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9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栽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机类。
我国农村水稻大都用手工栽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现有的栽秧机又难以普及,究其原因在于1、现有的栽秧机,栽的都是水育秧,植伤大,粗细不均,漏蔸泡蔸现象严重;2、现在推广的人工抛秧和抛秧机抛秧都存在着倒伏和严重不均匀现象。
本发明就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省力,利用推秧键的推力和软盘秧苗的重力通过导秧筒栽到田里的栽秧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手段实施的。
栽秧机,由机架、滚轮、槽轮、导秧筒、滑杆、导秧槽、储秧盘、分秧刀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上面和里面有搁秧盘,底部有平泥板;滚轮上有叶片,槽轮紧固在滚轮的一头,槽轮上有波浪形环形槽,杠杆的一头伸进环形槽里,另一头和滑杆铰链联接,杠杆中间有一支点;滑杆安装在机架的后上方,滑杆上有推秧键,挡秧键和柱销,柱销伸进导秧槽下面的斜孔里;导秧槽下部有斜孔和落秧孔,导秧槽和储秧盘连成一体,其上方安装有秧盖,都倾斜地安装在机架的上方;储秧盘中间有隔板,隔板两边各有一直槽;分秧刀的一头从直槽底部伸进储秧盘里,另一头有销钉甲和销钉乙,销钉甲与储秧盘铰链连接,销钉乙与机架铰链连接;导秧筒上面成喇叭形,安装在机架的后方。
本发明利用软盘秧苗垂直落下的重力和推秧键的推力,使软盘秧苗由导秧筒垂直栽入田里。因而结构简单、省力(人力、牛力可拉动),效率高;秧苗宽窄行分布均匀,受光条件好,有利于进行田间水、肥管理和有利于除草、防治病虫害,不倒伏,没有植伤,没有漏蔸泡蔸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栽秧机结构示意图,图2栽秧机动作图。其中1机架 2滚轮 3槽轮 4平泥板 5导秧筒 6杠杆7滑杆 8柱销 9推秧键 10导秧槽 11秧盖 12储秧盘 13销钉甲 14销钉乙 15分秧刀 16挡秧键 17软盘秧苗 18斜孔 19环形槽 20支点 21叶片 22落秧孔 23直槽 24搁秧盘 25隔板当用力(人力、牛力或机械力)使栽秧机向前运动,滚轮(2)由于泥土的阻力使其向前滚动,带动槽轮(3)转动,槽轮(3)上的波浪形环形槽(19)通过杠杆(6)使滑杆(7)、推秧键(9)和挡秧键(16)左右摆动,同时滑杆(7)上的柱销(8),通过导秧槽(10)下部的斜孔(18)带动导秧槽(10)、储秧盘(12)上、下振动,储秧盘(12)带动分秧刀上、下运动,使其挤在一起的软盘秧苗(17)分开,有利于储秧盘里的软盘秧苗(17)自动排队,落入两边的导秧槽(10),再由推秧键(9)把软盘秧苗(17)推入落秧孔(22)里,再由导秧筒(5)垂直栽入田里。搁秧盘(24)里的软盘秧苗(17)不断地用人工补充到储秧盘里。秧的行距由导秧筒(5)控制,株距由槽轮(3)滚轮(2)控制。
权利要求
1.栽秧机,由机架(1)、滚轮(2)、槽轮(3)、导秧筒(5)、滑杆(7)、导秧槽(10)、储秧盘(12)组成,其特征在于槽轮(3)紧固在滚轮(2)的一头,安装在机架(1)的下方;滑杆(7)安装在机架(1)的前上方;导秧槽(10)和储秧盘(12)联成一体,其上方有秧盖(11),都倾斜地安装在机架(1)的上方;分秧刀(15)的一头从直槽(23)底部伸进储秧盘(12)里,销钉甲(13)与储秧盘(12)铰链连接,销钉乙(14)与机架(1)铰链连接;导秧筒(5)上面成喇叭形,安装在机架(1)的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秧机,其特征在于,槽轮(3)上有波浪形环形槽(19),杠杆(6)的一头伸进环形槽(19)里,另一头和滑杆(7)铰链连接,杠杆(6)中间有支点(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秧机,其特征在于滑杆(7)上有推秧键(9)、挡秧键(16)和柱销(8),柱销(8)伸进导秧槽(10)下部的斜孔(18)里。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栽秧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面和里面有搁秧盘(24),底部有平泥板(4);滚轮(2)上有叶片(21),导秧槽(10)下部有斜孔(18)和落秧孔(22),储秧盘(12)中间有隔板(25),隔板(25)两边各有一直槽(23)。
全文摘要
本发明由机架、滚轮、槽轮、导秧筒、导秧槽、储秧盘组成,可实现软盘秧苗自动排队,利用推秧键的推力和软盘秧苗的重力,按一定规律由导秧筒垂直栽入田里,既克服了现有的插秧机植伤大、粗细不均、有漏蔸泡蔸的缺点,又克服了人力抛秧和抛秧机抛秧有倒伏和布置不均匀的缺点。
文档编号A01C11/02GK1197590SQ98107120
公开日1998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8日
发明者陈学安 申请人:陈学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