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外来植物胜红蓟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208267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适宜胜红蓟生长的弃耕地选建一块对照实验样地,面积与步骤
(4)中的控制实验样地一致,按照步骤(4)的方式处理样地和栽培植物,所有种植坑中都只栽植胜红蓟,每个种植坑栽植12株幼苗。
[0040]2013年10月,对控制实验样地与对照实验样地进行调查,测量统计胜红蓟的株数和株高,控制实验样地中的胜红蓟株数和株高分别比对照少69.4%和78.8%,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2014年8月在控制实验样地进行调查发现:费菜生长最旺盛,生长侵占了种植坑的大部分,田皂角和猪屎豆的长势比费菜弱,这两种植物也侵占了种植坑的小部分;种植坑中只有零星的矮小的胜红蓟苗。
[0041]实施例2
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湖南湘潭锰矿周边的弃耕地进行野外实验。
[0042]植物材料:胜红蓟QAgeratum conyzoides)、费菜(5W應aizoon)、田阜角i Aeschynomene indica)( Crotalaria mucronata)、大灰廢XHypnum pIumaeforme)和墙藓(Tbriw/a muralis)。
[0043]实施步骤如下:
(I)2012年10月采集大灰藓和墙藓,剪碎,混合制成藓颗粒。
[0044](2) 2013年4月底采集健壮的胜红蓟、田皂角和猪屎豆幼苗。
[0045](3)费菜分株:选择健壮的带芽的费菜植株,挖出整株,切成多段分株,每段分株保留4-6个芽。
[0046](4)胜红蓟生长控制实验:在适宜胜红蓟生长的弃耕地选择一块样地作为控制实验样地,铲除样地中的各种植物,打造圆形种植坑,种植坑规格为:半径30cm、深20cm。种植坑排列方式:种植坑呈直线排列成行;同一行中相邻两个种植坑的间距为150cm,相邻两植物行的间距为150cm。在种植坑中施填4kg藓颗粒。将胜红蓟与田皂角、猪屎豆和费菜这3种植物一起套种:在距圆形种植坑边20cm处,在东方、北方、西方和南方4个方位分别栽培费菜、田皂角和猪屎豆。费菜栽培在东方和西方两个方位,每个方13株分株。田皂角栽培在北方,每个方位8株幼苗。猪屎豆栽培在南方,每个方位8株幼苗。在圆形种植坑中栽植胜红蓟12株。用土壤覆盖4种植物基部,再用水浇透土壤。
[0047](5)对照实验:在适宜胜红蓟生长的弃耕地选建一块对照实验样地,面积与步骤
(4)中的控制实验样地一致,按照步骤(4)的方式处理样地和栽培植物,所有种植坑中都只栽植胜红蓟,每个种植坑12株幼苗。
[0048]2013年10月,对控制实验样地与对照实验样地进行调查,测量统计胜红蓟的株数和株高,控制实验样地中的胜红蓟株数和株高分别比对照少73.1%和80.2%,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2014年8月在控制实验样地进行调查发现:费菜生长最旺盛,生长侵占了种植坑的大部分,田皂角和猪屎豆的长势比费菜弱,这两种植物也侵占了种植坑的小部分面积;种植坑中胜红蓟苗稀见。
[0049]实施例3
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湖南湘潭锰矿周边的弃耕地进行野外实验。
[0050]植物材料:胜红蓟QAgeratum conyzoides)、费菜(5W應aizoon)、田阜角i Aeschynomene indica)( Crotalaria mucronata)、大灰廢XHypnum pIumaeforme)和墙藓(Tbriw/a muralis)。
[0051]实施步骤如下:
(I)2012年10月采集大灰藓和墙藓,剪碎,混合制成藓颗粒。
[0052](2) 2013年4月底采集健壮的胜红蓟、田皂角和猪屎豆幼苗。
[0053](3)费菜分株:选择健壮的带芽的费菜植株,挖出整株,切成多段分株,每段分株保留4-6个芽。
