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野生菌的培育及模具嫁接激活整形方法_2

文档序号:8270600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上,再过4-5天,再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将捆扎的3、2、1子实体分别依次嫁接在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上,但是每次嫁接都应将子实体用扎丝固定好才能嫁接成功,嫁接后进行通风透光,通过生长发育,即形成耳片优美的造型,这时边管理边修菇整形,当菇片停滞生长,并产生大量孢子时,一方面收集孢子粉,另一方面再次“激活”耳片。激活技术是指在嫁接好的未成熟的子实体的最高处,用切刀切除深度为2毫米、直径2-2.5cm的圆形子实体菇肉,并由切口处留出2-4毫升的子实体液滴,使其激活;3-4天后形成新的子实体原基,这时再将生长发育过程中尚未完全成熟的模具子实体剪下,将其底部平切,再嫁接到新形成的子实体原基上,然后用扎丝固定;不同的模具子实体应嫁接在不同层次的耳片上,即:鹰形模具子实体嫁接在子实体的最高处,人形模具子实体嫁接在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子实体的中央部位,蛙形模具子实体嫁接在第一层、第二层子实体的中央部位,一周后模具子实体与原有子实体融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时模具子实体菇形变化不大,能保持原有的形状,有利于剪修整理成工艺品,整个过程需要90-110天。
[0017]模具所使用的材料是聚丙烯(PP塑料)或者普通硅胶,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模具高10-14厘米、宽6-8厘米、厚度I毫米,模具的形状有鹰形、凤形及多种动物造型或人物造型。使用时,将透明模具套装在生命力较强的子实体原基上,底部与下部原基固定,菇片即生长成各种模具的造型。
[0018]4、修剪整形
将料面上不符合要求的子实体剪去,使嫁接的作品更美。出现异常嫁接的子实体时用外力固定整形,进一步提高造型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0019]五、采收
待嫁接的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边缘的浅白色或淡黄色基本消失,菌盖呈现革质化,同时有大量孢子产生时,收集孢子,10天后采收。采收时每个灵芝应带有6厘米高的培养基,有利于子实体后熟及耳片定型,这时制作的盆景才更有观赏价值,剪掉的耳片晒干后入药销售。
[0020]六、加工
灵芝能加工制成灵芝茶,灵芝酒,制药,孢子粉制成美容护肤产品,还有防癌、抗癌的功效。灵芝子实体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有待开发和利用。因此,野生灵芝的培育种植和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七、病虫害防治
灵芝野生菌种生育期较长,从出菇到采收需要3-4个月,又是夏季生长,是病虫害的多发期,所以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也是灵芝栽培成功的关键。
[0021]1、病害防治:常见的杂菌病害有:绿霉、毛霉、链孢霉、根霉、曲霉、青霉菌,防治方法:在接种的第二天,菌袋摆放好后,喷洒一次克霉灵或绿霉净600-800倍液,然后每隔10天用相同浓度药液连续喷洒3次,可有效的杀灭所感染的杂菌。
[0022]2、虫害防治:防治原则: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螨虫、跳虫、线虫等。螨类防治,用20%可湿性杀螨砜溶液杀虫防治;跳虫,用0.1%的鱼藤精液或除虫菊200倍液喷雾;线虫防治,用0.5%的石灰澄清液或0.3%-0.5%的食盐溶液喷雾,防治时间:在菌丝培养初期阶段,按上述浓度的药液分别喷洒一次,在菌袋菌丝生长到大半袋时,再按上述方法再喷一次,然后在菌丝发满全袋准备开口出耳时,再按上述方法再重喷一次,在子实体生长和嫁接的过程中,用0.5%的石灰澄清液或0.3%-0.5%的食盐溶液喷洒一次,在用药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药剂都要防止药物残留在灵芝体内,影响灵芝的商品价值。
