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虾养殖水体调控方法

文档序号:834555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虾养殖水体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虾养殖水体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对虾高密度精养殖发展迅猛,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养殖密度和产量不断提高。但同时养殖病害逐步严重,瓶颈制约因素逐步显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养殖水源污染、养殖池塘内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微生态失衡等,导致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劣化。
[0003]养殖池塘良好水质环境是保证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对虾养殖水体调控方法,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大灌大排”,即通过引入新水源并且同时排除老化水的方式,更换养殖池塘中的水,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解决养殖水体水质劣化的问题。但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排出的老化水将污染外部水环境,另一方面,大量引入新水源极有可能带来污染、病原体等病害风险。此外,采用“大灌大排”的方式,需耗费大量养殖用水,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虾养殖水体调控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虾养殖场内部各养殖池塘之间的水交换,优化养殖池塘的水质,减少新水源的弓I入和对外环境的水排放,既可降低因引入新水源而可能带来的污染、病原等病害风险,又可减少对外部水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节水型生产。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奸养殖水体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具有多个养殖池塘的对奸养殖场内,根据对各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的监测结果,在该对虾养殖场内的养殖池塘之间进行水交换,使各养殖池塘的养殖水体适合于各自的养殖对象。
[0005]上述水交换在对虾养殖场内部进行,实施本发明可改进传统的“大灌大排”养殖方式,可减少引入外部新水源,也可减少对外部排放养殖废水,实现节水型生产。
[0006]通常,只有当某个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出现偏差时,该养殖池塘才需要与其他养殖池塘进行水交换。通过水交换,使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符合或接近其所需的水质标准。
[0007]本发明的养殖对象主要为对虾,有时也适当混养或套养鱼类、贝类、藻类等。在对虾养殖的各个不同时期(如养成前期、养成中期、养成后期)对养殖水体水质的要求通常是不同的,随着对虾个体的长大,对水质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在判断某个对虾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是否出现偏差时,应当以该养殖池塘中的对虾所处养成阶段所要求的水质标准为基础。上述养殖水体的水质标准可遵照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T5059《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等。随之养殖进程,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会出现老化、劣化现象,需要进行调控。
[0008]上述养殖池塘之间的水交换有三种方式:(I)最常用的是在两个池塘之间进行,即:将前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后一个养殖池塘,并将后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前一个养殖池塘(此时的水交换是双向的,这两个养殖池塘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能够实现“互补”、“互利”、“中和”等效应);(2)仅将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另一个养殖池塘(此时的水交换是单向的);(3)在三个以上养殖池塘之间进行,即利用三个以上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体进行交换、调配(此时的水交换是多向的),例如,将第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第二个养殖池塘,将第二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第三个养殖池塘,将第三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第一个养殖池塘,以此类推;又如,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可引出至其他的某几个养殖池塘,而一个养殖池塘所引入的水可来自其他的某几个养殖池塘(例如,将第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第二个养殖池塘、第三个养殖池塘,将第二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第三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第一个养殖池塘)。
[0009]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对虾养殖水体调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监测各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的水质,通过分析各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的监测结果,结合各养殖池塘的养殖对象对水质的要求,找出各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出现偏差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2)根据步骤(I)的分析结果,确定水交换方案,即确定哪些养殖池塘需要参与水交换,以及其中各养殖单元需要引出水至其中哪个养殖单元,和/或从其中哪个养殖单元引入水;
(3)根据步骤(2)所确定的水交换方案,在各养殖池塘之间进行水交换。
[0010]确定水交换方案时,应当以有利于养殖对象对虾等作为准则,也就是说,一个养殖池塘所引入的水,必须对该养殖池塘中的养殖对象有利。
[0011]通常,在两个养殖池塘之间进行水交换,是要使这两个养殖池塘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能够实现“互补”、“互利”、“中和”等效应,通过水交换能够同时改善这两个养殖池塘的水质。当水交换在三个以上养殖池塘之间进行时,其要求也是一样的,即通过这些养殖池塘之间的水交换,能够同时改善这些养殖池塘的水质。
[0012]上述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包括常规水质因子(如水温、pH值、水色、透明度、浑浊度等);营养盐因子(如氨盐、硝酸盐、磷酸盐等);生物因子(如菌类、浮游生物、藻类、生物絮团等);以及溶解氧(D0)、化学耗氧量(C0D )、生化需氧量(BOD )、有机碳总量(TOC)等。上述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可以是单一的,但更多是相关联的,例如:高PH值、低氮含量和浓水色(浓藻水)常常关联,而低PH值、高氮含量和富生物絮团常常相关联。
[0013]上述水体调控可以是针对单一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进行调控,也可以针对多个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同时调控。
[0014]通常,当养殖水体有多个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出现偏差时,以对水质影响最为关键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为基准进行调控,或者说,以对养殖对象影响最关键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为基准进行调控。
[0015]本发明中,重点监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包括pH值、藻相(藻类种类、水色)、菌相(有益菌种类)、生物絮团、营养盐含量因子(如氨盐、磷酸盐等)等。
[0016]上述步骤(2 )中,通常还需确定各养殖单元弓I出至相应养殖单元的水量,和/或从相应养殖单元引入的水量。
[0017]上述步骤(2)中,具体的水交换方案包括: (2 - a)在前一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pH值过高,后一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pH值过低的情况下,将前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后一个养殖池塘,并将后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前一个养殖池塘;
对虾养殖水体的PH值良好范围一般为7.6 — 8.4,pH值过高或过低均对养殖对虾不利;通过高PH值水与低pH值水之间的互置换,可实现相互“中和”作用,同时使两个养殖池塘中对虾养殖水体的pH值均达到良好范围;
此方案中,一般将前一个养殖池塘中20 - 30%的水引入后一个养殖池塘,并将后一个养殖池塘中20 — 30%的水引入前一个养殖池塘,以能达到pH “中和”效应为准;
(2 - b)在前一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为富营养化水,后一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为贫瘠水的情况下,将前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后一个养殖池塘,并将后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分水引入前一个养殖池塘;
判断水体属富营养化水还是贫瘠水的主要参考指标为氮浓度、磷浓度、COD、BOD等。以氮为例,一方面,水体中氮浓度过高对养殖的对虾有毒性,而另一方面,适量的氮是维持水体中浮游藻类生长的必需元素;通过富营养化水与贫瘠水之间的互置换,可实现“互利”作用,同时使两个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的氮浓度均达到适当范围,既降低毒性又可为浮游藻类提供营养;
此方案中,一般将前一个养殖池塘中10 - 30%的水引入后一个养殖池塘,并将后一个养殖池塘中10 — 30%的水引入前一个养殖池塘,以能达到“互利”效应、双方池塘水质因子指标改善为准;
(2 — c)在前一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与后一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含不同种类微藻的情况下(例如前一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含绿藻,后一养殖池塘中养殖水体含娃藻),将前一个养殖池塘中的一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