[0054](4)胜红蓟生长控制实验:在适宜胜红蓟生长的弃耕地选择一块样地作为控制实验样地,铲除样地中的各种植物,打造圆形种植坑,种植坑规格为:半径30cm、深20cm。种植坑排列方式:种植坑呈直线排列成行;同一行中相邻两个种植坑的间距为150cm,相邻两植物行的间距为150cm。在种植坑中施填5kg藓颗粒。将胜红蓟与田皂角、猪屎豆和费菜这3种植物一起套种:在距圆形种植坑边20cm处,在东方、北方、西方和南方4个方位分别栽培费菜、田皂角和猪屎豆。费菜栽培在东方和西方两个方位,每个方位16株分株。田皂角栽培在北方,每个方位10株幼苗。猪屎豆栽培在南方,每个方位10株幼苗。在圆形种植坑中心栽植胜红蓟12株。用土壤覆盖4种植物幼苗,再用水浇透土壤。
[0055](5)对照实验:在适宜胜红蓟生长的弃耕地选建一块对照实验样地,面积与步骤
(4)中的控制实验样地一致,按照步骤(4)的方式处理样地和栽培植物,所有种植坑中都只栽植胜红蓟,每个种植坑12株幼苗。
[0056]2013年10月,对控制实验样地与对照实验样地进行调查,测量统计胜红蓟的株数和株高,控制实验样地中的胜红蓟株数和株高分别比对照少66.6%和79.0%,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2014年8月在控制实验样地进行调查发现:费菜生长最旺盛,生长侵占了种植坑的大部分,田皂角和猪屎豆的长势比费菜弱,这两种植物也侵占了种植坑的小部分面积;种植坑中没见到胜红蓟苗。
【主权项】
1.一种控制外来植物胜红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大灰藓和墙藓,剪碎,混合制成藓颗粒; (2)采集胜红蓟、田皂角和猪屎豆幼苗; (3)费菜分株; (4)在适宜胜红蓟生长的弃耕地选建控制实验样地和对照实验样地,铲除样地中的各种植物,打造圆形种植坑; (5)在种植坑中施填藓颗粒,将胜红蓟与费菜、田皂角和猪屎豆这3种植物一起套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外来植物胜红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费菜分株方式为:选择带芽的费菜植株,挖出整株,切成多段分株,每段分株保留4-6个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外来植物胜红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种植坑规格为:半径30cm、深20cm ;种植坑排列方式:种植坑呈直线排列成行;同一行中相邻两个种植坑的间距为150cm,相邻两植物行的间距为1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外来植物胜红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在种植坑中施填3-5kg藓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外来植物胜红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将胜红蓟与费菜、田皂角和猪屎豆这3种植物一起套种方式为:在距圆形种植坑边20cm处,在东方、北方、西方和南方4个方位分别栽培费菜、田皂角和猪屎豆;费菜栽培在东方和西方两个方位,每个方位10-16株分株;田皂角栽培在北方,每个方位6-10株幼苗;猪屎豆栽培在南方,每个方位6-10株幼苗;在圆形种植坑中栽植胜红蓟12株。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控制外来植物胜红蓟( Ageratum conyzoides )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大灰藓( Hypnum plumaeforme )和墙藓( Tortula muralis ),剪碎,混合制成藓颗粒。(2)采集胜红蓟、田皂角( Aeschynomene indica )和猪屎豆( Crotalaria mucronata )幼苗。(3)费菜( Sedum aizoon )分株。(4)在适宜胜红蓟生长的弃耕地选建控制实验样地和对照实验样地,打造种植坑。(5)在种植坑中施填藓颗粒,将胜红蓟与费菜、田皂角和猪屎豆这3种植物一起套种。采用本技术能有效控制外来植物胜红蓟生长和阻控其入侵扩散。本技术采用的植物都是本地种,取材方便,易栽培管理,无生态风险,并能获得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4521492
【申请号】CN201410771975
【发明人】向言词
【申请人】湖南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