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杀虫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畜禽硬蜱、软蜱、吸虱、虱蝇、蠕形蚤、蚊、蝇、蟑螂、白蚁及蜱媒病的药物组合物,是一种长效杀虫油剂,特别使用适用于外用喷洒。
畜禽硬蜱和软蜱病的防治是当前兽医较为棘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目前使用的杀虫剂虽然对蜱有效,但由于是水剂,且使用浓度低(5/万),不易在畜体上长期保留,所以有效期仅为两周左右,如由屠予钦主编金盾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的《农药科学使用指南》一书公开了一种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如果使用浓度过高又易引起中毒,所以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防蜱药物。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溶于水的长效、广谱外用喷洒的杀虫油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杀虫油剂按重量体积百分比含有以下成份A.1%的高效氯氰菊酯;B.10%的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C.15%的丙酮;D.74%的植物油。该杀虫油剂在制备防治畜禽硬蜱、软蜱、吸虱、虱蝇、蠕形蚤、蚊、蝇、蟑螂、白蚁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选用对蜱、蟑螂等害虫有特效的药物,采用联合用药,并加入具有吸附和缓释作用的植物油,达到延长药物作用的目的。同时,杀虫油剂只吸附在畜禽被毛上,因此,不污染环境,对人及畜禽无致癌和无致畸作用;对畜禽产品的食用无任何限制。
用高效氯氰菊酯和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复配,不仅起到了各个药物的原有药效,而且具有复合增效的作用。高效氯氰菊酯是负温度系数药物,当温度较低时,速杀效果好;通过改变神经膜的渗透性,干扰离子通道,抑制神经传导,从而使害虫中毒死亡。而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是正温度系数药物,温度升高时,杀虫效果增强;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乙酰胆碱积蓄,使神经肌肉系统发生兴奋,继尔出现运动失调,痉挛,麻痹死亡。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该杀虫油剂的成份为A.高效氯氰菊酯;B.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C.丙酮;D.植物油。产品中各成份(有效成份)为高效氯氰菊酯1%(W/V),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为10%(W/V);丙酮15%(W/V);植物油74%(w/v)。
该杀虫油剂的制作方法如下a.称取1%的高效氯氰菊酯;b.称取10%的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c.称取15%的丙酮;d.植物油为余量,加到总体积100%;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匀,然后用40目纱网过滤,分装。
使用该杀虫油剂时可根据畜禽种类调整用量,大家畜(马、牛、驼)每头用量为7至10ml;中等家畜(羊、猪、犬)每头用量为3至5ml;禽类每只用量为0.5至1ml;用于室内灭蟑,每间橱房50ml。喷洒药物后,可很快杀死虫体,保护期为3至4个月。
本杀虫油剂剂经过以下地区的实际防治1994年至1996年,新疆青河县连续三年爆发家畜蜱病,其中查干郭勒乡的3.3万头牲畜几乎全部受到感染,由于发病季节在3至5月,天气寒冷,不能进行药浴,只能靠喷药进行治疗,当地兽医用螨净、敌百虫、新克疥、害获灭等药物进行喷洒和注射,但由于这些药物保护期短,保护期仅为10天左右,加之外界环境中的蜱太多,防治效果不佳。由于蜱的直接危害和蜱媒病,该乡三年死亡2550余只羊,400匹马,50头牛。自1997年开始,我们连续3年在该地区使用该杀虫油剂,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未见有死亡牲畜的情况,为控制家畜蜱病找到了新药物。结果表明该杀虫油剂可直接杀死畜体表面的硬蜱、软蜱、虱、蚤等外寄生虫,保护期在3个月左右。
