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供给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3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供给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农作物的室外栽培或高架栽培中为将水或液肥等供给到栽培中的植物苗所使用的灌水管道或也可供给其他流体的流体供给管道。
在进行农作物的室外栽培或高架栽培时,为向栽培中的植物苗供给水或液肥等使用了灌水管道。灌水管道是如图7所示的结构,沿田埂或育苗用容器等敷设。特别在进行培土时,多使用灌水管道。
如图9所示,现有的灌水管道90,是在管状体91上每一定间隔地形成多个通水孔92的结构,通过使送入管状体91内的水或液肥从各通水孔92喷出,就可向栽培中的植物苗供给水等。
这种情况,由于应供给的水量或液肥量根据农作物的种类或栽培条件而有所不同,故市场上出售有通水孔排列间隔不同的许多种类的灌水管道,以与所栽培的植物苗的种类、株间及条间等相对应。
但是,需要者考虑实际栽培的植物苗的种类、株间、条间或气象条件等而从通水孔排列间隔不同的各种灌水管道中选择使用最适当的灌水管道。
在现有的灌水管道中,由于通水孔排列间隔由灌水管道决定,故在栽培因季节而不同的植物的场合或改变栽培条件的场合等,需根据它们的情况来准备多种类的灌水管道,是很麻烦的。
另外,在栽培期间,对于栽培地的植物的生长状态会产生误差,当产生要根据场所来改变水和液肥的供给量时,在通水孔排列间隔固定的现有的灌水管道的情况下,不能容易地解决。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变更水或液肥等流体的供给位置的流体供给管道。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流体供给管道特点是,在沿管状体的轴向形成的开口部上设有用来开闭该开口部的钩扣部,将接近并同时进行该钩扣部的打开与闭合的开闭构件设成沿钩扣部可滑动,在开闭构件上形成有与管状体的内部连通的贯通孔。
通过做成这种结构,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仅通过形成于开闭构件上的贯通孔而可向外部流出,由于该开闭构件沿钩扣部可滑动,故可容易地变更流体的供给位置。另外,在使开闭构件沿钩扣部滑动的情况下,由于开闭构件一边接近并同时进行钩扣部的打开与闭合一边进行移动,故未位于开闭构件的部分的钩扣部始终被保持成闭合状态,管状体内的流体不会漏出。
另外,通过将形成贯通孔的多个开闭构件设在钩扣部上,则可使流体从多个位置流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开闭构件滑动,可变更它们的间隔,故也容易变更流出位置间隔。
这里,可做成如下的结构在管状体的轴向形成数排开口部,在这些数排开口部上,分别设置形成贯通孔的钩扣部。由此,由于在管状体周向的不同角度的多个位置上形成开口部,并在各开口部上配置开闭构件,故可使送入管状体的流体向不同角度的多个方向流出。
另外,可做成如下的结构沿开口部设置多层钩扣部,并将接近并同时进行多层钩扣部的打开与闭合的开闭构件设成沿钩扣部可滑动。通过做成这种结构,在管状体的开口部,由于未位于开闭构件的部分利用多个钩扣部来闭合,故闭合力提高,即使因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压力而使较大的打开方向的力施加在钩扣部上,钩扣部也不会打开。
此外,可做成如下的结构沿管状体的轴向设置将管状体内部划分成多个管状流路的可流通流体的边界部。通过做成这种结构,管状体内部成为由边界部划分成多个管状流路的状态,由于因通过管状体的流体所产生的管状体周向的张力被分散,故欲将钩扣部打开的力也减小,可降低钩扣部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在多个管状流路中,若位于钩扣部方的管状流路内径小于另外的管状流路内径地形成边界部,则使欲打开钩扣部的力减小的效果更加提高。
另外,由于做成沿可通过流体的筒状体的长度方向而安装管状体的结构,可用管状体供给流体并可将筒状体用作为温风用通风管等,故兼有流体供给功能与加温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若做成在筒状体的两侧安装多个管状体的结构,则不必在管状体上设置多个钩扣部,就可从多个位置供给流体,与在1根管状体上设置多个钩扣部的情况相比,不会造成管状体的内径扩大,而可从较远离的多个位置供给流体。
这里,可做成如下的结构在形成于开闭构件上的贯通孔处设有使通过贯通孔的流体压力降低的减压装置。通过做成这种结构,由于使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压力降低后,可使其向贯通孔外流出,故可平稳地使流体浸透地供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减压装置,例如,可在贯通孔的一部分上设置弯曲或折弯的多流路部分,或在贯通孔上设置缓冲材料。
