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脱后割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8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先脱后割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矮杆穗类谷物收获的特别适用于水稻收获的先脱粒后切割秸杆的收获机。
已知普及的穗类谷物如稻、麦的收获机,均为先切割秸杆后脱粒的收获机。这类收获机机器庞大和沉重,不利于中小农田作业,特别不适宜南方水稻作业。中国专利公开的名称为“稻麦割前脱粒收获机”,申请号为91228344.0,和名称为“割前脱粒收割机”,申请号为94227601,为中小农田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不需复脱的稻麦两用割前脱粒收获机。但两者结构仍然比较复杂,特别是前者的拔禾件组,制造工艺和技术要求都比较繁杂;且脱粒和切割秸杆的机构都置设在收获机的前方,前者并未设置秸杆输送装置,这无疑给收获机的前进运作增添了麻烦;后者虽然设置了秸杆输送装置,不存在前者的不足,但其机器整体又相对庞大和沉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合理、造价更低、田间运作轻捷方便的先脱粒后切割秸杆的收获机,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仍由揽穗装置(中国专利91228344.0称之为拔禾装置)、脱粒装置、秸杆切割装置和包括机架、传动装置、行走装置以及方向操纵装置在内且按照通常手段组装起来的结构组件等组成。而本实用新型的揽穗装置和脱粒装置设在机架的前上方,且两者平行并与前进方向正交(中国专利94227601的脱粒滚筒与前进方向平行),而秸杆切割装置设在机架的后下方,且位于行走轮的后方,且与前进方向正交。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揽穗装置,是由6根揽穗棒与两只呈六角形的揽穗侧盘组成揽穗滚筒,且该揽穗滚筒通过揽穗滚筒轴,并通过滚珠轴承与机架的悬臂成动配装,在揽穗滚筒轴套上设有揽穗装置传动轮。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结构还在于,在揽穗滚筒的滚筒轴上固装有档板,该挡板的悬空端,与脱粒装置的罩壳相邻且平齐;在揽穗滚筒轴上,且位于穗杆入口部位的垂直方向,还固装有具有弹性的且呈羽毛状结构的防溅栅,通过挡板和防溅栅的作用,防免谷粒飞溅出机外。在揽穗棒上沿其轴向设有揽穗钉,以增强揽穗棒的包容握持能力。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脱粒装置是,它的脱粒轮通过其中轴与机架横臂成动配装,而脱粒轮的传动轴与横臂成动配装,在该传动轴的中段设有传动轮,在脱粒轮的中轴和传动轴同一端且位于机架外侧,分别各设有齿轮1只,且所说的2只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秸杆切割装置是,它设在机架后下方且位于行走轮的后方,它由横杆、空芯圆管、左右往复杆、复位弹簧、连杆、秸杆切割刀,具有坡形凸台的旋转盘、呈
状的限位件和传动轮组成。而横杆两端与旋转盘相铰接,其铰接点设在坡形凸台的坡峰处邻近其中轴的部位,一端具有内台阶的空芯圆管与横杆固装成一体,在空芯圆管内,设置有在其外圆套装有复位弹簧的左右往复杆,复位弹簧的一端抵置在空芯圆管的内台阶上,而另一端则抵置在设在左右往复杆上的销轴上。左右往复杆通过连杆与秸杆切割刀固定连接。旋转盘通过其中轴与机架成动配装,在其中轴上设有传动轮。左右往复杆的一端抵置在旋转盘的具有坡形凸台的内平面上,呈
状的限位件骑嵌在左右往复杆和秸杆切割刀上,其一端则与机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行走装置是由行走轮、行走轮轴和传动轮组成。行走轮轴与行走轮和传动轮固定连接,行走轮轴与机架成动配装,且所说的行走轮是整幅一只行走轮,也可以是整幅两只行走轮或者是多只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向操纵装置,是由两根与机架固装的弯杆和把手直杆固定连接而组成的。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机架结构,是在机架的斜撑杆上设有多个调节孔,而在位于方向操纵装置部分的弯管上设有1个调节孔,在所说的两个调节孔内,设有螺栓或短销轴。通过螺栓或短销轴调节设在斜撑杆上的孔连接,可以使揽穗装置和脱粒装置抬高或放下,以适应不同秸杆高度作物的收获作业。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结构还在于,在机架的后部铰接具有行走轮的操作员座位,从而使田间作业较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秸杆切割装置置设在机架后下方,行走轮的后方,因而其田间作业快捷方便,秸杆顺序倒伏成排堆放,运作不会产生障碍。且由于在揽穗滚筒中间加装了挡板和防溅栅,因而谷粒不易飞溅至机外,而造成粮食浪费。同时由于去消了秸杆输出装置,因而整台机器结构紧凑、简单,造价低,一般农民家庭都能买得起。它与已有的技术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和进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
