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三作物增产素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641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三作物增产素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农业用作物增产剂。
1955-1965年间,科学家利用14C示综技术发现了植物的光呼吸作用--植物绿色器官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吸氧、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因此,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率,降低光呼吸是提高植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经认识到植物实际存在光合效率差异非常特殊的两大类,即植物可分为高光合效率和低光合效率两种类型。大豆、小麦、水稻、棉花等,在光下放出CO2进行光呼吸,称为“光呼吸植物”。这类植物的光合效率低,其光合强度只有20-40毫克CO2/分米2/小时,因此又叫做“低效植物”或碳三作物(C3植物)。另一类植物几乎测不出光呼吸,在光下不放出CO2,如玉米、高粱、甘蔗等,称为“低光呼吸植物”。这类植物的光合效率较高,其光合强度可达50-60毫克CO2/分米2/小时,因此又叫做“高效植物”或碳四作物(C4植物)。光呼吸的特性与一般在黑暗中进行的呼吸作用(暗呼吸)有着显著的不同。暗呼吸的基质是糖类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的和水。光呼吸的基质是植物光合作用中间产物乙醇酸被氧化而放出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进后尚未被形成糖之前,由于光呼吸作用而又被重新呼出来。已经发现,光呼吸放出来的CO2量比暗呼吸大3-4倍。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化学药剂抑制碳三作物的光呼吸,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作物产量。本世纪七十年代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制工作,研制了α-羟基磺酸钠作为乙醇酸氧化酶的抑制剂,由于产品不稳定,成本高无法应用到农业上。后来又研制了2.3-环氧丙酸钾等作为碳三作物的光呼吸抑制剂,都由于成本高、毒副作用等原因,不能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的碳三作物增产素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产品的最终中含有氯化物(cl)≤0.02%、铁(Fe)≤0.02%、硼(B)≥0.05%、磷(P)≥0.02%、钼(Mo)≥0.01%、锌(Zn)≥0.02%、砷(As)≤0.000 2%、重金属(以Pb计)≤0.002%、SO258.5-65.0%。
其产品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制作的
(1)按(重量%)硫磺0.2-0.5、氯化钾0.11-0.22、碳酸钠0.51-0.83、磷酸0.01-0.02、硫酸锌0.03-0.09、重亚硫酸钠0.65-0.71、四硼酸钠0.08-0.12、葡萄糖酸锌0.04-0.10、钼酸铵0.02-0.08、乙二胺四乙酸钠0.01-0.03、无水乙醇100-1.10、乌洛托品及二甲基对苯二胺适量、硝化稀土0.02-0.05和水的比例备好原料,(2)先将原料进行提纯处理,(3)6kg碳酸钠用热水溶解在100L,加到反应罐中,(4)硫磺放入燃烧炉中燃烧产生SO2,通入反应罐中并不断搅拌,尾气用水吸收,(5)向反应罐中加入氯化钾,(6)向反应罐中加入磷酸,磷酸要在20分钟内滴加完,(7)待温度在30℃以下、PH>4时,滴加重亚硫酸钠溶液100L,1小时加完,(8)当PH>4时,加入硫酸锌和四硼酸钠溶液,(9)慢慢滴加硝化稀土、钼酸铵、葡萄糖酸锌、乌洛托品、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反应1.5小时,测其酸度,PH>4.5时放料甩干,干燥得产品。
本发明的产品--碳三作物增产素,其主要成份是亚硫酸复盐。即由亚硫酸盐、硫代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连二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及连多硫酸盐构成的体系。本发明的产品进入植物后,与乙醇酸加成反应,形成α-羟基磺酸盐,这种产物又反过来抵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作物的光呼吸,减少CO2的损失,提高光合作用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对大豆、小麦、水稻、蔬菜等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产品的稳定性好,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其生产工艺稳定,工艺流程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描述原料的组成为(重量%)硫磺(S)0.2-0.5、氯化钾(KCL)0.11-0.22、碳酸钠(Na2CO3)0.51-0.83、磷酸(H3PO4)0.01-0.02、硫酸锌(ZnSO4·7H2O)0.03-0.09、重亚硫酸钠(Na2S2O5)0.65-0.71、四硼酸钠(Na2B4O7)0.08-0.12、葡萄糖酸锌{[CH2OH(OMOH)4COO]2·Zn·H2O}0.04-0.10、钼酸铵[(NH4)Mo7O24]0.02-0.08、乙二胺四乙酸钠[(NaOOCCH2)NeH2CH2N(CH2COOH)2·2H2O]0.01-0.03、无水乙醇(C2H5OH)1.00-1.10、乌洛托品[(CH2)6N4]及二甲基对苯二胺[C6H4(C2H3)2N2]适量、硝化稀土0.02-0.05和水。