另外,由于通过在形成于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上设置防止堵塞用的过滤器,可防止因在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中存在的固形物或在管状体内繁殖的微生物等而堵塞贯通孔,不会产生流体供给不良的现象,并可防止外部的固形物或生物等通过贯通孔而侵入管状体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过滤器,可采用多孔体、格子体、缝隙体及网状体等。
此外,通过做成在钩扣部上可装拆开闭构件的结构,可容易地增减开闭构件的排列个数,并还可进行故障后的开闭构件的更换。
这里,通过用具有遮光性的合成树脂板材形成管状体,则当在室外使用时,由于可阻止太阳光等光线射入管状体内,故可防止管状体内繁殖绿藻等微生物。
图1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流体供给管道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横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现有灌水管道的立体图。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所述流体供给管道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本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10,在沿管状体11的轴向形成的开口部12上,设有用来开闭开口部12的钩扣部13,并具有一边将接近并同时进行钩扣部13的打开与闭合、一边沿钩扣部13而可滑动的多个开闭构件14,在各自的开闭构件14上形成有与管状体11连通的贯通孔15。另外,钩扣部13由凸条构件13a与凹槽构件13b构成,通过所述凸条与凹槽的嵌合、分离而进行开口部12的开闭。
送入管状体11内的水或液肥等流体16仅通过形成于各开闭构件14上的贯通孔15而可向外部流出,这些开闭构件14由于沿钩扣部13可滑动,故通过使开闭构件14滑动,可容易地变更流体16的供给位置。另外,在使开闭构件14沿钩扣部13滑动的情况下,由于开闭构件14一边同时进行钩扣部13的打开与闭合一边进行移动,故未位于开闭构件14的部分的钩扣部13始终被保持成闭合状态,管状体11内的流体16不会漏出。
在流体供给管道10的场合,在钩扣部13上设置具有贯通孔15的多个开闭构件14,可从多个位置使流体16流出,而通过使各个开闭构件14滑动,变更它们的间隔,可容易地变更流体流出位置间隔。
另外,在形成于开闭构件14的贯通孔15的下部,为降低通过此处的流体16的压力而设有具有多个通液孔17a的多孔过滤器17。因此,由于送入管状体11内的流体16经多孔过滤器17一旦压力降低后,向贯通孔15外流出,故可以平稳地使流体16浸透的状态而供给流体。
此时,多孔过滤器17由于起到了贯通孔15的防止堵塞用过滤器的功能,故可防止因送入管状体11内的流体16中存在的固形物或在管状体11内繁殖的微生物等而堵塞贯通孔15的现象。因此,不会产生流体供给不良等,并且,可防止外部的固形物或生物等通过贯通孔15而侵入管状体11内。
此外,在流体供给管道10的场合,由于开闭构件14在钩扣部13的端部与钩扣部13可装拆,故可容易地增减开闭构件14的排列个数,还可简单地进行故障或堵塞等事故产生后的开闭构件14的更换。
这里,参照图4就流体供给管道10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流体供给管道10的使用状态一例子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在形成于栽培地的田埂20上敷设流体供给管道10,并用多用薄膜21将其覆盖,沿该田埂20每规定间隔地种植许多植物苗22。
在将流体供给管道10敷设在田埂20上时,由于可使各个开闭构件14滑动,并通过变更它们的间隔而自由地变更流体16流出的位置,故考虑到植物苗22的种类和定植间隔等栽培条件等,可设定适当的间隔。因此,可向植物苗22作最适当的给水或液肥供给。
另外,在流体供给管道10中,由于管状体11用具有遮光性的合成树脂板材形成,故太阳光等不会射入管状体11内。因此,不会因在管状体11内繁殖绿藻等微生物而堵塞贯通孔15,给植物苗22带来不良影响。
下面结合图5就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立体图。
本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50,在管状体51的轴向形成有2排的开口部52、53,在各自的开口部52、53设有钩扣部54、55,在各个钩扣部54、54上设有具有贯通孔56的多个开闭构件57。另外,钩扣部54、55及开闭构件57,结构、功能与第1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10的钩扣部13及开闭构件14相同。