[0023]下面结合附图将活络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活络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中示出的活络框制备时,将一根长200cm,直径为6mm的钢筋折弯成一个边长50cm的正方形框口 3,框口的对接处焊接为一体,框口的下端用6根长度分别为IlOcm的钢筋折成两端高度为30cm,底部宽50cm的U型横向框架1,U型横框架的两上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正方形的左右框边上,其间隔10cm,U型横框架的左右两底端焊接固定有底边5,正方形框口的前后两下端分别设有四根竖向框架2,竖向框架的间隔为10cm,框口 3的四角上焊接有四个连接加强筋4,以加固活络框的承重、耐压、抗压性能。
【主权项】
1.一种灵芝野生菌的培育及模具嫁接激活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组织分离获得野生灵芝母种 (O取山东泰山野生种菇,将选来的种菇用清水洗净,用浓度75%的酒精揩擦消毒,放入无菌箱或接种箱内等待分离; (2)把手和接种工具用75%的酒精消毒; (3)把种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灭菌,用无菌刀将其切开,然后用无菌刀在菌盖与菌柄的交接处画一 “田”字字形,用接种针在“田”字处取一小块,如黄豆大小,并迅、速移植在试管培养基上,将试管口塞上棉塞,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所得到的菌种即为组织分离的野生灵芝母种; (二)野生灵芝菌株的培养 将组织分离的试管母种放在26°C恒温箱中培养,当试管菌种发满后,即低温保存或转管,一支母种试管能转接4-8瓶原种,当原种发满全瓶后,即扩接成栽培种,一瓶容积500ml或750ml的扩口瓶,能扩接60-100瓶栽培种,待菌种发满全瓶后备用,采用人工选育的野生灵芝菌株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 (三)野生灵芝的栽培 (1)葫场的选择和建造 菇场应选择在地势稍高,排水通畅,干净无污染的地方,场地土质应选择潮沙土,菇棚走向为南北走向,用镀塑或钢筋结构搭建成凉亭式的双层塑膜拱棚,有利于控制棚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和透光,大棚一般长50米、宽10米、高2.5米,大棚的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大棚内建有小弓棚; 搭建遮阳网:当棚内温度超过35°C时,应在大棚上面加一层遮阳网,以降低棚内温度,使棚内温度控制在28-30°C,遮阳网的面积大于大棚顶棚的面积,遮阳网长为55m,宽14m,网高要比大棚高出0.3m,大棚四周用3.3m长的水泥圆柱作支柱,3.3m的水泥圆柱向下埋入土层0.5m有利于稳定,水泥圆柱每个之间的间距为3m,一侧应为18个,两侧36个,两侧横端各加2个水泥圆柱,一个大棚共需水泥圆柱40个,圆柱的直径为8cm,在制作水泥圆柱时应在每个水泥圆柱内加入一根长3.4m,直径为1mm钢筋,使之更加坚固,网的四周用塑料绳绑扎牢固,当棚内的温度降低到20°C时,应把遮阳网收起来,灵芝子实体生长需要100-120天,所以双层塑膜拱棚上面加遮阳网是非常重要的; (2)栽培季节、栽培与培养都是在大棚菇场内进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品种的特性,选择每年的9-11月栽培,菌丝培养靠自然温度,菌丝发满菌袋在次年的4-5月份,平均气温达到20°C以上,即有利于出菇管理; (3)培养基的制作 ①原料要求:桑树锯末肩或杂树锯末肩,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棉籽壳、玉米芯; ②培养基的配制:按下述重量份: 配方一:桑树锯末肩60%,棉籽壳30%,麦麸5%,玉米粉3%,石膏2%,水110% ; 配方二:锯末肩30%,棉籽壳30%,玉米芯30%,麦麸6%,玉米粉3%,石膏1%,水110% ; ③拌料与装袋: 将配方中的各种原料称取后,加水混合拌匀,使培养料中的含水量至55-60%,操作者用手紧握配料,指缝间有水滴而不下掉为止,菌袋采用长宽厚60 X 40 X 0.006cm的聚乙烯料袋,装袋时要求用力均匀,袋料重7kg,料面距袋口 14cm,便于扎口,也有利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