图1的B-B剖视图。
请参阅附
图1、2、3,本实用新型在机架(4)的前上方的悬臂(4-1)上,装设有由6根揽穗棒(1-1)与两只对称的呈六角形的揽穗侧盘(1-2)组成揽穗滚筒,该揽穗滚筒通过揽穗滚筒轴(1-3),并通过滚珠轴承与机架悬臂(4-1)成动配装,这就是说揽穗滚筒轴(1-3)不转动,而揽穗滚筒能绕揽穗滚筒轴(1-3)轻快转动。在揽穗滚筒轴套上,固装有一只传动轮(14)。在揽穗滚筒的内腔的滚筒轴(1-3)上固装有档板(1-5),且该挡板(1-5)的悬空端,与脱粒装置的罩壳(2-1)尽量的靠近邻接且平齐;在揽穗滚筒轴(1-3)上,且位于穗杆入口部位的垂直方位,还固装有防溅栅(1-6),该防溅栅(1-6)可采用细钢丝制作成树枝状主杆,且在其钢丝上夹持有具有韧性的棕毛,从而使防溅栅(1-6)富有弹性,且呈羽毛状结构。在揽穗棒(1-1)上沿其轴向设有揽穗钉(1-7),从而使揽穗棒(1-1)对穗杆更具有包容和握持力。与揽穗装置(1)互相平行的脱粒装置(2)的脱粒轮(2-2)采用的是通常的脱粒棒式结构。脱粒轮(2-2)通过其中轴与机架(4)的横臂(4-2)成动配装,可以安装滚珠轴承,也可以用轴瓦或含油轴承;带动脱粒轮(2-2)的传动轴(2-3)与横臂(4-2)也成动配装,在该传动轴(2-3)的中段设有传动轮(24),在脱粒轮(2-2)的中轴和传动轴(2-3)的同一端,且位于机架(4)的外侧,分别各设有齿轮(2-5)和齿轮(2-6),且所说的2只齿轮相啮合。在脱粒轮(2-2)的罩壳(2-1)的后下方部位,设有谷粒输出口(2-8)。设在机架(4)后下方,位于行走轮(6)的后方,且与行走轮(6)平行的秸杆切割装置(3),它所包括的横杆(3-1)的两端与具有坡形凸台(3-8)的旋转盘(3-7)相铰接,其铰接点设在坡形凸台(3-8)的坡降处并邻进中轴部位。一端具有内台阶的空芯圆管(3-2)与横杆(3-1)焊接成一体。在空芯圆管(3-2)内设置有左右往复杆(3-3),在往复杆(3-3)的外围,套装有复位弹簧(3-4),该复位弹簧(3-4)的一端抵置在空芯圆管(3-2)的内台阶上,另一端则抵置在左右往复杆上的销轴上。连接杆(3-5)与左右往复杆(3-3)和秸杆切割刀(3-6)栓装成一体。两只旋转盘(3-7)通过其中轴与机架(4)成动配装,在其中轴上且位于机架(4)的外侧设有传动轮(3-9)。左右往复杆(3-3))的一端抵置在旋转盘(3-7)的具有坡形凸台(3-8)的内平面上。呈
状的限位件(3-10),骑嵌在左右往复杆(3-3)和秸杆切割刀(3-6)上,其一端则与机架(4)固定连接。位于秸杆切割装置(3)前方且与其相平行的行走装置(6),其所包括的行走轮(6-1)、行走轮轴(6-2)和传动轮(6-3)固定连接,行走轮中轴(6-2)与机架(4)成动配装(配装形式如前述),且所说的行走轮(6-1)是整幅一只行走轮,当然根据田间作业的需要,也可以整幅配置两只或者是多只行走轮。方向操纵装置(7),是由两根与机架(4)固装的弯杆(7-2)和把手直杆(7-1)固定连接而组成的。在机架(4)的斜撑杆(4-3)上设有多个调节通孔(4-4),在位于方向操纵装置(7)部分的弯杆(7-2)上设有1个调节通孔(7-3),在调节通孔(4-4)和(7-3)内,设有螺栓或短销轴(4-5)。通过这个结构,而令机架(4)的悬空部位定位,也从而实现揽穗装置(1)和脱粒装置(2)的高低调整,以适应不同秸杆高度作物的收获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分(5)是这样安排的,动力机械(电机或小柴),安装在机架(4)的横杆(4-6)上。一路的传动路线是,通过主动轮L1,由皮带带动L4,再由L5带动脱粒轮传动(2-4),再由L6带动揽穗滚筒轴传动轮(1-4),而位于传动轮(2-3)上的齿轮(2-6)传动齿轮(2-5)。且由L6带动位于旋转盘(3-7)中轴上的传动轮(3-9)。另一路的传动路线是,主动轮L2用皮带带动位于行走轮中轴(6-2)上的传动轮(6-3)。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揽穗装置(1)通过揽穗棒(1-1)将穗杆通过防溅栅(1-6)揽入脱粒装置(2),在脱粒轮(2-2)的打击下,穗谷从秸杆上脱离,而由罩壳(2-1)汇集,并由谷粒输出口(2-8)输出装入谷粒容器内。在本实用新型继续前进中,脱粒后的秸杆在脱粒轮(2-2)的罩壳(2-1)的前推下,向前倾伏。而行走轮(6-1)重压在秸杆上,切割装置(3)的切割刀(3-6),在旋转盘(3-7)的作用下作左右往复运动,而横杆(3-1)在偏心运动的作用下,作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旋转盘(3-7)每旋转一周切割秸杆一次的目的。而呈
状的限位件(3-10),则保证左右往复杆(3-3)和切割刀(3-6)的工作位置不发生过大的偏移。经切割后的秸杆则整齐有序地倒伏在田地上。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
实施例之二,在机架(4)的后部加装有操作人员座位(8),其它如同实施例之一。
