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琉璃苣的选育以及栽培方法_2

文档序号:8492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适于大范围推广种植,经济效益良好;
[0020](2)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得到的琉璃苣的γ -亚麻酸质量百分比含量在22-25%,蛋白质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2-25%,脂肪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0-35%,亚油酸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2-15%,铁质量百分比含量为为7-8%,株高115-125cm,分茎数16-20个,主茎分枝数6-9个,千粒重17-18g,所含营养元素丰富而且含量高;
[0021](3)本发明的琉璃苣的栽培方法操作简单,对前期环境的要求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化数据,以使得到的琉璃苣绿色无污染、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得到的成熟的琉璃苣株高、枝叶茂盛,花朵鲜艳而且营养成分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3]实施例1
[0024]琉璃苣的选育以及栽培方法如下:
[0025]I)选择亲本性状:生育期为121天,叶基部轮生,长圆形,叶柄、叶脉均有白色绒毛,叶面现不规则细胞图案。无限花序,下垂,花梗通常紫色;花蕾时花瓣为粉色,开花后为紫色,花瓣5片,雄蕊5枚,在花中心排成圆锥形,每小枝12-15朵花。籽粒卵圆形、灰黑色,蛋白质含量为15%,脂肪含量为25%,灰分含8%,籽粒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不饱和酸,亚油酸含量达到10%,γ-亚麻酸的含量为18% ;
[0026]2)以上述优良株系为亲本进行世代选育6代,得到琉璃苣,琉璃苣的性状为:生育期为115天,叶基部轮生,长圆形,叶柄、叶脉均有白色绒毛,叶面现不规则细胞图案。无限花序,下垂,花梗通常紫色;花蕾时花瓣为粉色,开花后为紫色,花瓣5片,雄蕊5枚,在花中心排成圆锥形,每小枝12-15朵花。籽粒卵圆形、灰黑色,蛋白质含量为22%,脂肪含量为35 %,灰分含8 %,籽粒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不饱和酸,亚油酸含量达到15%,γ-亚麻酸的含量为22% ;
[0027]3)将上述选育的到的琉璃苣进行栽培,地势平坦、灌水便利、肥力中上,并且没有使用长效除草剂(如麦黄隆、甲黄隆等)的地块,年日照总时数2802h-2964.7h,年太阳辐射总量136-143kcal/cm2,年平均气温1°C _6.5°C,气温日较差13.3-17.7°C的区域;
[0028]4)深耕翻,深耕20-30厘米,耙耱、整平、镇压地面平整、没有土块,以利于覆膜。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3方、磷二铵20公斤、尿素10-15公斤、再配合施用10公斤钾肥。播种前5-7天开始覆膜,使用1.4米的黑地膜,不仅地膜质量要好,而且韧性要强,以利于秋后种子收获。覆膜以全地膜覆盖,覆膜时由地的直埂边开始,两侧压土,压实,两膜空沟距离25-30厘米;杜绝膜面洒土,以压腰土来固定地膜,压腰土时在空沟取土,横要成线,整齐划

[0029]5)三月底、四月初开始播种,采用打孔点播。行距40厘米,株距35厘米,亩保苗4300株,播深3厘米,每穴2-3粒种子,播后盖砂土 ;
[0030]6)出苗及时用土封播种口、去除杂草,头水在抽苔前(大约在6月中旬),第二次灌水在开花期(大约在7月中下旬),以后根据土壤与天气情况,如果干旱可灌水一次,否则再不灌水。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砂1-2次,同时加适量白糖,以利于蜂煤传粉,提高结实率,达到增产效果;
