用高,对地形地势要求高,一旦建成则折迁困难等问题,特别是难以满足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广大农户小规模温室育秧育苗的需求。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折迁,易于扩展,土地利用率高,保温效果好的组装式温室。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联接件联接房顶架、外立柱、内立柱,构成房排架,再采用搁架联接相邻房排架,构成可扩展的组装式房屋骨架,采用多层的搁架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采用内外双层保温层提高保温效果来实现其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温室(参见附图),包含至少两个房排架,和保温层,上述房排架有房顶架(1),有用可拆联接件(8、10)与房顶架相联的外立柱(5)和内立柱(9),有用可拆联接件(13)联接相邻房排架的内立柱的搁架(11)。
上述的房顶架(1)呈底边为横梁(2)的三角形,上述的外立柱(5)的上端有与横梁端部的立面和底面相配合的L形的接头(7),上述的内立柱(9)上端的可拆联接件(10)与横梁中部相吻合,上述的搁架(11)为矩形框架,上述的保温层有用压膜槽杆(15)与压膜条(16)相配合,卡联在房顶架和外立柱的外侧的外保温层(14),和由横杆(18)支撑在搁架外周的内保温层(17),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房排架的横梁相联接。
上述的可拆联接件有螺栓和相配合的螺母。
上述的房顶架、外立柱、内立柱、搁架是钢筋混凝土制品。
本实用新型,用可拆联接件将外立柱联接在房顶架的横梁的两端,将内立柱联接在横梁的中部构成房排架。再用搁架联接相邻的房排架的内立柱,构成温室房架,再用压膜槽杆和压膜条将外保温层卡联在房顶架和外立柱的外侧形成封闭空间,构成温室。进而也可以用横杆支撑内保温层,罩盖搁架形成双层保温的温室。使用本实用新型,将育苗盘放置在搁架上,进行植物的温室栽培和秧苗的温室培育。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使其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利用制作构件时制成的联接孔洞,通过螺栓等可拆联接件的连接紧固,构成组装式结构,易于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易于获得质量良好、外观尺寸一致的组件,有利于产品的互换,有利于降低造价,且储运方便。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联接件联接房顶架、外立柱、内立柱、搁架的组装式结构,不仅省去了已有常规结构中的剪刀撑和水平撑等构件,能大大简化组装过程,降低成本,而且使温室骨架在组装后的整体强度和稳定度大大增强,能大大提高组装的质量。本组装式结构易于折迁,易于扩展,能组装成只有一个基本单元的单元结构,也能组装成有多个基本单元的多元结构。也能在已建成的温室基础上以基本单元为单位进行扩建。在组装多元结构或扩建时,其相邻单元可以共用一个房排架,进而更加降低成本。
三、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搁架结构,在满足秧苗的培育条件和操作管理空间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温室的空间,而成为立体培育,扩大培育面积。与已有的温室比较,其土地利用率能从已有温室的51.55%,提高到257.69%,净增利用率206%。
四、本实用新型的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结构,能按需构成单层覆盖保温结构,和双层覆盖保温结构。当保温层采用通常的PE膜时,单层PE膜覆盖温室的热传导系数为5.5千卡/米2小时℃,而双层PE膜覆盖温室的热传导系数为2.8千卡/米2小时℃。因此,采用双层膜覆盖温室,对于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减轻或避免外界气温突变对室内植物幼苗造成的伤害,具有明显的效果。
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装式温室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图2的B-B剖视结构。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图3
图1的外立柱与横梁的联接部的剖视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装式温室,如附图所示。由房顶架、外立柱、内立柱、搁架、保温层构成。其中房顶架、外立柱、内立柱、搁架采用钢筋混凝土制品,保温层采用通常的厚度为0.06mm的PE膜制成。
上述房顶架1,呈三角形,其三角形的底边为横梁2,在三角形的上弦件3外侧的适当位置有适当数量的方形槽4。
上述外立柱5,呈长方条柱形。在外立柱外侧的适当位置有适当数量的方形槽6。在外立柱上端有与外立柱成一体结构的L形的接头7,接头用金属材料制成,联接板的立板部和横板部上各有联接用的通孔,上述通孔分别与横梁的端部的立面和底面的联接件孔相吻合,用可拆联接件8经通孔和联接件孔,将外立柱5和房顶架1的横梁2的端部紧固而连成一体。在横梁2的两端部,各联接有一根外立柱5。上述可拆联接件8,可以选用通常的有金属膨胀套的螺栓和螺母的膨胀螺钉。