本实用新型需要继续说明的是,在谷粒输出口(2-8)的下方,还设置有与机架(4)连接的谷粒容器承持板。当谷粒容器在谷粒装满时,可以停机,也可以不停机由人工替换谷粒容器。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宜于稻、麦的收获。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矮杆穗谷类谷物收获的特别适用于水稻收获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它具有揽穗装置(1)、脱粒装置(2)、秸杆切割装置(3)和包括机架(4)、传动装置(5)、行走装置(6)以及方向操纵装置(7)在内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揽穗装置(1)和脱粒装置(2)设在机架(4)的前上方,且两者平行并与前进方向正交,而秸杆切割装置(3),设置在机架(4)的后下方,且位于行走轮(6)的后方,且与前进方向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揽穗装置(1)是由6根揽穗棒(1-1)与两只呈六角形的揽穗侧盘(1-2)组成揽穗滚筒,且该揽穗滚筒通过揽穗滚筒轴(1-3),并通过滚珠轴承与机架(4)的悬臂(4-1)成动配装,在揽穗滚筒轴套上的一端设有揽穗装置传动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揽穗滚筒的滚筒轴(1-3)上固装有档板(1-5),且该挡板(1-5)的悬空端与脱粒装置(2)的罩壳(2-1)相邻平齐,在揽穗滚筒的滚筒轴(1-3)上,且位于穗杆入口部位,还固装有具有弹性的且呈羽毛状结构的防溅栅(1-6),在揽穗棒(1-1)上沿其轴向设有揽穗钉(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脱粒装置(2)的脱粒轮(2-2),通过其中轴与机架(4)的横臂(4-2)成动配装,而脱粒轮(2-2)的传动轴(2-3)与横臂(4-2)成动配装,在该传动轴(2-3)的中段设有传动轮(2-4),在脱粒轮(2-2)的中轴和传动轴(2-3)的同一端,分别设有齿轮(2-5)和齿轮(2-6),且齿轮(2-5)和齿轮(2-6)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设在机架(4)后下方且位于行走轮(6)的后方的秸杆切割装置(3),由横杆(3-1)、空芯圆管(3-2)、左右往复杆(3-3)、复位弹簧(3-4)、连杆(3-5)、秸杆切割刀(3-6),具有坡形凸台(3-8)的旋转盘(3-7),呈
状的限位件(3-10)和传动轮(3-9)组成,且横杆(3-1)两端与旋转盘(3-7)相铰接,其铰接点设在坡形凸台(3-8)的坡峰处邻近其中轴的部位,一端具有内台阶的空芯圆管(3-2)与横杆(3-1)固装成一体,在一端具有内台阶的空芯圆管(3-2)内,设置有在其外圆套装有复位弹簧(3-4)的左右往复杆(3-3),复位弹簧(3-4)一端抵置在空芯圆管(3-2)的内台阶上,而另一端抵置在设在左右往复杆(3-3)上的销轴上。左右往复杆(3-3)通过连杆(3-5)与秸杆切割刀(3-6)固定连接。旋转盘(3-7)的中轴与机架(4)成动配装,在旋转盘(3-7)的中轴上设有传动轮(3-9),左右往复杆(3-3)的一端抵置在旋转盘(3-7)的具有坡形凸台(3-8)的内平面上,呈
状的限位件(3-10)骑嵌在左右往复杆(3-3)和秸杆切割刀(3-6)上,其一端则与机架(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行走装置(6)是由行走轮(6-1)、行走轮轴(6-2)和传动轮(6-3)组成。行走轮轴(6-2)与行走轮(6-1)和传动轮(6-3)分别固定连接,行走轮轴(6-2)与机架(4)成动配装,且所说的行走轮(6-1)是整幅一只行走轮,也可以是整幅两只行走轮或者是多只行走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方向操纵装置(7),是由两根与机架(4)固装的弯杆(7-2)和把手直杆(7-1)固定连接而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架(4)的斜撑杆(4-3)上设有多个调节孔(4-4),在位于方向操纵装置(7)部分的弯杆(7-2)上设有一个调节孔(7-3),在调节孔(4-4)和调节孔(7-3)内,设有螺栓或短销轴(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后割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机架(4)的后部连接具有行走轮的操作员座位(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先脱后割收获机,它具有揽穗装置、脱粒装置、秸秆切割装置和结构组件等组成。它与已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揽穗装置和脱粒装置置设在机架的前上方。而秸秆切割装置置设在机架后下方且位于行走轮的后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田间作业无障碍等特点,是中小型农田特别是南方水稻田理想的收获机。
文档编号A01D41/08GK2340166SQ982272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日
发明者王解开 申请人:王解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