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2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防治棺物病害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既能给植物提供均衡的营养,同时对植物生长过程中遭受到土传菌侵袭的生态病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
背景技术
及工艺本发明与传统有机肥料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要原料采用废弃植物秸杆和核心原料采用中药材。两种原料经精心配比,在多年的实验中找到了最佳的配比点,通过生产工序生产出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生产工艺采用干式连续物理熟化快速处理方法,从而实现有机肥料生产的实效性、自动化和快速化,使有机肥料工业化生产提高一个新的水平。工艺线路(主要原料+核心原料)—混合一转化器一细粉碎一混拌(加辅料)— 造粒一烘干一筛分一包装一入库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不但能大量回收废弃秸杆作为主要原料,而且还利用了大量的中草药作为核心原料,生产的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从而实现了预防植物病害和提高植株免疫力、提高树木移植后成活率、提高植物生长速度、改良土壤环境、缓释释放等功效。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原料组成及配比为(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植物秸秆75% -85%,槟榔1-5%,茵陈1.5-4%,薄荷2_5%,陈皮 2_5%,艾蒿 0. 5-3% ο制备方法取槟榔30克、薄荷25克、茵陈20克与植物秸秆400克粉碎,经物理熟化快速处理后,再加入陈皮10克,艾蒿15克混合,即得500克本发明的肥料。适用范围城市园林绿化、果木林、茶叶、名木古树保护与移植、苗木培植、名花异草、草坪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比例将植物秸秆和槟榔、茵陈、薄荷经物理熟化快速处理后打成粉末状,再加入茵陈、艾蒿混合,制粒后烘干即得。应用实例2001-2004年在上海市卢湾区、黄浦区、杨浦区等地,针对提高树木及草坪移植成活率和土传菌的病害防治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成功率95%,树种包括柳树、香樟树、榉树、 银杏树、茶叶树、月桂树、梧桐树、白玉兰、合欢树、松树、广玉兰、梨树、桃树、苹果树、杜英、
草坪等。适用方法距离植株根部30厘米处,挖掘宽25厘米、深45厘米、长30厘米的沟,将肥料埋于环沟中、覆土、浇水即可。
试骀证明施肥后三周左右,濒临死亡的植株开始有新芽发出,再经两个月左右的观察,新芽发芽率在60%左右,新枝数量平均约为130-180枝左右,整体树势旺盛,生长状况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其配方配比组成(重量百分比)如下 植物秸秆75% -85%,槟榔1-5%,茵陈1.5-4%,薄荷2-5%,陈皮2-5%,艾蒿0. 5-3 %
2.一种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制备方法取槟榔30克、薄荷25克、茵陈20克与植物秸秆400克粉碎,经物理熟化快速处理后,再加入陈皮10克,艾蒿15克混合, 即得500克本发明的肥料。
全文摘要
一种预防和治疗植物土传菌的缓释有机肥料,本发明是利用植物秸杆和中草药作为原料,具有防治植物病害以及提高树木的免疫力、移植成话率和改良土壤环境作用的缓释有机肥料。本发明涉及原料组成及配比(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植物秸杆75%-85%,槟榔1-5%,茵陈1.5-4%,薄荷2-5%,陈皮2-5%,艾蒿0.5-3%;制备方式按比例将植物秸杆和槟榔、茵陈、薄荷经物理熟化快速处理后打成粉末状,再加入陈皮、艾蒿混合,制粒后烘干即得。适用范围城市绿化、果木林、茶叶、名木古树保护与移植、苗木培植、名花异草、草坪等。
文档编号C05G3/04GK102153394SQ20101010972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
发明者王圣德 申请人:王圣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