1998年,新疆民丰县爆发家畜蠕形蚤病,叶亦克乡8.4万头牲畜严重感染蠕形蚤病,最高蚤指数达500个虫体/只羊,当年死亡1000多只羊。虽然他们应用了马拉硫磷、胺丙畏、敌百虫、除害灵、螨净等水剂进行治疗,但保护期仅为2周左右,无法控制;通过使用该杀虫油剂,再未发生死亡羊只,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1994年,新疆吉木乃县爆发骆驼伊氏锥虫病,全县养驼3500峰,该病先后致死245峰。骆驼伊氏锥虫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除了用贝尼尔进行治疗外,喷洒长效杀虫剂驱避吸血昆虫传播也是防治锥虫病的有效措施。经对630峰驼进行防治,无一发病死亡。
1998年,阿勒泰地区养鸡大户杨某某的800余只鸡发生了鸡软蜱病,最高感染强度为150个虫体/鸡。他曾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通过使用该药物组合物后,不但消灭了鸡身上的蜱,而且也消灭了鸡舍中的蜱。米泉县养鸡大户陈宝路也有类似情况,他家的4000余只发生蜱病,经使用该杀虫油剂后,完全消灭了蜱病。
防治羊硬蜱病试验将750只感染有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的绵羊分为2个组,杀虫油剂组(550只)和对照组(200只)。本杀虫油剂组在治疗后0,18,33,48,68d,羊只平均染蜱数分别为9.8,0.5,0.7,0.5,0.1只,而对照组分别为10,9.2,6.4,8.8,4.2只。
1.材料与方法1.1杀虫油剂10%的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和1%的高效氯氰菊酯,使用剂量为1ml/5kg体重。
1.2试验羊群全部选自青河县查干郭勒乡冬牧场的放牧羊群,试验前对3群羊进行检查,羊只蜱的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7~58个。
1.3检查方法在给药当天和戴项圈后的18、33、48、68天,由课题组、县科委、县兽医站、乡兽医站会同当地兽医和畜主抽样5只羊进行检查,作出评定。
1.4统计处理采用Kok D.J.(1996)的方法计算保护率。保护率(%)=(1-给药组羊平均染蜱数/对照组羊平均染蜱数)×100%。
2.结果家畜硬蜱病是目前兽医防治工作的一个难点,这是因为在整个蜱病发生期中,虽然羊体上的蜱寄生时间不长,约为10天左右,但环境中的蜱是不断侵袭羊群的,而且蜱对低浓度药物耐受性很强。对硬蜱的生物和免疫防治已有突破,如用跳小蜂、白僵菌等天敌灭蜱;用遗传方法培育抗蜱牛;辐射雄蜱使其不育,延误雌蜱生育;用蜱的唾液腺或膜蛋白制成抗原免疫家畜等,但由于成本高,技术不完善,尚未推广应用,而目前仍主要采用化药防治蜱病。国外主要采用牛耳标和高浓度菊酯浇背(pour-on)防治硬蜱,56天时的保护率为87%;而国内主要采用喷洒杀虫水剂或注射伊维菌素类药物,但保护期在10天左右。本试验采用杀虫油剂,防治家畜蜱病保护期可达68天,详见表1。
根据对青河县家畜蜱病的调查,病原主要为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两种蜱的优势寄生部位均在头、颈和肩胛部。而马、牛、驼等大家畜则全身均有寄生,因此我们用喷洒本杀虫油剂的方法对羊和大家畜进行了喷洒试验,效果很好;但由于每户牧民大家畜少,加之与牧民接触多,人工摘蜱较常见,所以没有进行大家畜的药物效果评定。
从试验结果来看,杀虫油剂的驱蜱效果始终未达到100%,其原因是外界环境中的蜱太多,并持续不断侵袭羊只,而药物主要在头颈和背部,腹部和四肢则无药,这是造成蜱爬上羊体的主要原因。这些蜱在羊体上爬动或吸血时间不长,因为未见有雌蜱达到饱血阶段,由此可以推断,杀虫油剂均达到了防蜱效果。
本杀虫油剂可预防牛泰勒焦虫病新疆察布查尔县2个乡流行牛环形泰勒焦虫病。1998年6~8月,2个乡3000余头牛中有451头牛发生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死亡53头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5%和6.7%。1999年5月底,该县兽医站用本杀虫油剂对所有的牛进行了喷洒,每头牛用量为7~10毫升,预防吸血蜱类叮咬牛群而传播环形泰勒焦虫病。截止9月份,仅有20头牛发生焦虫病,死亡5头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67%和0.17%。
本杀虫油剂虽然对牛的环形泰勒焦虫无直接杀灭作用,但喷洒在牛体上可形成一层不怕水,不易去除的药膜,此膜可有效驱杀吸血昆虫蜱类(焦虫病的传播媒介)3个月,从而达到了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牛焦虫病流行季节,喷洒长效杀虫剂也是预防牛焦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杀虫油剂对蟑螂的杀灭效果观察1.使用时间、地点及用户1997年10月初,分别选择畜牧科学院6号楼1单元(14家);自治区兽医防疫总站3个单元(33家);畜牧厅家属楼一个单元(8家)。另对200余户有蟑螂的人家,采用分发药物和定期询问灭蟑效果的方法进行试验观察。