[0031]7)在9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当90%的植株叶片、花序发黄,籽粒脱落时进行种籽的收集:敲打植株使成熟的种籽落在地膜上并收集,经除杂后淘洗、晾晒,充分干燥后精筛选,并装袋贮藏,每亩可达到150公斤的产量。
[0032]实施例2
[0033]琉璃苣的选育以及栽培方法如下:
[0034]I)选择亲本性状:生育期为121天,株高lOO-llOcm,主茎和侧枝均为主杆空心,被粗毛;分茎数13-18个,主茎分枝数4-7个。叶基部轮生,长圆形,叶柄、叶脉均有白色绒毛,叶面现不规则细胞图案。无限花序,下垂,花梗通常紫色;花蕾时花瓣为粉色,开花后为紫色,花瓣5片,雄蕊5枚,在花中心排成圆锥形,每小枝12-15朵花。籽粒卵圆形、灰黑色,千粒重15g,蛋白质含量为20 %,脂肪含量为20 %,灰分含8 %,含铁6 %,籽粒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不饱和酸,亚油酸含量达到12%,γ-亚麻酸的含量为24% ;
[0035]2)以上述优良株系为亲本进行世代选育8代,得到琉璃苣,琉璃苣的性状为:生育期为115天,株高115-125cm,主茎和侧枝均为主杆空心,被粗毛;分茎数16-20个,主茎分枝数6-9个。叶基部轮生,长圆形,叶柄、叶脉均有白色绒毛,叶面现不规则细胞图案。无限花序,下垂,花梗通常紫色;花蕾时花瓣为粉色,开花后为紫色,花瓣5片,雄蕊5枚,在花中心排成圆锥形,每小枝12-15朵花。籽粒卵圆形、灰黑色,千粒重17g,蛋白质含量为25%,脂肪含量为30%,灰分含8%,含铁7%,籽粒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不饱和酸,亚油酸含量达到12%,γ-亚麻酸的含量为25% ;
[0036]3)将上述选育的到的琉璃苣进行栽培,地势平坦、灌水便利、肥力中上,并且没有使用长效除草剂(如麦黄隆、甲黄隆等)的地块,年日照总时数2802h-2964.7h,年太阳辐射总量136-143kcal/cm2,年平均气温1°C _6.5°C,气温日较差13.3-17.7°C,彡10°C的全年有效积温1180°C _1879°C之间,年无霜期在102d_138d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50_230mm之间,年平均蒸发能力在1700mm-2246mm之间的区域,且土壤为灌漠土、灰钙土的混合物;
[0037]4)深耕翻,深耕20-30厘米,耙耱、整平、镇压地面平整、没有土块,以利于覆膜。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3方、磷二铵20公斤、尿素10-15公斤、再配合施用10公斤钾肥。播种前5-7天开始覆膜,使用1.4米的黑地膜,不仅地膜质量要好,而且韧性要强,以利于秋后种子收获。覆膜以全地膜覆盖,覆膜时由地的直埂边开始,两侧压土,压实,两膜空沟距离25-30厘米;杜绝膜面洒土,以压腰土来固定地膜,压腰土时在空沟取土,横要成线,整齐划,
[0038]5)三月底、四月初开始播种,采用打孔点播。行距40厘米,株距35厘米,亩保苗4300株,播深3厘米,每穴2-3粒种子,播后盖砂土 ;
[0039]6)出苗及时用土封播种口、去除杂草,头水在抽苔前(大约在6月中旬),第二次灌水在开花期(大约在7月中下旬),以后根据土壤与天气情况,如果干旱可灌水一次,否则再不灌水。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砂1-2次,同时加适量白糖,以利于蜂煤传粉,提高结实率,达到增产效果;
[0040]7)在9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当95%的植株叶片、花序发黄,籽粒脱落时进行种籽的收集:敲打植株使成熟的种籽落在地膜上并收集,经除杂后淘洗、晾晒,充分干燥后精筛选,并装袋在2-4°C条件下贮藏,每亩可达到160公斤的产量。
[0041]实施例3
[0042]琉璃苣的选育以及栽培方法如下:
[0043]I)选择亲本性状:生育期为121天,株高lOO-llOcm,主茎和侧枝均为主杆空心,被粗毛;分茎数13-18个,主茎分枝数4-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