上述内立柱9,呈长方条柱形。内立柱有四根,两根一组,对称布置。用可拆联接件10将内立柱9的上端与房顶架1的横梁2的中部相固联。上述可拆联接件10,可以选用两根通常的螺栓,预埋固装在内立柱9的上端,将该螺栓贯穿横梁2中部的通孔后,用相配合的螺母紧固而连成一体。
上述房顶架、外立柱、内立柱构成房排架。
上述搁架11,呈有适当数量横档12的矩形框架。搁架有呈竖立的两列,每列五个搁架,沿内立柱9均匀布置。每列搁架与一组内立柱相联,用可拆联接件13,将搁架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房排架的内立柱9固联成一体。上述可拆联接件13,由单头螺纹或双头螺纹的螺栓与相配合的螺母构成。将螺栓贯穿搁架11边框上的通孔和内立柱9上的通孔后,再用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用搁架11与两个相邻的房排架的内立柱9相联,将两个房排架连成一体,构成基本单元的温室房架,用搁架将多个房排架依次联接成一体,便构成有多个单元的温室房架。
上述保温层,有外保温层,内保温层。外保温层14,用压膜槽杆15和压膜条16相配合卡联在上述房顶架1和外立柱5的外侧。上述压膜槽杆15选用通常的槽型金属条,将多根压膜槽杆,各自呈横置地卡固在上述房顶架1的相适应的方形槽4中,和外立柱5的相适应的方形槽6中,安装前表面喷塑。上述压膜条16,选用通常的2.5mm2塑料铝芯线,弯折成连续不断的Z字形,并与压膜槽杆15的槽道相配合。卡联时,将外保温层14置于压膜槽杆15和压膜条16之间,将压膜条连同外保温层的联接部一道卡入压膜槽杆中。
上述内保温层17,由横杆18支撑而罩盖在搁架11的外周。横杆18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房排架的两横梁2相联,并置于搁架11的上方。上述横杆18选用通常的水煤气管制成,在横杆的两端的管孔内焊固螺母,然后喷塑。用螺栓19贯穿房顶架的横梁2上的通孔,再与螺母相联接。从而构成内保温层的支架。内保温层可按需要与外保温层同时使用,构成双层保温结构;也可以不装设内保温层,而仅有外保温层,形成单层保温结构。
本实施例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主要构件,旨在充分利用该材料获取容易、加工方便、成型后比重轻、强度高、抗老化、氧化过程滞缓、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具有与比重相似的其它金属材料价格绝对低廉的优势。使用该材料,既可根除因结构材质的氧化给植物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的弊端,有利于温室的清洁和消毒,又可大大节省维护保养的投入。
本实施例的压膜槽杆和横杆的外表喷塑,具有防氧化等高抗候性,使其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相适应。
本组装式温室,可摆放于农户的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用于植物秧苗的培育和菌类植物的生产。亦可置于城市的屋顶作为屋顶花园的配套设施。置于居民小区的公共绿地,作为居民的休闲场所。将结构稍作调整,将外表进行再装饰和改变覆盖材料,还可置于城市的公共地带和车站,作为花亭、书报亭和候车亭……。
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实施例的结构,尚有多种变化结构。
权利要求1.组装式温室,包含至少两个房排架,和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房排架有房顶架(1),有用可拆联接件(8、10)与房顶架相联的外立柱(5)和内立柱(9),有用可拆联接件(13)联接相邻房排架的内立柱的搁架(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房顶架(1)呈底边为横梁(2)的三角形,所说的外立柱(5)的上端有与横梁端部的立面和底面相配合的L形的接头(7),所说的内立柱(9)上端的可拆联接件(10)与横梁中部相吻合,所说的搁架(11)为矩形框架,所说的保温层有用压膜槽杆(15)与压膜条(16)相配合而卡联在房顶架和外立柱的外侧的外保温层(14),和由横杆(18)支撑在搁架外周的内保温层(17),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房排架的横梁相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拆联接件有螺栓和相配合的螺母。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组装式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房顶架、外立柱、内立柱、搁架是钢筋混凝土制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和秧苗的培育温室。旨在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建造难度大、费用高,对地形地势要求高,折迁困难的问题。组装式温室,包含至少两个房排架,房排架有房顶架1,有用可拆联接件8、10与房顶架相联的外立柱5和内立柱9,有用可拆联接件13联接相邻房排架的内立柱的搁架11。有用压膜槽杆15和压膜条16卡联在房顶架和外立柱的外侧的外保温层14,和由横杆18支撑在搁架外周的内保温层17。
文档编号A01G9/14GK2308249SQ972377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6日
发明者雷巡龙 申请人:雷巡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