2.使用方法使用前堵塞与邻居相通的水管和暖气管空隙,避免蟑螂逃出与进入。晚饭后,将食品移置其他房间,然后将此药喷洒于橱房四周墙角以及蟑螂的其它藏身之处。每间橱房用量50毫升,分4至5个点喷洒;本油剂不用稀释直接使用。喷药后关闭门窗,第二天早上可恢复正常使用。喷药之处不要拖扫。
3.对杀死的蟑螂进行虫种鉴定,经鉴定乌鲁木齐地区的蟑螂虫种,为德国小蠊(Blattella gremanica),主要形态特征虫体淡褐色,大小为13mm-17mm,前胸背板有两条黑色纵纹,翅略长于腹节。
4.用药后每2周对30家进行一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蟑螂每天死亡情况和出现蟑螂的时间。
5.结果用药后的前3天,每天可发现用药场所有5-40个死蟑螂或击昏的蟑螂。用药后4个月内,有10家见到半死不活的蟑螂;超过4个月后,有3家见到活蟑螂爬行;17家用药后再未见有活蟑螂出现。从试验结果来看,该杀虫油剂对蟑螂有极好的杀灭和预防作用,持效期长,可达4个月左右。3用户在用药后2周又发现蟑螂,其原因是用药户与邻居(未用药户)有相通(水、暖管空隙未堵塞或门窗关闭不严),致使外界中的蟑螂进入室内所致。
目前市售的灭蟑药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混合菊酯水制剂;第二类为固体的有机磷类,或菊酯类(粉剂、粒剂或块剂)。本杀虫油剂与这两类相比,所不同的是油剂。水制剂具有速杀效果好的特点,但持效期不长,一般为7天,而反复使用又易产生抗药性。固体类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但受作用面积和地点的限制,如生产后不能很快使用,药效下降较快。而油剂正好集这类药物之优点,克服其不足;本杀虫油剂吸附力强,喷洒后可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不易去除,并在缓释剂的作用下,持续发挥药效。
本杀虫油剂的毒性试验用推荐使用剂量的5倍,对5只鸽子、10只鸡、5只羊和5头牛进行了毒性试验,每个动物的用药量为3毫升/鸽,5毫升/鸡,25毫升/羊,35毫升/牛。喷药后三天未见有任何异常。试验结果表明该杀虫油剂的安全性很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生产简单,使用方便,持效期长,不污染环境,畜禽产品内无残留,杀虫谱广、安全性很好等特点。
表1杀虫油剂驱蜱效果组 畜 主 羊只数 给药 给药后天数和5只羊平均染蜱数别 日期 0 18 33 48 68(d)杀 洛泰2504月15日 10 1 0.6 0.2 0虫 马立克 3004月15日 9.60 0.8 0.8 0.2油 平均染蜱数 9.80.5 0.7 0.5 0.1剂对 对山拜 200- 10 9.2 6.4 8.8 4.2照 保护率(%)94.57 89.06 90.74 97.62注表中的染蜱数均为5只羊的抽样检查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不溶于水的长效、广谱外用喷洒的杀虫油剂,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体积百分比含有以下成份A.1%的高效氯氰菊酯;B.10%的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C.15%的丙酮;D.74%的植物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油剂在制备防治畜禽硬蜱、软蜱、吸虱、虱蝇、蠕形蚤、蚊、蝇、蟑螂、白蚁及蜱媒病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杀虫油剂,其按重量体积百分比含有以下成份:A、1%的高效氯氰菊酯;B、10%的2-异丙氧基苯-N-甲基氨基甲酸酯;C、15%的丙酮;D、74%的植物油。该杀虫油剂在制备防治畜禽硬蜱、软蜱、吸虱、虱蝇、蠕形蚤、蚊、蝇、蟑螂、白蚁的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具有生产简单,使用方便,持效期长,不污染环境,畜禽产品内无残留,杀虫谱广、安全性很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N53/08GK1256075SQ9912111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5日
发明者王光雷, 努尔, 努尔巴哈提 申请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