在流体供给管道50的场合,由于在沿管状体51的周向不同角度的位置形成2排的开口部52、53,并在各个开口部52、53上配置有开闭构件57,故可使送入管状体51内的流体58向不同角度的多个方向流出。另外,在图5所示的形态以外,可改变开口部52、53的配置角度,或设置3排以上的开口部。
下面,参照图6就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横剖视图。
本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60,沿管状体61的开口部设置3层钩扣部62、63、64,并将具有贯通孔66的开闭构件65设成沿3层钩扣部62、63、64可滑动。各个钩扣部62、63、64及开闭构件65的结构、功能,实际上与第1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10的钩扣部13及开闭构件14相同。
通过做成这种结构,在管状体61的开口部,由于未位于开闭构件65的部分成为利用3层钩扣部62、63、64而闭合的状态,故闭合力增强,即使因送入管状体61内的流体压力使较大的打开方向的力施加在钩扣部62、63、64上,钩扣部62、63、64也不会打开。
另外,第1~第3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10、50、60,就输送、供给水或液肥等液体的情况作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流体供给管道不限定于这些实施形态,也可用于供给空气等的气体的场合、或与气体一起输送、供给粉体或流体的场合。例如,可用作为构成塑料房的暖房设备的带有送气口的温风通风管,或用作为散布粉末农药时的带有散布口的消毒用软管等。
下面,参照图7就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70中,沿管状体71的轴向设有将管状体71内部划分成多个管状流路71a、71b的可通过流体的边界部72,在沿管状流路71b的轴向形成的开口部73上设置用来开闭开口部73的钩扣部13,并具有一边将接近并同时进行钩扣部13的打开与闭合、一边沿钩扣部13而可滑动的多个开闭构件14,在各自的开闭构件14上形成有与管状流路71b连通的贯通孔15。另外,钩扣部13由凸条构件13a与凹槽构件13b构成,通过所述凸条与凹槽的嵌合、分离而进行开口部73的开闭。
边界部72,通过沿管状体71的长度方向交替地设置使构成管状体71的板材之间贴合的粘接部72a与非粘接部72b而形成,管状体71内的流体可通过非粘接部72b。因此,送入管状体71内的流体16可通过开闭构件14的贯通孔15向外部流出。
在流体供给管道70中,由于管状体71内部由边界部72划分成多个管状流路71a、71b,故由送入管状体71的流体16所产生的管状体71周向的张力被分散,从而可减小欲打开钩扣部13的力,可降低钩扣部13的负担。
在流体供给管道70的场合,在多个管状流路71a、71b中,由于位于钩扣部13一方的管状流路71b内径小于另一方管状流路71a内径地形成边界部72,故可大幅度地减小欲打开钩扣部13的力。另外,由于多个管状流路71a、71b通过非粘接部72b而互相连通,故送入管状体71内的水或液肥等流体根据其压力而从钩扣部13的贯通孔15顺利地流出。
下面,结合图8就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80中,沿可通过流体的筒状体81的长度方向安装多个管状体82、83,在沿管状体82、83轴向形成的开口部84、85上,设有用来开闭开口部84、85的钩扣部13。另外,具有一边将接近并同时进行钩扣部13的打开与闭合、一边沿钩扣部13而可滑动的多个开闭构件14,在各自的开闭构件14上形成有与管状体82、83连通的贯通孔15。另外,钩扣部13由凸条构件13a与凹槽构件13b构成,通过所述凸条与凹槽的嵌合、分离而进行开口部84、85的开闭。
在本实施形态的流体供给管道80的场合,由于在用管状体82、83供给水或液肥等流体的同时可将筒状体81用作为温风、冷风用通风管等,故可作为兼有流体供给功能与加温、冷却功能的装置来使用。另外,由于在筒状体81的两侧安装多个管状体82、83,故可从隔开筒状体81的横向宽度的多个位置供给流体,如图5所示的流体供给管道50那样,与在1根管状体51上设置多个钩扣部54、55的结构相比,不会造成管状体的内径扩大,而可从较远离的多个位置供给流体。因此,即使对于种植呈条间离开的状态的植物苗的栽培地等也可适当地使用。
此外,由于流体供给管道80的筒状体81可用作为温风用通风管,故在使用隔热性高的发泡合成树脂制栽培容器等的栽培方法中,也可从培土上面进行加温、冷却,可获得优异的加温、冷却效果。
本发明可获得如下的效果。
(1)通过在沿管状体的轴向形成的开口部上设置用来开闭该开口部的钩扣部,将接近并同时进行该钩扣部的打开与闭合的开闭构件设成沿钩扣部可滑动,且在开闭构件上形成与管状体的内部连通的贯通孔,则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仅通过形成于开闭构件的贯通孔而可向外部流出,由于开闭构件可沿钩扣部滑动,故可容易地变更流体的供给位置。