原料先要进行提纯处理,其中6kg碳酸钠用热水溶解在100L;磷酸加五倍的冷蒸留水搅拌均匀,用滤纸抽滤;氯化钾有吸水性,提纯时先把水加热,滴少量的H2SO3,氯化钾分次少量加入溶解,溶液达42°Be时,搅拌20分钟,放到结晶盆中,慢慢冷却过滤,上清液吸出,结晶放入离心机甩干,快速烘干并封闭保存,使用时1.5kg溶于10L水中;重亚硫酸钠加水溶解,升温至56℃,搅拌至溶液达52°Be时,停止加热,热过滤,滤并存放,滤液快速冷却,加少许晶种结晶、甩干、烘干,使用时14kg溶解在100L水中;将硫酸锌加NaOH制成碱性Zn(OH)2-4,过滤去杂,浓缩至64°Be,结晶、甩干,使用时0.5kg溶解在10L水中;钼酸铵溶解即可滴加;葡萄糖酸锌0.5kg加温水2L溶解,滴加100mlH2OSO3;将市售稀土微肥放入杯中,加水加热溶解,滴加分析纯的的硝酸搅拌,保持PH=3.5,热滤去杂,溶液浓缩至62°Be,甩干、烘干,制成硝酸稀土,300g硝酸稀土用稀H2SO3溶解至5L;乌洛托品用蒸馏水解G4玻璃砂漏斗过滤;乙二胺四乙酸钠用蒸馏水溶解,加热用G3玻璃漏斗过滤;四硼酸钠加水溶解;硫磺用工业硫磺放到加热器中加热(上装冷却回收器),通氧气使S升华,结晶在冷凝器中,尾气用循环水吸收。碳酸钠溶液加到反应罐中,作为合成底液;升华硫放入燃烧炉中燃烧产生SO2,通入反应罐中并不断搅拌,尾气用水吸收,产生亚硫酸;向反应罐中加入氯化钾;向反应罐中加入磷酸,磷酸要在20分钟内滴加完;待温度在30℃以下、PH>4时,滴加重亚硫酸钠溶液100L,1小时加完;当PH>4时,加入硫酸锌和四硼酸钠溶液;慢慢滴加硝化稀土、钼酸铵、葡萄糖酸锌、乌洛托品、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反应1.5小时,测其酸度,PH>4.5时放料甩干,母液回收作为下次底液,干燥得产品。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是SO2在通入反应罐之前,在净化器中加入少量的二甲基对苯二胺,一便消除其中含有的氧气。
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案为在放料甩干工序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精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碳三作物增产素,其特征是它含有氯化物(cl)≤0.02%、铁(Fe)≤0.02%、硼(B)≥0.05%、磷(P)≥0.02%、钼(Mo)≥0.01%、锌(Zn)≥0.02%、砷(As)≤0.0002%、重金属(以Pb计)≤0.002%、SO258.5-65.0%。
2.一种碳三作物增产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1)按(重量%)硫磺0.2-0.5、氯化钾0.11-0.22、碳酸钠0.51-0.83、磷酸0.01-0.02、硫酸锌0.03-0.09、重亚硫酸钠0.65-0.71、四硼酸钠0.08-0.12、葡萄糖酸锌0.04-0.10、钼酸铵0.02-0.08、乙二胺四乙酸钠0.01-0.03、无水乙醇1.00-1.10、乌洛托品及二甲基对苯二胺适量、硝化稀土0.02-0.05和水的比例备好原料,(2)先将原料进行提纯处理,(3)6kg碳酸钠用热水溶解100L,加到反应罐中,(4)硫磺放入燃烧炉中燃烧产生SO2,通入反应罐中并不断搅拌,尾气用水吸收,(5)向反应罐中加入氯化钾,(6)向反应罐中加入磷酸,磷酸要在20分钟内滴加完,(7)待温度在30℃以下、PH>4时,滴加重亚硫酸钠溶液100L,1小时加完,(8)当PH>4时,加入硫酸锌和四硼酸钠溶液,(9)慢慢滴加硝化稀土、钼酸铵、葡萄糖酸锌、乌洛托品、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反应1.5小时,测其酸度,PH>4.5时放料甩干,干燥得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三作物增产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SO2在通入反应罐之前,在净化器中加入少量的二甲基对苯二胺,一便消除其中含有的氧气。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碳三作物增产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放料甩干工序加入无水乙醇精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碳三作物增产素及制作方法。它含有氯化物(cl)≤0. 02%、铁(Fe)≤0.02%、硼(B)≥0.05%、磷(P)≥0.02%、 钼(Mo)≥0.01%、锌(Zn)≥0.02%、砷(As)≤0.0002%、重金属(以Pb计)≤0.002%、SO
文档编号A01N59/26GK1298645SQ9912260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3日
发明者唐作义 申请人:唐作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