(2)通过在沿管状体的轴向形成的多排开口部上分别设置钩扣部,并在各自的钩扣部上设有形成贯通孔的开闭构件,则成为在管状体周向的不同角度的位置形成有多排开口部并在各开口部配置开闭构件的结构,从而可使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向不同角度的多个方向流出。
(3)通过沿开口部设置数层钩扣部,并将接近并同时进行该数层钩扣部的打开与闭合的开闭构件设成沿钩扣部可滑动的结构,则未位于开闭构件的开口部分由数层钩扣部闭合,从而闭合力提高,即使因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压力而使较大的打开方向的力施加在钩扣部上,钩扣部也不会打开。
(4)通过沿管状体的轴向设置将管状体内部划分成多个管状流路的可通过流体的边界部,则管状体内部成为由边界部划分成多个管状流路的状态,由于由通过管状体的流体所产生的管状体周向的张力被分散,故也可减小欲打开钩扣部的力,并可降低钩扣部的负担。
(5)通过做成在可通过流体的筒状体的外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安装管状体的结构,则在用管状体供给流体的同时,可将筒状体用作为温风、冷风用通风管等,从而成为兼有流体供给功能与加温、冷却功能等的装置。
(6)通过在形成于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上设置使通过贯通孔的流体的压力降低的减压装置,则在使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压力降低后,可使其向贯通孔外流出,从而可平稳地使流体浸透地供给流体。
(7)通过在形成于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上设置防止堵塞用的过滤器,则可防止因送入管状体内的流体中所存在的固形物或在管状体内繁殖的微生物等堵塞贯通孔的现象,故不会产生流体供给不良的现象,并可防止外部的固形物或生物等通过贯通孔而侵入管状体内。
(8)通过做成在钩扣部上可装拆开闭构件的结构,则可容易地增减开闭构件的排列个数,还可进行故障后的开闭构件的更换。
(9)通过用具有遮光性的合成树脂板材形成管状体,则可阻止太阳光等光线射入管状体内,从而可防止绿藻等微生物在管状体内繁殖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沿管状体的轴向形成的开口部上设有用来开闭该开口部的钩扣部,将接近并同时进行该钩扣部的打开与闭合的开闭构件设成沿钩扣部可滑动,在所述开闭构件上形成有与所述管状体的内部连通的贯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状体的轴向形成数排所述开口部,在这些数排开口部上分别设有形成所述贯通孔的钩扣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开口部设置数层所述钩扣部,且将接近并同时进行该数层钩扣部的打开与闭合的开闭构件设成沿钩扣部可滑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状体的轴向形成将所述管状体内部划分成多个管状流路的可通过流体的边界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在可通过流体的筒状体的外周面沿该筒状体的长度方向安装有所述管状体。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上,设有使通过该贯通孔的流体压力降低的减压装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上设有防止堵塞用的过滤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构件在所述钩扣部上可装拆。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供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用具有遮光性的合成树脂板材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流体供给管道,在沿管状体11的轴向形成的开口部12上设有用来开闭开口部12的钩扣部13,并具有一边同时进行钩扣部13的打开与闭合一边沿钩扣部13可滑动的多个开闭构件14,在各自的开闭构件14上形成有与管状体11内部连通的贯通孔15。本发明可容易地变更水或液肥等流体的供给位置。
文档编号A01G25/02GK1252932SQ9912345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日
发明者山本浩平 申请人:福冈丸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